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来研究预后影响因素,需要控制的因素包括()。
A:病人的年龄
B:病人的基础病情
C:病后的治疗方法
D:患病时间
E:有无其他疾病
下列接种方式中错误的是()。
A:第2针白百破疫苗接种与第1针白百破疫苗接种间隔时间为20天
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
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D:白百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
E: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28天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统计学上随机抽样目的是()。
A:消除样本偏性
B:消除统计误差
C:减少测量误差
D:消除抽样误差
E:提高统计效率
蜱传回归热的好发季节是()。
A:夏秋季
B:秋季
C:春夏季
D:夏季
E:春季
在现况调查研究中不会出现的偏倚是()。
A:失访偏倚
B:无应答偏倚
C:回忆偏倚
D:测量偏倚
E:报告偏倚
感染梅毒后第一期皮肤病变出现的时间是()。
A:3日
B:1周
C:3周
D:1个月
E:4周
比较身高与坐高两组单位相同数据变异度的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CV)
B:标准差(s)
C:方差(s
2
)
D:极差(R)
E:四分位间距
我国内地输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后,引起当地传播的省份是()。
A:广西
B:四川
C:山西
D:上海
E:湖南
以玉米为主食的居民,较易出现的营养缺乏病是()。
A:夜盲症
B:脚气病
C:佝偻病
D:癞皮病
E:坏血病
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最根本的区别是()。
A:实验研究对象是动物而调查研究对象是人
B:实验研究比调查研究可靠性高
C:实验研究的处理因素可人为设置,而调查研究不行
D:调查研究的样本量比实验研究大
E:以上都是
一个队列研究得到了下列率:全体男医生肺癌的发病率为0.94‰,所有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为1.30‰,非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0.07‰。根据此资料PAR为()。
A:93%
B:87%
C:95%
D:90%
E:28%
两个率比较时,什么情况下只能用确切概率法()。
A:出现实际数<1的格子且样本总例数≥40
B:样本总例数≥40
C:出现理论数>1的格子
D:出现理论数<1的格子或样本总例数<40
E:出现理论数>1的格子且样本总例数≥40
男性,35岁,浙江人,1个月前因捕鱼着凉,近月发热,体温38.5℃,腹泻稀便。查:无欲外观,周身可见荨麻疹,无黄疸,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脾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
9
/L,嗜酸粒细胞0.4%,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副伤寒
C:阿米巴肝脓肿
D:急性血吸虫病
E:粟粒性结核
有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原因的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或共同作用的结果
B:具有遗传基因缺陷者,在不利的环境因素作用下易患病,其发病年龄提前,病情可能更严重
C:具有遗传基因缺陷者如果能够采取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避免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则可能不发病,即使发病其病情也可能较轻,预后较好
D:不具有遗传基因缺陷的人不患病
E:具有遗传基因缺陷者,无论是否暴露于环境危险因素均会患病
预测乙脑疫情所需资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媒介昆虫季节消长,带毒蚊虫出现的早晚
B:猪群感染的早晚和数量
C:人群免疫水平
D:气象条件
E:病原体变异或变迁
慢性病原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
A:排菌数量的多少
B:病原携带者的活动范围
C:排菌持续时间的长短
D:病原携带者的职业、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当地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
E:所携带病原体的类型
卡方的连续性校正使得校正前的卡方值与校正后的卡方值有如下关系,应用时应注意其适用条件()。
A:校正前的卡方值大于校正后的卡方值
B:校正前的卡方值小于校正后的卡方值
C:校正前的卡方值等于校正后的卡方值
D:不确定
E:校正前的卡方值等于校正后的卡方值+0.5
某广告说用某药治疗了100例某病病人,其中95例痊愈,治愈率达95%此治愈率不可信的主要原因是()。
A:所治病例数过少
B:缺少对照组
C:治愈率太高
D:没有经过统计学检验
E:没有关于偏倚控制的说明
对于溶血尿毒综合征,下列哪项
不正确
()。
A:常为抗疟药奎宁及伯氨喹诱发
B:有急性肾衰竭
C:贫血
D:黄疸
E:尿中大量红细胞
进行一项病例对照研究,2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为160名,而210名对照中有70名具有暴露史,那么暴露者的发病率为()。
A:69.6%
B:80.0%
C:33.3%
D:48.8%
E:无法计算
阿米巴肝脓肿的好发部位是()。
A:肝右叶中部
B:肝右叶顶部
C:肝左叶上部
D:肝右叶下部
E:肝左叶下部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使用三盲法可避免以下哪些因素对研究结果判断的影响()。
A:研究者主观因素
B:被研究者主观因素
C:论文撰写者主观因素
D:实验结果评价者主观因素
E:资料收集及分析者主观因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适用于()。
A:全体中国人
B:老年人
C:健康成人和2岁以上的儿童
D:18岁以上的人群
E:以上均错
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是()。
A:两样本均数相等
B:两总体均数相等
C:两总体均数不相等
D: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E: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艾滋病病毒不会传染的情况有()。
A:社交活动传染
B:性接触传染
C:母婴传染
D:握手传染
E:公共设施
调查某人群免疫水平时,各年龄组按比例抽样采血测抗体,属于()。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级抽样
将某治疗方案或卫生服务每个方案的成本与效用相联系起来,对各种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和选择。成本-效用分析在进行产出测量时,把各个不同方案的不同结果转化为效用指标,
不包括
()。
A:生存率
B:生命率
C:质量调整生命年
D:伤残调整生命年
E:住院时间
一份考卷有3个问题,每个问题1分,班级中20%得3分,60%得2分,10%得1分,10%得0分,则平均得分()。
A:1.5
B:1.9
C:2.1
D:2
E:不知道班级中有多少人,所以不能算出平均得分
黑热病必须通过吸血昆虫传播,其传播媒介是()。
A:蚊
B:蚤
C:螨
D:白蛉
E:臭虫
男性,29岁,船民,不规则发热1周,持续高热5天,伴腹痛,腹泻每日2~4次,黏液便,于7月中旬住院。体检:体温39.8℃,神志清,反应稍迟钝,心率88次/min,肝脾肋下均可扪及2cm,质软。化验:WBC3.3×10
9
/L,N0.59(59%),L0.38(38%),M0.03(3%),大便光镜检WBC2~4/HP,拟诊伤寒。本例首选治疗是()。
A:庆大霉素
B:氨苄西林
C:复方磺胺甲唑(复方新诺明)
D:氧氟沙星
E:林可霉素
首页
<上一页
119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