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精神病学高级职称
伴有高血压的抑郁症患者宜慎用文拉法辛。( )
治疗强迫症时,氯丙米嗪的每日治疗量一般为( )
A:100~250毫克,分2次服用
B:150~250毫克,分2次服用
C:200~500毫克,分2次服用
D:150~300毫克,分2次服用
E:300~500毫克,分2次服用
完整的精神状况检查应涉及以下哪几个方面()
A:一般表现:仪态、个人生活自理情况、意识状态、日常活动等
B:认识活动:感知觉、思维活动、注意记忆、智能等
C:情感活动:面部表情,情绪的稳定性、协调性、有无病理优势情感等
D:意志和行为:有无意志活动的增强与减退,有无行为异常等
E:自知力: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判断能力
行为学习理论学者认为人或动物行为的习得是通过( )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社会观察学习
D:本能反应
E:以上均不正确
某心理工作者多年来从事有关心理学的工作,以下哪项学科不是他所从事的领域()
A: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
C:工程心理学
D:生理和神经科学
E:认知神经科学
持续性言语最多见于()
A:癔症
B: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C:精神分裂症
D:抑郁症
E:强迫症
以下有关人格改变的说法哪项正确()
A:发生于成年早期
B: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
C:在严重或持久的应激之后发生
D:为原发性疾病
E:属于人格障碍的一种
社会再适应量表的优点是( )
A:生活变化单位的升高与多种疾病明显相关
B:生活事件有时是加重疾病而不是引起疾病
C:LEU的定量能反应对刺激评价的个体差异
D:能反映孤独、缺少寄托等境况所造成的应激
E: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以后的发病成高度相关
自杀的一级预防,是指( )
A:病因学预防,针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
B:对有自杀危险的人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C:降低死亡率及善后处理
D:对自杀死亡者的亲属进行危机干预,预防连锁反应
E:以上均是
简述TCAs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效应特点。
心理测验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作出鉴定。( )
下面哪项内容不是对行为治疗的描述( )
A:基于实验心理学的成果
B:帮助病人消除不良行为
C:关注病人对事物的理解
D: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
E:可操作性相对较强
以下哪一类化学结构的药物
不属于
典型抗精神病药()
A:酚噻嗪类
B:硫杂蒽类
C:丁酰苯类
D:苯甲酰胺类
E:二苯二氮
类
w性心理障碍
按照拉泽鲁斯的观点,个体对刺激性情景的判断有几种可能性(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E:五种
患者男,14岁。既往体健。10天前受凉感冒,2天前现出现意识错乱、情感淡漠、反应迟钝、缄默不语、拒食等临床表现。此患者最先考虑的诊断是()
A:抑郁症
B:精神分裂症
C:病毒性脑炎
D:反应性精神病
E:人格障碍
睡行症过去习惯称为________。
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是( )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遗传因素
D:教育因素
E:以上都不是
有关心境障碍的遗传因素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双相障碍先证者一级亲属中的同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高8~18倍
B:抑郁症先证者一级亲属中的同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高2~3倍
C:如果双亲中有一位患有双相障碍,其子女发生情感障碍的几率为50%
D: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显著高于双卵双生子
E:寄养子研究提示遗传因素较环境因素的作用明显
试述心境障碍与继发性心境障碍的鉴别诊断。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实验法是( )
A:研究一定情境中刺激变量和控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B:严格按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分组、抽样
C:不是心理学研究中众所公认的最为严谨的方法
D:可用于对某种干预方法效果的研究
E:研究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室条件
以下关于嗜睡症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患者过多的睡眠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
B:患者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但白天睡眠过多
C: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某些精神障碍引起的嗜睡不应诊断为嗜睡症
D:嗜睡症可以采用小剂量中枢兴奋剂治疗
E:患者有入睡前幻觉和醒前幻觉
躁狂发作的病程有以下特点( )
A:大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B:好发季节为春末夏初
C:发病年龄多在30岁左右
D:90%以上的病例起病于50岁以前
E:自然病程平均为3个月左右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下面的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对于“沙丁鱼”来说,在于缺乏忧患意识。如果他们不想窒息而亡,就应该也必须活跃起来,自加压力,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B: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顺境,就缺乏动力与新鲜感,容易产生惰性
C:当压力存在时,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下去,惧者必须必然会比其他人更努力
D: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应该时时刻刻让自己处于紧张与压力之中
患者女,29岁。患者3个月前结婚,诉每当进行性生活时就感到阴部疼痛,导致丈夫无法将阴茎插入,因此无法完成性生活而就诊。患者诉自幼认为性生活是肮脏、邪恶的事情,对性生活一直有抵触情绪,是迫于家人和社会的压力而结婚。体查和妇科检查均未见异常。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此类患者的可能病因
不包括
哪项()
A:性知识缺乏
B:有过性创伤
C:夫妻配合不好
D:对性行为态度不正确
E:性取向障碍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是()
A:心理治疗
B:抗抑郁药
C:抗精神病药
D:抗焦虑药
E:无需治疗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有可能是()
A:性功能障碍
B:性心理障碍
C:抑郁症
D:性知识的问题,不是疾病
E:性冷淡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是()
A:心理治疗
B:抗抑郁药
C:抗精神病药
D:抗焦虑药
E:无需治疗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有可能是()
A:性功能障碍
B:性心理障碍
C:抑郁症
D:性知识的问题,不是疾病
E:性冷淡
在出生到2岁左右的心理发展过程,大部分是( )
A:语言文字方面的发展
B:数字概念的发展
C:感觉运动方面的发展
D: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E: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控制情绪就是压抑情绪。
个体所表现的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稳定、典型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 )
A:个性
B:性格
C:气质
D:能力
E:习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美感
E:悲哀
研究一定情境中某种因素(因变项)和可操纵因素(自变项)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
是以某个人或某一团体(如家庭、工作单位等)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
是在不加任何人为干涉的自然情境中对人进行观察的方法( )
A:个案法
B:自然观察法
C:晤谈法
D:实验法
E:测验法
首页
<上一页
123
124
125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