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直接标准化法选择的标准是()。
A: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构成比或各年龄组标准化死亡率
B: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构成比或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
C: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或各年龄组标准死亡率
D:各年龄组标准预期死亡人口数
E:各年龄组标准分配死亡率
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
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E:分组不合理
我国儿童出生24小时内应接种什么疫苗()。
A:麻疹疫苗
B:风疹疫苗
C:百白破联合制剂
D:卡介苗、乙肝疫苗
E: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
猪带绦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
A:小钩和吸盘对肠壁的刺激
B:吸收大量的营养
C:代谢产物毒素作用
D:六钩蚴穿过组织时的破坏作用
E:囊尾蚴寄生组织器官所造成的损害
首诊病人测量血压制度针对的人群是()。
A:30岁以上者
B:35岁以上者
C:40岁以上者
D:45岁以上者
E:55岁以上者
在队列研究中缺少随机化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某因素导致暴露的可能性超过暴露本身产生疾病的可能性
B:更大比例的研究人群可能暴露过
C:更少比例的研究人群可能暴露过
D:研究实施花费的时间长
E:更像横断面研究
为了减少误诊应采用()。
A:特异度高的试验
B:灵敏度高的试验
C:符合率高的试验
D:假阳性率低的试验
E:阴性预测值高的试验
对某5岁男童进行的膳食调查结果,其宏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分别是蛋白质71.5克、脂肪45克、碳水化合物192克,应对其作出的最佳膳食营养素建议是()。
A:增加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至65%
B:降低蛋白质供能比至10%~12%
C:降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
D:降低蛋白质摄入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E:降低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
病因与疾病的联系,除了()。
A:统计学联系
B:虚假联系
C:间接联系
D:因果联系
E:直接联系
患者,男性,8岁,居住于农村。因发热、头痛3天,加重2天住院。3天前患儿突然发热,体温最高38.6℃,伴头痛,大便每日2~3次,稀便。近两天来体温持续在39℃以上,头痛加重,并且出现恶心、呕吐,时有烦躁、抽搐。病前10天当地下暴雨,患者曾赤脚在水中玩耍。体检:T39.2℃,R20次/min,P88次/min,BP90/60mmHg。嗜睡,结膜充血,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质软,有压痛,局部无红肿。颈有抵抗,克氏征(±)。化验结果提示:血WBC12×10
9
/L;中性88%,脑脊液压力240mmH
2
O,白细胞90×10
9
/L,糖2.6mMmol/L,氯化物112mmol/L,蛋白定量0.54g/L血清凝集溶解试验效价1:400,哪种诊断可能性大()。
A:中毒性菌痢(脑型)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型)
C:钩端螺旋体病(脑膜炎型)
D:结核性脑膜炎
E:病毒性脑膜炎
F:隐球菌性脑膜炎
可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A:麻疹病毒
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埃可病毒
E:轮状病毒
有关HEV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不同地区的分离株,同源性可达90%以上
B:基因组是一单股RNA
C:患者粪便中检出病毒时间很长,至病后1个月
D:世界上只有一个血清型
E:不同地区的基因序列差异率很高
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1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4×10
9
/L,中性86%,血小板180×10
9
/L,尿常规未见异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中毒性菌痢(脑型)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流行脑脊髓膜炎
E:散发性脑炎
效果测量中的效果
不包括
()。
A:发病率的下降
B:床位利用率的提高
C:治愈病人数的增加
D:早期诊断例数的增加
E:由于疾病所致心理伤害
下列关于乙脑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形状为杆状
B:抵抗力强
C:单股正链DNA
D:属黄病毒科
E:抗原性稳定
一个育龄妇女婚前检查,风疹IgG抗体阴性。婚后育龄妇女准备要小孩,但当地每年都有风疹散在流行。为防止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发生的最好办法是()。
A:该育龄妇女不接触出疹的病人
B:注射风疹减毒活疫苗,并在3~6个月后再怀孕
C:推迟1年怀孕
D:保持家中空气流通和空气消毒
E:注射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
某环境监测站对某湖水不同季节微囊藻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每个季节有5个测量数据。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用所选统计方法分析时,H0为()。
A:μ1=μ2=μ3=μ4
B:μ1=μ2=μ3
C:μ1=μ2
D:μ1≠μ2
E:μ1≠μ2≠μ3≠μ4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若计算结果P<0.05(α=0.05)()。
A: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B: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C:两总体均数不相等
D:各总体均数都相等
E:两总体均数都相等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若计算结果P<0.05(α=0.05),如要进一步知道哪两个总体均数有差别,选用()。
A:t检验
B:t′检验
C:Q检验
D:K-M检验
E:u检验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问分析不同季节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有无差别,应选择()。
A:t检验
B:方差分析
C:卡方检验
D:方差齐性检验
E:正态性检验
在我国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主要是()。
A:海产品
B:剩饭
C:乳类
D:蛋类
E:家庭自制发酵食品
淘米时,损失最多的营养素是()。
A:核黄素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脂肪
E:碳水化合物
缺乏某因素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
A:充分病因
B:必需病因
C:非必需病因
D:非充分病因
E:危险因素
致病因子的流行病学研究有两类方法,即观察法与实验法,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实验法中()。
A:研究中设立对照
B:研究组与对照组样本相同
C:研究是前瞻性的
D:研究组与对照组同时存在
E: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设立是随机的
对隐孢子虫病有一定治疗效果的药物是()。
A:螺旋霉素
B:链霉素
C:青霉素
D:非甾体抗菌药
E:免疫抑制剂
下列哪项属于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A:戒烟
B:限酒
C:限制食盐摄入量
D: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
E:系统治疗和管理高血压病人,预防脑卒中、冠心病
水痘的特异预防措施是接种()。
A:亚单位疫苗
B:灭活死疫苗
C:减毒活疫苗
D:丙种球蛋白
E:胎盘球蛋白
一九七四年印度两个邦中有200个村庄暴发中毒性肝炎,398人发病,死亡106人,中毒时适逢暴雨,患者均食用过霉变食物,临床症状以黄疸为主,兼有呕吐、厌食和发病,重者出现腹水、下肢水肿、肝脾增大及肝硬变。用发病村庄一些家庭剩饭喂狗,狗出现死亡。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印度发生的上述肝炎事件为下列哪种真菌毒素中毒()。
A:镰刀菌
B:岛青霉
C:黄曲霉
D:杂色曲霉
E:桔青霉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可能引起的中毒食物是()。
A:玉米、小麦、大米
B:肉类
C:蛋类
D:鱼类
E:奶类
属于强化食品的是()。
A:配方奶粉
B:速溶咖啡
C:奶油面包
D:果味酸奶
E:方便面
以下对于回归系数6的描述正确的是()。
A:|b|越小,回归直线越陡峭
B:X每变化一个单位,Y相应变化6个单位
C:-1≤b≤1
D:b=0,回归直线与y轴平行
E:b没有单位
衡量医院感染最常用的指标
不包括
()。
A:比值比
B:患病率
C:漏报率
D:时点患病率
E:发病率
淋病的个人预防可采用()。
A:性交后立即排尿
B: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C:性交前后口服或注射抗生素
D:性交时外用有效的杀菌药物
E:性交前后用肥皂水清洗生殖器
女性,20岁,大学生,发病前两周曾到云南旅游并有草丛休息史,发热8日伴畏寒头痛、结膜充血。查体:左侧腹股沟可触及一蚕豆大小淋巴结并查见一直径约4mm圆形溃疡,肝、脾肋下未扪及。血象:WBC4.0×10
9
/L,可见核左移。治疗首选()。
A:青霉素
B:红霉素
C:链霉素
D:氯霉素
E:头孢霉素
首页
<上一页
120
121
122
123
12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