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原位溶血见于()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血型不合输血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破伤风梭菌感染最主要条件是( )
A:伤口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
B:破伤风梭菌芽胞污染伤口
C:破伤风梭菌进人血液
D:机体无免疫力
E:菌群失调
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参与下列哪种反应()
A: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
B: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
C: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
D: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
E: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
介导生长激素调节靶细胞活动的受体类型是()
A:G蛋白耦联受体
B:离子通道型受体
C: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D:酪氨酸激酶关联受体
E: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脂肪动员时脂肪酸在血中的运输形式是()
A:与CM结合
B:与HDL结合
C:与清蛋白结合
D:与球蛋白结合
E:不结合
人免疫球蛋白中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是()
A:IgG
B:IgA
C:IgD
D:IgE
E:IgM
自动化特种蛋白分析仪多采用( )
A:电化学分析技术
B:荧光分析技术
C:散射比浊分析技术
D:透射比浊分析技术
E:酶免疫分析
男,15岁,头昏乏力,牙龈出血半年,体检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瘀点,肝脾淋巴结不大,怀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何项最有助于诊断()
A:周围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计数减低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E:骨髓细胞培养集落生长能力降低
在非水滴定中,用作标定碱标准溶液基准物质的是()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苯甲酸
C:苯酚
D:甲醇钠
E:二甲基甲酰铵
下列哪种病原菌以产神经毒素致病?()
A:伤寒杆菌
B:链球菌
C:破伤风梭菌
D:脑膜炎球菌
E:大肠杆菌
下列备选答案中正确的是()
A:IgG各亚类分子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B:抗体具有免疫功能
C:抗体均可与FcR结合,发挥调理素吞噬作用
D:除IgG外,其他类型Ig也能穿过胎盘
E: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使抗原破坏
下列哪个代谢途径是嘧啶生物合成特有的()
A:一碳单位由叶酸衍生物提供
B:碱基是连在5′-磷酸核糖上合成
C:氨基甲酰磷酸提供一个氨甲酰基
D:甘氨酸完整地掺入分子中
E:谷氨酰胺是氮原子的供体
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可导致某些地方病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碘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呆小症有关
B:低硒与克山病和骨关节病有关
C:铁过剩致血红蛋白沉着病
D:先天性铜代谢异常引起Wilson病
E:以上都对
CH50试验中的缓冲液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是磷酸缓冲液或巴比妥缓冲液
B:pH在7.2~7.4之间
C:含适量的钙、镁离子
D:加适量NaCl以保持等渗
E:以上均不是
下列属于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C:Addison病
D:Grave病
E:青少年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致热源
D:白细胞
E:新鲜血浆
黏液便主要见于( )
A:肠结核
B:痉挛性便秘
C:直肠息肉
D:伪膜性肠炎
E:过敏性肠炎
细胞化学染色是否成功应先观察_____细胞有否强阳性,然后再观察______细胞的染色结果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应使用的原则是( )
A: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B:2/3通过原则 
C:4/5通过原则 
D:意见一致原则 
E:专家认定原则 
简述差示电位多层膜的膜片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HLA与疾病的关系通常以相对危险率(RR)来评估,当两者无关联时,RR值为()
A:0.1
B:1
C:0
D:4
E:10
下列不是Ⅻ因子激活成Ⅻa特性的是()
A:是分子构型发生改变
B:是通过接触激活
C:可发生于血管内皮下胶原暴露时
D:是蛋白水解而发生变化
E:可由内毒素作用引起
造血细胞
血糖的去路包括()
A:氧化分解
B:合成糖原
C:转化成非糖物质
D:转变成其它糖或衍生物
E:粗糖浓度高于肾阈时可随尿排出一部分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最终出现肉眼可见沉淀现象,其原因是( )
A:从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
B:从疏水胶体变为亲水胶体
C:抗原抗体结合导致蛋白变性所致
D:抗原抗体结合和盐析共同作用所致
E:抗原抗体反应是单向反应
Ehrlich法,尿胆原测定结果为假阴性,可能标本中存在()
A:胆红素
B:卟胆原
C:吲哚
D:维生素
E:亚铁血红素原
下列病毒中易发生潜伏感染的是( )
A:乙型脑炎
B:水痘
C:乙型肝炎
D:流感
E:脊髓灰质炎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规定,药敏实验结果报告中,“MS”代表()
A:敏感
B:轻敏
C:中介药
D:耐药
E:其他
评价尿液浓缩稀释功能目前最好的指标为()
A:比重
B:密度
C:尿渗透压
D:自由水清除率
E:导电率
患者,男,17岁,因面色苍白12天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94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4/9kPa,中度贫血貌,肝脾大。皮肤粘膜轻度黄染。实验室检查:Hb90g/L。WBC7.6×109/L,RBC3.58×1012/L,MCV74fl,MCH24pg,MCHC0.32,网织红细胞0.06,血清总胆红素47.1μmol/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血红蛋白电泳:HbE94%,HbF6%,HbA消失。试分析该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