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针灸高级职称
足内踝上8寸以下在前的经脉是()。
A:足太阴经
B:足太阳经
C:足厥阴经
D:足少阴经
E:足阳明经
某女,18岁,痫病发作后来诊,发病前有眩晕,胸闷,现痰多,舌红,苔白腻,脉滑。针灸治疗除印堂、鸠尾、间使、太冲、丰隆外,应加用()。
A:曲池、神门、内庭
B:合谷、阴陵泉、风池
C:心俞、脾俞、足三里
D:肝俞、肾俞、太溪
E:丰隆、膈俞、内关
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山楂的适应证是()。
A:饮食积滞证
B:疝气作痛
C:产后塞阻腹痛
D:泻痢腹痛
E:瘀滞胸胁痛
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的部位是()。
A:头部
B:胸胁
C:腰骶部
D:背部
E:腹部
患者女,30岁。经血不止10天,下血量多,色深红,质黏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取穴是()。
A:关元、三阴交、行间、阴陵泉
B:关元、足三里、隐白、太冲
C:关元、三阴交、隐白、血海
D:关元、足三里、隐白、内庭
E:气海、三阴交、足三里、太溪
以下选项,
不属于
颈椎病分型的是()。
A:神经根型
B:椎管型
C:脊髓型
D:颈型
E:混合型
胆的下合穴位于()。
A:胃经
B:胆经
C:膀胱经
D:三焦经
E:大肠经
取四神聪,神门,三阴交穴配心俞,脾俞主要治疗不寐的证型是()。
A:心胆气虚
B:宿食停滞
C:肝脾失调
D:心脾两虚
E:心肾两亏
在针下得气的基础上,医生运用特定的手法,促使针感向患部传导或扩散,此称()。
A:搜气
B:守气
C:行气
D:得气
E:催气
湿温的诊断依据是()。
A:多发于长夏季节,四季皆有
B:初起热象不显,邪遏卫气分见症明显,可见邪阻膜原
C: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D:起病缓,传变慢,病势缠绵,病程长
E:病中可见上蒙下流,上闭下壅,弥漫三焦的病变
患者,女,37岁。夏日受凉后腹泻3次,伴低热,恶心欲呕,脘腹胀满,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用药首选()。
A:藿香
B:苍术
C:白术
D:茯苓
E:厚朴
治疗脱肛穴位,其经别入于肛门,其经筋结于臀的穴位是()。
A:长强
B:大肠俞
C:承山
D:百会
E:委中
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针刺应采用()
A:补法
B:泻法
C:平补平泻
D:灸法为主
E:刺络放血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属()。
A:消渴病
B:湿热证
C:阴虚证
D:燥热津伤
E:瘀血内停
半夏在小陷胸汤中的作用为()。
A:散结消痞
B:理气化痰
C:降逆止呕
D:燥湿止咳
E:以上均非
在五输穴中,所行为()。
A:井
B:荥
C:输
D:经
E:合
温脾汤的功用是()。
A:温脾暖胃,化湿和中
B: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C:泻结通便,散寒救逆
D: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E:温阳散寒,泻结逐瘀
治疗暴怒气逆,血随气升,突然昏倒,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红,脉沉弦者,可在基础方上再加()。
A:肝俞
B:太白
C:膈俞
D:足三里
E:涌泉
解表药的味多是:()。
A:辛味
B:酸味
C:甘味
D:苦味
E:咸味
主病脏气衰微,或疼痛、惊恐、跌打损伤等病证的脉象是()。
A:涩脉
B:结脉
C:代脉
D:促脉
E:牢脉
湿温,症见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时或谵语,苔黄腻,脉濡滑数,其治疗用方为()。
A:藿香正气散配玉枢丹
B:神犀丹配安宫牛黄丸
C:茯苓皮汤配苏合香丸
D: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E: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具清热解毒,凉血散肿,清肝定惊功效的药是()。
A:山豆根
B:穿心莲
C:青黛
D:龙胆草
E:败酱草
可选择的治疗穴位是()
A:神门、内关、巨阙、膻中、劳宫、太溪、心俞、脾俞、足三里
B:神门、内关、通里、心俞、曲泽、膈俞、膻中、脾俞、足三里
C:神门、内关、通里、心俞、百会、胆俞、膻中、脾俞、足三里
D:神门、内关、巨阙、水分、阴陵泉、巨阙、膻中、脾俞、足三里
E:神门、内关、通里、心俞、厥阴俞、巨阙、膻中、脾俞、足三里
治疗寒湿腰痛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膈俞
B:肾俞
C:大肠俞
D:大椎
E:委中
开窍法主要适应证是()。
A:热邪内陷心包
B:营分热邪扰乱心神
C:痰浊内蒙机窍
D:腑实浊气扰神
E:邪陷厥阴动血痉厥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耳针疗法可取()。
A:心
B:肾
C:肝
D:神门
E:脑
患者,女,30岁。1周前四肢部突发风团,高起皮肤,边界清楚,瘙痒甚,时隐时现,伴有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下列关于本病例治疗的叙述中,
不正确
的有()。
A:取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B:以曲池、合谷、血海、膈俞为主穴
C:可配用外关、风池穴
D:耳针治疗可选取的穴位是神门、内分泌、肺
E:不适合针刺治疗,可用灸法和拔罐
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者称为()。
A:目痒
B:目昏
C:目眩
D:雀目
E:歧视
三间穴()。
A:是原穴
B:位于第2掌指关节前
C:是荥穴
D:是腧穴
E:是经穴
首页
<上一页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