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指标是( )
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指标是( )
A:血清铁蛋白降低
B: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C:铁粒幼细胞增多
D:总铁结合力升高
E:血清铁降低
HIV的传播方式
不包括
()
A:性接触传播
B:输血传播
C:垂直传播
D:接触传播
E:使用生物制品
溶原性细菌是指带有以下哪项的细菌()
A:前噬菌体
B:Col因子
C:毒性噬菌体
D:R因子
E:F因子
作为荧光标记物的荧光素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须具有化学的活性基团,能与蛋白质稳定结合
B:荧光素标记后改变抗体的活性
C:荧光与背景组织色泽相同
D:易淬灭
E:有较宽的激发光谱
肝炎发病后浓度最早下降的蛋白质是()。
A:α
2
-巨球蛋白
B:前白蛋白
C:白蛋白
D:转铁蛋白
E:铜蓝蛋白
细胞化学反应种类
不包括
()
A:偶氮偶联法
B:联苯胺法
C:雪夫反应
D:普鲁士蓝反应
E:脂溶解法
反映肝硬化逆转的指标是()。
A:Ⅲ型前胶原
B:Ⅳ型胶原
C:透明质酸
D:粗纤维调节素
E:以上均不是
Ig可变区的生物学功能是( )
A:提呈抗原
B:细胞毒作用
C:调理作用
D: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
E:参与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
结核菌素试验的用途
不包括
( )
A:BCG接种对象的筛选
B:测定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C:BCG接种效果的测定
D:作为成人结核病的确诊依据
E:在未接种BCG的人群中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能特异地直接杀伤靶细胞的效应细胞是()
A:Th细胞
B:Tc细胞
C:NK细胞
D: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
简介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史。
关于Ⅳ型超敏反应的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致敏T细胞介导
B: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C:组织损伤和破坏
D:IgG抗体参与
E:淋巴细胞浸润
阴道寄生虫感染最常见的是( )
A:溶组织变形虫
B:阴道毛滴虫
C:丝虫
D:鞭虫
E:蓝氏贾第鞭毛虫
目前尖锐湿疣实验室检查的金标准是( )
A:醋酸白试验
B:细胞学检查
C:PCR技术
D:细胞培养
E:DNA杂交
止血的机制是()
A:凝血因子参加
B:组织损伤释放血小板第Ⅲ因子及凝血因子Ⅲ,促使Ⅻ因子活化
C:二磷酸腺苷促进血小板聚集
D:受损部位血流缓慢
E:局部血管收缩
患者女,40岁,发热1周,意识淡漠1d入院。查体:体温40℃,球结膜及前臂皮肤有片状出血,BP80/50mmHg(10.6/6.7kPa),HR140次/min。实验室检查:Hb90g/L,WBC21×10
9
/L,血小板52×10
9
/L,血培养大肠杆菌生长,Fg2.0g/L,PT15s(对照11s),诊断为大肠杆菌脓毒症,并发DIC可能。
第1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为确诊是否有DIC,需要进行的检查是()
A:APTT、血小板计数
B:凝血酶凝结时间(TCT)
C:3P试验、Bβ15-42肽测定
D:FDP测定
E:PT、F1+2测定
F:D-二聚体测定
第2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关于DI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IC不是一种独立的凝血障碍性疾病
B: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3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
C: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D:急性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微血管广泛血栓形成
E:急性DIC如不及时抢救,预后严重
第3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可用于与原发性纤溶鉴别的试验是()
A:Bβ1~42肽测定
B:F1+2测定
C:SFMC测定
D:D-二聚体测定
E:血小板计数
F:3P试验
能在细胞内进行PCR扩增的PCR仪为()。
A:普通PCR仪
B:梯度PCR仪
C:原位PCR仪
D:荧光PCR仪
E:实时PCR仪
欲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获得纯化的淋巴细胞,最简单易行的去除单核细胞的方法是()
A:密度梯度离心法
B:流式细胞术
C:磁珠分离法
D:玻璃黏附法
E:免疫荧光法
同时测定GOT、GPT及计算GOT/GPT的临床意义何在?
可出现于酸性、碱性或中性尿液中的是( )
A:尿酸
B:草酸钙
C:磷酸钙
D:尿酸钙
E:磷酸铵镁
高钙血症常见的病因如下,但除外()。
A:肺癌骨转移
B: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维生素D中毒
D:急性肾功能不全
E:急性胰腺炎
检测经凝胶电泳分离后转移到膜上的RNA,常用的方法为( )
A:菌落印迹杂交
B:斑点杂交
C:原位杂交
D:Southern印迹杂交
E:Northern印迹杂交
白蛋白的分子量是()
A:40万
B:5.4万
C:5.5万
D:6.4万
E:7.7万
亨廷顿病诊断和试验诊断依据的是()
A:依赖阳性家族史
B: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C:发病后一般存活时间10~18年
D:常伴有其他神经递质和肽类调质水平的变化
E:对位于4号染色体(4p16)的HD基因出现CAG(多聚谷氨酸)的重复扩展进行测定
免疫透射比浊分析应保证( )
A:抗原过量
B:抗体过量
C:抗体与抗原处于最适比
D:抗原与抗体比例为1:1
E:抗原与抗体比例为2:1
有关凝固比浊法血凝仪叙述正确的是()
A:属生物物理法
B:属光电比浊原理
C:无抗原抗体反应
D:以血浆凝固达100%时作为判定终点
E:不能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
常用的基因工程载体有( )
A:质粒载体
B:噬菌体载体
C:人工染色体载体
D:黏粒载体
E:脂质体
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分裂期的动物细胞,会破坏细胞分裂吗?将产生什么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抗原抗体反应中,前带现象是指( )
A:抗原过剩
B:抗体过剩
C:pH的变化而引起
D:温度的变化而引起
E:离子强度的变化而引起
无需补体组分参与的效应是()
A:免疫黏附
B:溶解细菌
C:抗B抗体与B型红细胞的溶解
D:ADCC
E:调理作用
首页
<上一页
1198
1199
1200
1201
120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