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下列血浆蛋白中可作为机体营养不良指标的是()
A:转铁蛋白
B:前白蛋白
C:铜蓝蛋白
D:C-反应蛋白
E:结合珠蛋白
真核生物欲合成一个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以亮氨酸为N末端的蛋白质,在其他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需消耗的高能磷酸键最小数量为()
A:201
B:200
C:303
D:400
E:402
诊断DIC前状态时,特异性较高的试验是()。
A:Fg检测
B:TT试验
C:PLT
D:D-Dimer测定
E:APTT
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其显色原理是()
A:溴甲酚绿在pH7.6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B:溴甲酚绿在pH9.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C: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D:溴甲酚绿在pH8.6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色复合物
E: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黄色复合物
红细胞破坏后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不出现()
A:Hb分解为血红素和珠蛋白
B:血红素降解为胆绿素、铁和一氧化碳
C:珠蛋白降解为氨基酸
D:血红蛋白与结合珠蛋白结合为复合体
E:红细胞被分解成铁、珠蛋白、胆红素
证明痰液标本来自下呼吸道的标志是( )
A:中性粒细胞
B:储备细胞
C:肺泡巨噬细胞
D:黏液柱状上皮细胞
E:淋巴细胞
多数沙门菌在克氏双糖(KIA)复合试验中的反应是()
A:斜面和低层均变黄
B:斜面变红,低层变黄
C:斜面和低层均变红
D:斜面变红,低层变黑
E:斜面变红,低层无变化
电解质分析仪可以中吸取样品的容器有()。
A:注射器
B:毛细管
C:病人身体
D:试管
E:样品杯
在一项饮酒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中,如果对照组的女性比例显著比病例组高,则很可能会产生的偏倚是()
A:失访偏倚
B:混杂偏倚
C:信息偏倚
D:回忆偏倚
E:测量偏倚
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组成包括()。
A:钯电极、葡萄糖氧化酶以及固定保护层
B:顶层、亲水层、粘附层、酶层、绝缘层、碳层、塑料支撑层等
C:印刷电极、葡萄糖氧化酶、碳层、电极底片、吸水材料等
D:密码牌、印刷电极、电极底片、葡萄糖氧化酶以及固定保护层等
E:葡萄糖氧化酶、密码牌、印刷电极、电极底片等
α亚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典型代表是()
A:IL—1
B:IL—2
C:IL—3
D:IL—4
E:IL—8
DNA致癌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使之发生癌变是因为发生了()
A:转化
B:转导
C:突变
D:接合
E:转位
不属于
临床实验室范畴的是()
A:微生物学实验室
B:细胞学检验实验室
C:血液免疫学实验室
D:化学检验实验室
E:临床病理实验室
在线粒体中能量是如何进行转化的?
卵磷脂小体减少常见于( )
A:精囊炎
B:附睾炎
C:前列腺炎
D:尿道旁腺炎
E:尿道球腺炎
人眼可直接通过扫描电镜的目镜观察到图像。
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生物拮抗作用
B:具有营养作用
C:促进机体免疫
D:与生长和衰老有关
E:对人体无害,任何情况下均不致病
利用同工酶____________的不同,免疫学方法分离鉴定同工酶。
下列酶中具有酶原形式的酶有( )
A:胰蛋白酶
B:胃蛋白酶
C:糜蛋白酶
D:ALP
E:ALT
合成补体的主要细胞是( )
A:T细胞
B:B细胞
C:肥大细胞
D:巨噬细胞
E:浆细胞
军团菌的分离培养基是()
A:血平板
B:巧克力平板
C:罗氏培养基
D:活性炭-酵母浸出液琼脂(BCYE.培养基
E:布氏血平板
细胞内中间丝通过何种连接方式,可将整个组织的细胞连成一个整体()
A:黏着带
B:黏着斑
C:桥粒
D:半桥粒
E:紧密连接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假如抗原抗体含量相同,但抗原的分子量比抗体大,则沉淀线应()
A: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B: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
C: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
D: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E:居于抗原孔和抗体孔中间,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一般条件下,不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A:糖尿病酮症
B:肾衰竭
C:肾小管酸中毒
D:严重腹泻
E:哮喘
将PBMC悬液加入尼龙毛柱内,充分反应后进行灌洗,粘附于聚酰胺纤维表面的细胞是( )
A:B细胞
B:T细胞
C:单核细胞
D:T细胞+单核细胞
E:T细胞+B细胞
直接凝集反应与间接凝集反应的根本区别是( )
A:前者采用颗粒性抗原,后者是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颗粒上
B:参与反应介质中电解质的浓度不同
C:间接凝集反应敏感性比直接凝集反应敏感性高
D:判断结果是在抗原抗体反应的不同阶段
E:参与反应介质中的电解质不同
4
1s
急性期反应蛋白是()
A:应激时血浆中增加的蛋白质
B:正常血浆中没有的蛋白质在应激时出现
C:能与肺炎双球菌荚膜C-多糖体反应的蛋白
D:损伤性应激原作用时短期内血浆中含量发生变化的蛋白质
E:由体内各种细胞合成的蛋白质
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就是对临床标本细菌培养鉴定,做药敏试验,按实验结果如实报告。( )
中性粒细胞减少,恢复期骨髓象包括()。
A:骨髓粒系比例增高
B:原粒及
中幼粒
细胞增加
C:外周血出现“类白血病反应”
D:原粒及
早幼粒
细胞增加
E:骨髓红系比例增高
首页
<上一页
120
121
122
123
12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