出自:急救护理高级职称

ARDS患者应选择的呼吸模式为( )
A:吸气末正压呼吸
B:呼吸末正压通气
C:间歇正压通气
D: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E:持续正压通气
男,25岁,因误服甲胺磷20ml,昏迷2小时入院。立即给予彻底洗胃,同时用阿托品静脉注射,氯磷定静脉滴注,治疗10小时后神志清醒。若立即停用阿托品和氯磷定。当晚突发气促,心悸,出汗,流涎,双肺底有散在湿性啰音,心率70次/分,律齐,无杂音。出现的这种情况应首先考虑()
A:急性左心衰
B:ARDS
C:支气管哮喘
D:低血糖症
E:甲胺磷中毒反跳
临床诊断骨折最可靠的依据是()
A:外伤史
B:功能障碍
C:疼痛和压痛
D:X线检查见骨折线存在
E:软组织肿胀
酸碱失衡时,pH的抢救范围是( )
A:5.80~6.80
B:6.25~7.37
C:6.80~7.80
D:7.35~7.45
E:7.45~7.80
休克患者在补足液体后,中心静脉压正常,但血压仍偏低,可考虑给予( )
A: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B:补液试验
C:强心剂
D:血管扩张剂
E:血管收缩剂
根据病情分诊护士将病情分成哪四类?
患者,男性,31岁。2小时前在8楼工地不慎掉落,头部着地,当即不省人事,头部伤口渗血,被急送到医院。检查:T36℃,P130次/分,R10次/分,BP80/50mmHg,深度昏迷,GCS4分,脉搏细速,呼吸微弱,双瞳孔散大约7mm,各种反射消失。手术后下列哪些治疗方法适合于该病人()
A:药物降颅内压
B:吸氧
C:对有中枢性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人工冬眠、冰帽
D:监测GCS
E:观测生命体征
F:预防并发症
危重病人进入抢救室在医生未到来之前,抢救护士可以给予()
A:吸痰
B:吸氧
C:CPR
D:建立静脉通道
E:止血
气囊漂浮导管适用于()
A:心源性肺水肿的病人
B:休克的病人
C:心肌梗死的病人
D:急性肾衰的病人
E:各种高危病人
巴比妥中毒常采用哪种洗胃液()。
A:1∶5000高锰酸钾溶液
B:温开水
C:2%碳酸氢钠溶液
D:淡盐水
E:肥皂水
根据治疗途径不同,营养支持分为______和_______支持。营养物质全部由静脉途径供给称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营养支持时首选______________。
洗胃时每次灌入液超过300~500ml时会()
A:造成急性胃扩张
B:增加毒物吸收
C:引起休克
D:引起反射性心脏骤停
E:损伤胃黏膜引起穿孔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________小时内发生危象者,一般考虑与手术有直接关系。
继发于室颤的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的关键是及时有效的().
A:胸外按压
B:静脉给药
C:开放静脉
D:开放气道
E:电除颤
中暑降温过程中监测肛温应多长时间测量一次( )
A:5~10分钟
B:10~15分钟
C:15~20分钟
D:20~25分钟
E:25~30分钟
BE正值增大,提示 ( )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
治疗有机磷中毒的各项措施中哪项不妥()。
A:有呼吸肌麻痹者可作气管插管
B:休克时给予输液和血管活性药
C:烦躁不安、抽搐给予注射吗啡
D:感染者及时应用抗生素
E: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休克患者最初几小时,其机体释放儿茶酚胺作用()
A:抑制胰高血糖素生成
B:促进胰高血糖素生成
C:加速肌肉糖原分解
D:加速血糖下降
E:刺激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脑复苏降温疗法错误的做法是()。
A:头部置入冰槽内,保护眼、耳
B:颈部、腋下等处放置冰袋
C:体温应降至肛表32℃
D:用人工冬眠帮助降温
E:复温时用热水袋等物理方法
男性,68岁。连续多日在烈日暴晒下工作,今日下午头痛、头昏、软弱、颜面潮红、脉速气促、皮肤干燥无汗。入院体检:体温40℃、脉搏121/min,呼吸24/min,血压110/80mmHg。您认为下列何项护理措施不妥()
A:蔽荫休息
B:环境降温
C:冰水浸浴
D:冰水擦洗
E:氧气吸入
某病人,主因车祸致胸腹联合伤,呼吸38/min,心率123/min,血压75/46mmHg,需快速补液并监测CVP,选择静脉时,首选静脉位置是()。
A:右侧锁骨下静脉
B:右侧颈内静脉
C:右侧股静脉
D:经贵要静脉行PICC
E:无相对禁忌症,都可以选择
关于安眠药中毒,正确的是()
A:中毒严重者应早期进行血液透析 
B:深度昏迷者可酌情用中枢兴奋药 
C:肠鸣音消失可认为是严重中毒 
D:采用50%硫酸镁导泻 
E:口服中毒者应早期用1:5000高锰酸钾洗胃 
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除颤术,错误的是().
A:室颤患者选择非同步开关
B:室颤患者选择同步开关
C:电极板分别放于右锁骨下和左乳头与腋前线之间
D:放电时术者与其他人员均不可近床
E:双手同时按压放电
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包括什么?
当抢救者对失去知觉的患者摸脉20s后发现脉搏消失,此时应该首先()
A:开始抢救呼吸
B:开始胸外按压
C:给予6~10次手法捶击
D:检查股动脉搏动
E:静脉注射复苏药物
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9∕L,总胆红素68μmol∕L,结合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

第1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见于哪些情况()
A: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
B: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C:DIC
D:胆汁淤积性黄疸
E: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或口服避孕药
F:维生素K缺乏症

第2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住院第4天复查:PT和PTA2分钟不凝(9月29日~10月12日期间5次监测),监测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血小板最低达17×109∕L),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115秒,D-二聚体1.2mg∕L(正常值0~0.3mg∕L),纤维蛋白原1.1g∕L(正常值2.0~4.0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50g∕L(正常值5~10mg∕L)。根据上述表述,患者合并有()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微血管损伤
F: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加重

第3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对该患者进行治疗哪些措施是不恰当的()
A:补充血浆、血小板、凝血因子
B:生长抑素
C:氨甲苯酸
D:羟乙基淀粉
E:6-氨基己酸
F:头孢曲松

第4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患者初步诊断可能有哪些疾病()
A: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B:上消化道出血
C:原发性肝癌
D: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E:电解质紊乱
F:失血性贫血
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是()。
A:β2受体激动剂
B:抗胆碱药
C:氨茶碱
D:糖皮质激素
E:抗生素
关于心搏骤停,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严重低钾、高钾、酸中毒均可致心搏骤停
B:青霉素过敏可导致心搏骤停
C:“心泵学说”较“胸泵学说”更为人们所认可
D:在体内缺钾时,洋地黄类、奎尼丁等常可致室颤
E:人在死亡时都会发生心搏骤停
静脉营养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综合征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