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摄影师
标准灰卡是指对光线的反射率为()的被摄体。
A:12.5%
B:18%
C:25%
D:50%
婚礼摄影最适合的相机是()
A:135胶片相机
B:120胶片相机
C:数码轻便相机
D:数码135单反相机
按照光线造型的作用对光进行分类,可分为()和修饰光等。
不同亮度的景物,经过拍照、冲洗、印放,在照片上以()等密度形式反映原景物的亮度就叫做影调。
A:品红、青、黄
B:黑、白、灰
C:红、绿、蓝
D:紫、橙
什么是三角形原理?三角形原理有哪些变化形式?什么是大三角形布局?
高调照片制作时宜浅不宜深,(),这是为了表现照片中白、浅灰、灰作为主要影调的需要。
A:过于软调
B:表现硬调为主
C:软硬适中
D:有一定反差
艺术人像画面的线型是各种相连的线条构成的人物与景物的()的形态。
A:内在
B:外观
C:虚拟
D:联想
风格化滤镜中的浮雕效果滤镜能()。
A:有线条类似的效果
B: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
C:产生浮雕的效果
D:模拟风吹的效果
自拍器只可以用来自拍。
矫正图像的透视变形使用编辑菜单的变换命令中选择()。
A:缩放
B:旋转
C:扭曲
D:透视
黑白负片的冲洗使用的()微粒显影液。
A:D-72
B:D-76
C:C-41
D:E-6
定影液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底片黑度
B:中和显影液中的碱
C:提高底片的对比度
D:去掉未被显影的银盐
倒易律
利用冷暖对比色调来安排主体和陪体,有利于强调画面中()的表现力。
A:视觉中心
B:人物中心
C:光影中心
D:色彩中心
()是摄象机的一项技术指标,照度越低,说明摄象机的灵敏度越高。
下边各组中()组
不属于
冷调构成。
A:紫色与蓝青调组合
B:绿色与蓝青调组合
C:白色与蓝青调组合
D:偏蓝与偏青的组合
Ev值也称曝光值,它是用指数的形式表示的曝光的参数,它是光圈与快门速度的组合。它是在确定相机所用感光度的基础上,测量景物的反射亮度或景物的照度后得到的合适曝光的曝光参数。
仰拍能够以()或()为背景的画面,达到净化背景的目的。
高角度拍摄可以抬高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能强调地面的(),适宜于表现地面的图案形状和宏大气势。
A:纵深感觉
B:丰富色彩
C:明暗对比
D:动静反差
使用平光加逆光的光线效果拍摄中间调照片,曝光时间应()
A:减少一档
B:减少半档
C:准确曝光
D:略增加一些
放大照片的曝光量取决于()、镜头光圈的系数、放大倍率和相纸的光感度及洗相药液的能力等要素。
A:底片的密度、光源的色温
B:底片的密度、光源的亮度
C:底片的影调、光源离被摄物体的距离
D:底片的大小、光线的软硬
人像摄影构图的具体措施是处理和安排()的关系和位置。
A:大与小
B:人与物
C:光与影
D:虚与实
摄像机根据演播室环境设计其基准色温,该色温是()。
A:2800K
B:3200K
C:4000K
D:5600K
翻拍画时最好选择()焦段的镜头。
A:35mm
B:75mm
C:50mm
D:100mm
胶卷的感光度越低,越适于高速抓拍。
摄影艺术作品的内容指()。
A:画面形象的形体、影调、色调等要素的组合方式
B:画面形象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与组合
C:画面形象的影调和色调
D:画面形象的线条和形体、影调、色调、结构等要素的组合方式
选择快门速度先决自动曝光,主要是考虑到拍摄的()。
A:色调效果
B:动感表现
C:景深控制
D:透视效果
焦点到镜头中心的距离是该镜头的()。
A:焦距
B:物距
C:像距
D:视场角
依据()曝光是中间调照片曝光的基本准则。
A:被摄者各部位平均亮度
B:被摄者面部亮度
C:被摄者肤色亮度
D:被摄者最暗部亮度
团体合影排列的最长排是主排后的一排,原因在于()。
A:讲究美观
B:讲究简洁
C:拍摄方便
D:遮挡后排的垫高物
E:随意的选择
首页
<上一页
126
127
128
129
13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