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精神病学高级职称

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建立精神疾病的诊断,其中以精神分裂症最多见。( )
患者男性,19岁,大一学生。10天前急起精神异常,表现兴奋话多,诉脑子反应灵活,夸大自己的能力,说只要复习半个月就能通过GRE考试,将来要成为亿万富豪;疑心重,怀疑别人害他,背后讲他的坏话,不敢到外面吃饭,坚信有人会下毒。脾气大,有打骂家人的情况。夜晚睡眠差,几乎通宵不眠。家属反映患者发病前有低热、头痛、咳嗽等表现,但未到医院就诊。以上资料提示可能存在哪些精神症状()
A:幻听
B:被害妄想
C:人格解体
D:夸大妄想
E:思维奔逸
F:怪异行为
G:易激惹
H:强制性思维
双重异装症者着异性服装是为了()
A:更像异性
B:讨好异性
C:产生性兴奋
D:吸引同性
E:体验作为异性的身份
关于手术前焦虑的错误叙述是( )
A: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恢复情况呈倒“u”字形的函数关系
B:术前焦虑程度与术后焦虑、疼痛程度及恢复存在线性关系
C:术前焦虑程度低表示病人对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有充分准备
D:术前焦虑程度高表示病人术后疼痛程度高,恢复程度缓慢
E:以上都对
如何区别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与精神发育迟滞的学习困难?
患者男,15岁,初三学生。被父母领来就诊,父母要求治疗师帮助解决孩子最近上网成瘾、经常不愿意上学的问题。治疗师与患者接触后,发现患者对治疗师抵触情绪较大,要么沉默无语,要么表现得烦躁不安。在治疗师的耐心询问下,患者表示不认为自己是上网成瘾,问及为什么不愿意上学时,只是说自己想上学,只是要上学的当天早晨经常会有头晕、肚子痛等症状,所以不能上学。

第1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关于家庭治疗,正确的描述是(提示:患者母亲是中学教师,丈夫是公司主管,夫妻结婚20年。在交谈中,治疗师发现总是母亲在滔滔不绝地讲话,而丈夫和孩子则一直面无表情,缄默不语。母亲不断表述如何对孩子寄予厚望,如何牺牲自己的事业为了孩子等,激动时声泪俱下,当治疗师问患者父亲对孩子的问题怎么看时,母亲抢着以不满的口吻说丈夫根本不管孩子,每天很晚才回家,说自己的丈夫“形同虚设”。丈夫则反击说妻子情绪化,根本没有理性。对于这个案例,治疗师决定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
A:家庭中某个成员的心理问题对维持家庭的稳定性具有某种作用
B:治疗师应该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对家庭某个成员的态度,如同情或批评
C:每次治疗时间比个别治疗时间要长
D:在本案例中,患者首先应该是干预的对象
E:在本案例中,父母首先应该是干预的对象
F:家庭成员的问题具有代际传递的特点

第2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在治疗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表示对父母权威的尊重,应该首先让父母来讲述问题
B:治疗师的任务是观察而不是反应,因此干预是不对的
C:绘制家庭结构图只需要包括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如核心家庭成员
D:单独与孩子会面,有可能增加孩子对自己个体独立性的意识
E:治疗师有时可以轮流地偏袒一方以打破僵持,进行联盟重组
F:通常的治疗频度为每周1次

第3题,共3个问题
(多选题)这个家庭可能存在着(提示:在接下来几次治疗中,治疗师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患者母亲表现出较多的对孩子的干涉行为,如在治疗室里批评他坐姿不好、抱怨他没有听自己的话多穿件衣服以防感冒、多次用手给孩子缕弄头发等。当患者表示不满母亲偷看自己的手机短信时,母亲解释说:“妈妈不是也给你看自己的短信吗?妈妈爱你,关心你,所以,我们彼此不需要有什么秘密”。治疗师还观察到,患者总是和母亲挨坐的很近,而丈夫对妻子和孩子都没有多少眼神接触。当丈夫被妻子指责不关心孩子时,丈夫讽刺地说:“就你关心,这下好了,把他关心的连学都不想上了”,妻子反唇相讥,孩子大喊:“你们俩还有没有完?”夫妻沉默。)()
A:母亲的自我分化度较低
B:家庭的“情感三角形”
C:母亲和孩子之间界线僵硬
D:家庭权力等级顺位混乱
E:夫妻之间界线模糊
F:孩子的行为问题是夫妻冲突的牺牲品
一65岁的老年男性病人,因颅脑外伤入院。近4天来每天在夜间出现行为异常,不肯进自己的病房,说房间的地板上有老鼠,天花板上有蜘蛛,表情恐惧,言语令人费解;白天则较安静,对夜间行为难以回忆,日常生活起居需协助。颅脑CT示:顶叶片状出血灶。则目前应考虑该患者目前处于( )
A:焦虑状态
B:痴呆状态
C:躁狂状态
D:抑郁状态
E:谵妄状态
精神分析的()是弗洛伊德学说的核心,它涵盖了弗洛伊德的整体学术思想。
简要概括心理治疗的适应证与疗效。
患儿男,8岁。从小就比同龄很多小孩笨些,学东西慢,但活动量大,从小走路时喜欢跑着走,到哪里都是手脚动个不停,翻箱倒柜爬窗户;脾气大,有任何要求家人都要答应,否则便哭闹不止。上小学后学习总跟不上,成绩在班里排倒数几名,老师觉得他智商有问题。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若该患儿韦氏智测提示:智商(IQ)72,最可能的诊断是()
A:儿童多动综合征
B:精神发育迟滞
C:儿童情绪障碍
D:对立违抗障碍
E:孤独症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进一步向老师和患者父母了解情况,得知患儿做作业常拖拉,在课堂上小动作多,找人小声讲话,东张西望,有时下地跑,常打人和损坏公物,患儿父母为此常要疲于跟其他小孩的父母及学校道歉,其他小朋友也不愿和他玩。此患儿目前最应该得到的治疗是()
A:特殊教育训练
B:行为矫正治疗
C:家庭治疗
D:药物治疗
E:听觉统合训练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N.E.Miller)进行了内脏学习实验。他在排除了任何随意肌反应的条件下,用刺激大脑“愉快中枢”作为奖赏的办法,使动物的心率和肠收缩发生了预期的变化。
以下有关人格障碍的说法哪项不对
A:人格障碍一般始于未成年时期
B: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一旦形成就会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
C: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
D: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其症状程度在成年后有所减轻
E:部分人格障碍患者是成年后的心理社会应激所致
关于精神分裂症Ⅰ型与Ⅱ型,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比例基本相当
B:Ⅰ型是Ⅱ型的2倍
C:Ⅰ型是Ⅱ型的3倍
D:混合型更多见
E:两型可互相转化
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是推动人的行为的最原始的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满足性欲而展开的,人类的活动动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不具有性的意义。因此,()成为精神分析学说最重要的的概念。
恐怖性神经症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 )
儿童孤独症是指( )
特定性发育障碍是指( )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是指( )
抽动障碍是指( )
A:以言语和语言、学校技能、运动技能等发育延迟为主要临床表现
B:主要发病于儿童期,表现为运动肌肉和发声肌肉抽动的疾病。
C:起病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18岁)以前,以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
D: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多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E: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消极性挫折反应主要有()。
A:改换目标、取而代之
B:外泄的形式
C:内抑的形式
D:降低目标、改变行为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
A:帮助改造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B: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C:矫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D:治疗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在特发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病人中,精神症状起病隐袭,可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心理防御机制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塞里
D:罗杰斯
E:卡特尔
患者女性,25岁。无明显诱因1月来出现紧张、害怕、恐惧,与丈夫谈话时要求小声并关闭窗帘,在笔记本中写着:"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不要搞破坏,你不要串通那么多人来整我……"。病前性格内向,老实。既往史及家族史阴性。精神检查可引出言语性幻听、泛化的被害妄想,情绪紧张,坐卧不安。患者经药物治疗6个月后症状缓解,但出现停经,首选的处理措施是()
A:不用处理
B:人工月经周期
C: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D:换用氟哌啶醇
E:换用奥氮平
患者女,40岁,半月前患“感冒”,头痛,恶心,呕吐2次,发热,逐渐出现精神萎靡,疲乏无力,卧床不起,不食,问话不答,时而独自发笑。既往健康。躯体检查:体温38.5℃,脉搏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5mmHg。神经系统检查:嗜睡状态,右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有踝阵挛。下列检查最有意义的是()
A:血常规,心电图
B:CT
C:MRI
D:颅脑X线平片
E:CSF
下列关于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症状常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由中心到外周,由上到下
B:抽动和突然的冲动性动作可同时存在,表现为奇特的姿势和动作
C:严重者有自伤行为
D:相当比例的患儿伴有活动过度、学习困难及情绪障碍
E:精神病性症状常见
男性,40岁。20年来每日饮白酒1斤,1周来患感冒,进食少,3天来出现情绪激动、紧张不安,逐渐出现神志不清、全身发抖、肢体抽搐伴发热、出汗及呕吐。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柯萨可夫综合征
B: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C:震颤谵妄
D:痉挛发作
E:病理性醉酒
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
A:精神病学是社会医学的分支学科
B:精神病学是行为医学的分支学科
C:精神病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学科
D: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
E:精神病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失眠症治疗时最常用的药物是()
A:地西泮
B:氯丙嗪
C:多塞平
D:奋乃静
E:阿米替林
注意涣散的特点不包括()
A:被动注意兴奋性增强和注意稳定性降低
B: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分心
C:对周围环境保持高度的警惕
D:注意力难以唤起和维持
E:多见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多数精神药物是亲脂性化合物,易于肠道吸收和通过血脑屏障,最终到达脑部而起作用( )
特发于童年期的情绪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 )
心理咨询主客体之间是主动与被动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