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黑热病的实验室检查可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克次体的特点有( )
A:需寄生于活细胞内
B:有类似于细菌的细胞壁结构
C:繁殖方式类似于病毒
D:对于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敏感
E: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
患者男性,47岁,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诊治,图5-29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C: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变异型心绞痛
E: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黄××,男,I7岁,因急性腹泻2小时于2000年7月10日入院。
患者2小时前开始急性腹泻,共10余次,先为黄色水样,随即转为米泔水样,无发热、腹痛及里急后重。
体查:血压70/60mmHg,脉搏120次/分,呼吸24次/分,营养可,发育正常,精神差,神志清楚,皮肤弹性可,无黄染,无出血点,眼眶下陷,颈软,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膝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最可能诊断是什么?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进一步检查?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确诊依据是什么?

男,35岁,因发热,头痛1周,全身性皮疹2天于10月5日入院,体温为39℃,查体;结膜充血,双肺底可闻湿性啰音,以右肺底明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蚕豆大小,伴疼痛,压痛,右侧阴囊可见一个8mm大小皮损,无痛不痒,表面无渗出物,躯干,四肢暗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血常规:白细胞5.6×109/L,中性0.72,淋巴0.28。尿蛋白+,BUN6.5mmol/L。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明确诊断,最为主要的检查方法是()
A:血培养+药敏
B:外-斐反应
C:登革热抗体
D:小鼠接种病原分离
E:病毒分离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入院后第一周,出现心率增快,第一心音低钝,心电图示ST平坦,下降,AST明显升高。此时可能是伴发()
A:消化道出血
B:中毒性心肌炎
C:中毒性肝炎
D:低钾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病原治疗应选用()
A:氯霉素
B:青霉素G
C:头孢霉素
D:丁胺卡那
E:利巴伟林
潜伏期携带者是( )
A:发生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
B:发生于隐性感染之后
C: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
D:发生于潜伏性感染之后
E:发生于潜伏期之后
流脑发生天幕裂孔疝时,在呼吸衰竭前常有( )
A:眼底正常
B:同侧瞳孔因动眼神经受压而扩大
C: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D:眼球固定或外展
E:对侧肢体轻瘫
男孩6岁。低热伴阵发性头痛2周,视力减退2天。体检:神情,表情淡漠,颈部阻力较明显,心肺无异常,克、布氏征(+),巴氏征(-)。脑脊液WBC300×10/L,淋巴细胞70%,中性粒细胞30%,蛋白100mg/L,糖1.2mmol/L,氯化物105mmol/L。PPD试验72小时为8mm。最可能盼诊断是()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乙型脑炎
D:隐球菌性脑膜炎
E:病毒性脑膜炎
患者女,主因被蜱叮咬后发热4天入院。3周前去郊外旅游后被蜱叮咬,于入院前4天出现全身肌肉疼痛,小腿部胀痛。查体:T39℃伴睾丸痛、小便困难,四肢游走性环形红斑,大小约2cm×2cm,逐渐扩大,于2001年2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眼睑轻度水肿,双颌下可触及黄豆粒大小淋巴结,无压痛,四肢散在片状斑疹和环形皮疹,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阴性。血象:WBC4.6×109/L,N0.65,L0.30,Hb100g/L。 为了确诊,首选哪项检测( )
A:血培养
B:免疫荧光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抗体
C:肥达反应
D:外斐反应
E:显凝试验
无论脑膜是否有炎症,在脑脊液中均具有较高浓度的抗微生物药物有____,在脑脊液中可达到有效杀菌或抑菌水平。
医务人员为鼠疫患者治疗时,必须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镜、穿胶鞋及隔离衣。
关于鼠疫,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基本病理变化为淋巴管、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急性出血坏死性炎症
B:临床上有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两类
C:可通过蚊子传染给人
D:鼠是重要传播媒介
E:鼠疫耶尔森菌在陈旧培养物中菌体形态单一
对传染源正确的描述是( )
A: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患者
B: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潜伏性感染者
C: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携带者
D: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隐性感染者
E: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HAART的效果不包括( )
A:抑制HIV复制,降低传染性
B:减少机会感染和肿瘤发生
C:防止免疫抑制,重建免疫
D:延缓病程进展,延长寿命
E:减少恶性肿瘤发生率
类白血病反应
男,45岁,农民,急起发热、头痛、全身乏力5天。体查:T38℃,P122次/分,BP70/60mmHg,脸面及颈部潮红,眼结膜充血,球结膜可见片状出血,注射部位及双臀部可见大片瘀斑,肺部未闻及异常。首要的检查是()
A:血、尿常规检查
B:血培养
C:骨髓培养
D:出、凝血时间测定
E:免疫功能检测
钩体病病损的基本特点是( )
A:弥漫性血管内溶血
B:肺毛细血管出血
C:肝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
D: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E:全身性小血管中毒性损伤
某年冬季,有一42岁男子,因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3天,体温在40~40.6℃之间,急诊来西安某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血压70/40mmHg,脉搏110次/分,面部潮红,眼球结膜充血水肿,软腭有网状充血并有出血点,腋下及胸前见散在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双肾区叩击痛阳性。化验:血常规:HGB175g/L,WBC22×109/L,中性89%,血小板35×109/L,尿蛋白(+++)。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感染性休克
B:流行性出血热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流感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正确的是( )
A:发病早期可抗病毒治疗
B:颅内压增高时用甘露醇脱水
C:男性儿童可用己烯雌酚预防睾丸炎
D:重症病人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睾丸胀痛可用棉花垫或丁字带托起
引起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只限于能产生肠毒素的菌株。
莱姆病最为常见的皮肤表现为()
A:虫咬皮炎
B:慢性移行性红斑
C:斑丘疹
D:多形红斑
E:荨麻疹
患者腹泻一天,初为稀水样便,量多,无腹痛,4~5次后便中粪质减少,似淘米水样,且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测体温37.8℃,一天内已腹泻10余次,自感口渴,无力。大便镜检白细胞2~3/HP,悬滴动力、制动均阳性。本例的诊断应为( )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食物中毒
C:急性胃肠炎
D:疑似霍乱
E:病毒性肠炎
登革热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引起两次病毒血症
B: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复制
C:主要病变为全身小血管通透性增加
D:病毒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
E:病理改变表现为肝、肾、心、脑的退行性变
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保护性抗体是()
A:抗HA抗体
B:抗NA抗体
C:抗MP抗体
D:抗NP抗体
E:抗NS抗体
关于猪带绦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是猪带绦虫的唯一终宿主
B:人类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
C:人类既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又是唯一终宿主
D:囊虫病是猪带绦虫卵在人体组织中致病
E:猪带绦虫卵进入人脑致脑囊虫病
患儿男,3岁,因“发热4h,昏迷1h,抽搐1次”于8月5日来诊。1d前与父亲食用未洗净的香瓜,其父亲出现腹泻、腹痛。查体:T39℃,BP90/60mmHg;意识不清,嗜睡,全身皮肤未见淤点及淤斑,脑膜刺激征(+),球结膜水肿;心、肺未闻及异常;全腹软,肠鸣音2次/min。血常规:WBC12.1×109/L,N0.78。还需要鉴别的疾病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破伤风
D:癫痫
E:霍乱
F:肠套叠
G:急性坏死出血性小肠炎
H:阿米巴痢疾
刘×,男,6岁,因发热5天,头痛、呕吐、嗜睡1天,于2002年5月13日入院。 患儿5天前无诱因出现低热,38℃左右,在当地医院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1天前发热至39.5℃,并出现头痛,喷射样呕吐,精神萎靡,嗜睡。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 体格检查:T39.2℃,P112次/分,BP100/60mmHg;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 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18.4mmHg,白细胞数88×106/L,多核0.20,单核0.80,糖2.8mmol/L,氯化物119mmo1/L,蛋白0.89/L。脑脊液细菌培养阴性,分离出肠道病毒71型,外周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 该病人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
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
下列哪项最有助于狂犬病与破伤风的鉴别( )
A:野外劳动外伤史
B:躁动不安
C:发热
D:恐水
E:抽搐
如图所示,引起钩体病的病原体属于( )
A:螺旋体
B:原虫
C:细菌
D:立克次体
E: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