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粒细胞缺乏症的骨髓象主要特征是()
A: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B:红系及巨系基本正常
C:粒细胞常有毒性改变
D:粒系明显减少、成熟障碍
E:骨髓中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
肝脏能利用下列多种由葡萄糖转化来的物质,除外()
A:甘油
B:乳酸
C:核糖
D:酮体
E:脂肪酸
最易发生变异而造成疾病流行的病原体是()
A:流行性脑膜炎球菌
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C: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D:流行性感冒病毒
E:流行性感冒杆菌
不属于
淋巴细胞恶性疾病的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C: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D: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E:霍奇金病
HIV的传播方式
不包括
( )
A:性接触传播
B:输血传播
C:垂直传播
D:接触传播
E:使用生物制品
肾在维持酸碱平衡中最主要的作用是()。
A:直接排出酮体
B:排H
+
保Na
+
C:重生HCO
3
-
以恢复血中HCO
3
-
浓度
D:排出乳酸
E:排出铵盐
循环中的骨钙素半寿期是()
A:5分钟
B:5小时
C:1~2天
D:5天
E:1~2周
未经抗原刺激的初始T淋巴细胞是()
A:CD45
+
T细胞
B:CD45
-
T细胞
C:CD45RO
+
细胞群
D:CD45RB
+
细胞群
E:CD45RA
+
细胞群
骨髓和外周血中分叶核粒细胞的NAP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时常呈明显降低()
A:淋巴瘤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严重化脓性细菌感染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抗原是()
A:神经氨酸酶(NA.
B:B.血凝素(H
C:核蛋白(NP)
D:M蛋白
E:E.多聚酶蛋白(P
______________比值测定有助于肝胆阻塞性疾病与肝实质细胞性疾病的监别诊断。
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是()
A:血小板促生长因子
B:血小板选择素
C:血小板第4因子
D:血小板活化因子
E:PF
3
瑞氏染料是一种复合染料,组成是()
A:酸性伊红和碱性亚甲蓝
B:碱性品红和碱性亚甲蓝
C:甲基红和亚甲蓝
D:伊红和糊精
E:伊红和酸性亚甲蓝
下列有关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
B:慢淋绝大多数为T细胞性
C:特殊体征为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
D:感染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E:本病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
下列哪一种维生素含有金属元素()
A:叶酸
B:维生素B6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B2
E:维生素B1
恐水病
原发性纤溶时可见()
A:3P试验阴性
B:纤溶酶原含量增多
C: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D:血浆纤溶酶原活性增高
E: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
当毛细血管血液的还原血红蛋白超过下列哪项数值时,皮肤黏膜即可出现发绀()
A:100g/L
B:80g/L
C:60g/L
D:50g/L
E:40g/L
人类的胚胎着床窗口期约在月经周期的()
A:第5-9天
B:第10-14天
C:第15-19天
D:第20-24天
E:第25-29天
外周血涂片观察成熟红细胞形态对下列哪些疾病有诊断意义( )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G-6-PD缺乏症
藻胆蛋白类染料中,最常用的免疫荧光标记物是()
A:藻红蛋白
B:藻红蛋白花青苷7
C:藻红蛋白花青苷5、藻红蛋白花青苷7(Pecy7)
D:藻青蛋白
E:别藻青蛋白
下列细菌中属于有益菌的是()
A:蜡样芽孢杆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大肠埃希菌
D:双歧杆菌
E:绿色链球菌
患儿,女,15岁,身高130cm,双乳B期,血LH、FSH水平明显增高,学习成绩中等,首先考虑该患儿为下列哪项疾病()
A:生长激素缺乏症
B:Tumer综合征
C: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D:青春期发育延迟
E:特发性矮小
关于器官移植排斥时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粘附分子在内皮细胞上表达增加
B:粘附分子在肾小管细胞上表达增加
C:粘附分子在浸润白细胞上表达增加
D:活检组织标本的粘附分子的测定能提供可能的同种器官移植排斥的信息
E:粘附分子抗体有抑制作用
正常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是()
A:2~4g/L
B:2~5g/L
C:2~3g/L
D:3~4g/L
E:1~3g/L
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
A:8%
B:15%
C:20%
D:60%
E:40%
DNA复制与转录过程有许多异同点中,描述错误的是()
A:两过程均需聚合酶和多种蛋白因子
B:两过程均需RNA引物
C:转录是只有一条DNA链作为模板,而复制时两条DNA链均可为模板链
D:复制的产物通常大于转录产物
E:在复制和转录中合成方向都为5′→3′
具有ADCC效应的细胞有()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巨噬细胞
D:NK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对糖的分解代谢试验
不包括
()
A:吲哚试验
B:ONPG试验
C:O/F试验
D:V-P试验
E:甲基红试验
有关阴离子间隙正确的是()。
A:指细胞外液中所测得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B:计算公式为AG=(Na
+
+K
+
)-(Cl
﹣
HCO
3
﹣
)
C:正常参考值为8~16mmol/L
D:代谢紊乱,酸性产物增加,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最为多见
E:糖尿病时脂肪代谢紊乱酮体增加可致AG增加
首页
<上一页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