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气瓶检验员(QP-1)

可燃气体用的瓶阀,出气口螺纹应是外螺纹(右旋),其他气体用的瓶阀,出气口螺纹应是内螺纹(左旋)。
压力容器拟停用1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封存压力容器,在封存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报停,在停用期间使用登记证由()保存。
A:使用单位
B:登记机关
C:检验单位
D:当地安全监察机构
一二级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不应与加油站合建,三级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可与加油站合建,合建站的汽油柴油贮罐总容积不应大于50立方米,单罐容积不应大于20立方米。
氨气瓶充装前充装前要打开()将瓶内气体排除干净。
A:压缩空气阀
B:排气阀门
C:进氨阀
D:瓶阀
氧气瓶或强氧化性气体气瓶瓶体或瓶阀沾有油脂的()。
A:适当少充气
B:按标准充气
C:禁止充装
加气机主机箱内应设置按不同进气压力接管的切换阀门,加气程序宜采用()控制系统。
A:人工;
B:机械;
C:液压;
D:计算机.
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气站和一级合建站在城市人员稠密区设置的加气站和合建站的规模宜为()级。
A:一;
B:二;
C:三.
气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A:相等
B:不定
C:大
D:小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压力一般远大于低压液化气体,所以充装过量的危害()低压液化气体。
A:大于
B:小于
C:无法比较
液化气体充装单位建立确保充装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制度,应包括()。
A: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B:充装前对瓶内介质种类并进行余压测量制度
C:重量检查和充装后重量复称制度
D:设备、安全附件、仪表、计量器具的定期检查及检验制度
工业用二氧化碳的制取主要采用()方法。
A:生产石灰副产品;
B:发酵过程副产品;
C:重油、焦碳等燃烧产生;
D:合成氨工业副产品
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取得()级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A:AR
B:BR
C:CR
D:DR
持证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报告造成特种设备事故的,吊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持证人()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A:3年
B:4年
C:5年
D:终生
进口的气瓶是否经()批准,并经产品安全性能检验合格。
A:安全监察机构
B:安全检验机构
C:制造钢印标记
压力容器经过修理改造需要办理变更时,使用单位应当持有关文件向登记机关提交()文件申请变更登记。
A:重大修理改造审批方案
B: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资料
C:修理改造图纸
D:重大修理改造监督检验报告
气瓶有焊缝相接的气瓶叫().
低压脱水具有()优点。
A:有利于降低压缩机的故障率,压缩机的无故障运行周期长;
B:避免了分子筛剂被压缩机润滑油污染;
C:易于实现在线分析和全自动化操作;
D:一次性投资少,安装便捷
()脱水装置放置在压缩机的中间出口处。
A:高压;
B:中压;
C:低压.
GB5842—2006中规定水压试验的试验压力应为()。
A:1.6Mpa
B:2.0Mpa
C:2.1Mpa
D:3.2Mpa
压力容器的设计温度一律按最高温度选取。
移装压力容器地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的,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档案应有()。
A:为移装而进行的检验报告
B:原登记机关签发的《压力容器过户或者异地移装证明》
C:原使用登记证
D:原登记机关签发合格证明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合建站站房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周围地坪以上()m。
A:0.05;
B:0.1;
C:0.2;
D:0.3;
持证作业人员逾期不申请复审或者复审不合格且不参加考试的,吊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持证人()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A:5年
B:3年
C:4年
D:终生
液体接触皮肤会造成冻伤,冷蒸气会损伤皮肤,吸入气体会感到头疼、眩晕、神志不清和导致窒息。
气瓶充装前的检查,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检查气瓶是否有余压,如果有佘压就可对瓶内气体的性质进行签定,签定采用洗耳橡胶球从瓶阀出气口处抽取气样,然后吹向点燃的条香或蚊香,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判断瓶内的气体是为助燃气体。
A:发生剧烈燃烧并呈光亮现象
B:火焰呈红色并发出“噗、噗”的轻度爆鸣声
C:条香或蚊香明火遇气熄灭
D:气遇火发生爆鸣声响,或洗耳橡胶球弹离手握而爆破
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A:超过检验有效期
B:安全状况发生变化
C:长期停用
D:移装或者过户
原始标记不符合规定,气瓶钢印标志(),禁止充装。不定项选择
A:模糊不清的
B:按标准充气
C:适当少充气
D:无法辨认的
液氨气瓶的使用寿命为()年。
A:10
B:15
C:20
D:30
压力表的刻度极限为工作压力的()倍,表盘为()mm.
气瓶在检验前应逐只检查登记气瓶制造钢印标记和检验钢印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