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神经内科高级职称
雷诺病临床表现为()
A:多发生于女性
B:常在20~30岁缓慢起病
C:与寒冷、情绪紧张有关
D:肢端出现阵发性红、肿、热、痛
E:肢端出现阵发性对称性疼痛性间歇发白、潮红与发绀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最常累及的分支是()
A:单侧三叉神经第2、3支
B:双侧三叉神经第2、3支
C:单侧三叉神经第1支
D:单侧三叉神经第3支
E:双侧三叉神经第1支
鉴别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主要依据是()
A:上半部分面部表情肌有无瘫痪
B:鼻唇沟是否变浅
C:口角偏斜的方向
D:下半部分面部表情肌有无瘫痪
E:面部表情肌瘫痪的程度
下列哪些属于Alzheimer病的病理表现()
A:老年斑
B:神经元纤维缠结
C:颗粒空泡变性
D:Lewy小体
E:胆碱能神经元丢失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0岁。于5年前的冬天,先在左肩部无故起泡,破溃后发红,面积大如鸡蛋,曾在外院外科治疗,上药2个月后逐渐好转,留有大面积瘢痕。以后感觉左手发凉,逐渐伸不直,伴下肢活动不灵,以左侧为重。容易摔倒,走路如踩棉花,经常穿鞋上床。3个月前右肩膀又生一泡,破溃后发红,现已结痂,左侧面部多汗。体查:一般情况良好,左眼裂变小,左瞳孔变小,光反射正常。左面部多汗。左面部口唇以后痛觉减退。左手握力差,左手骨间肌轻度萎缩,两手皮肤粗糙。C1-L5痛觉减退,右C3-L5痛觉减退,左侧比右侧感觉障碍重。左上肢深感觉消失,右上肢深感觉减退,左侧比右侧重。双膝、踝反射活跃,左侧Hoffmann(+),双侧Babinski(+),双侧Rossolimo(+)。胸椎轻度凸向左。初步诊断为()
A:脊萎缩侧索硬化
B:脊髓内肿瘤
C:脊髓出血
D:颈椎病
E: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F:脊髓空洞症
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包括()
A:正中神经传导异常
B:拇短展肌神经源性损害
C:尺神经传导异常
D:桡神经传导正常
E:桡侧腕屈肌神经源性损害
关于脑脊液正确的说法是()
A: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
B:正常人每日生成约500ml
C:由蛛网膜粒分泌
D:正常氯化物水平低于血氯水平
E:正常压力是80~180mmHg
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
A:部分有家族史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震颤是唯一的症状
D:主要为静止性震颤
E:部分患者饮酒后症状暂时减轻
以下关于高血压和脑血管病关系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高血压不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B: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C:只有收缩压的增高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
D:血压只和脑梗死的发病呈正相关
E:血压只相脑出血的发病呈正相关
癫痫小发作(失神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丙戊酸钠
B:三甲双酮
C:安定
D:硝基安定
E:乙琥胺或苯琥胺
MS急性期的治疗一般首选()
A:皮质类固醇
B:β-干扰素
C:环磷酰胺
D:硫唑嘌呤
E:环孢素
患者女性,15岁,先天性心脏病史。心电图如图5-12所示,应诊断为()
A: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右心室肥厚,继发性ST-T改变
C:前间壁心肌梗死
D:预激综合征
E:左后分支阻滞
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步态是()
A:慌张步态
B:醉酒样步态
C:画圈样步态
D:跨阔步态
E:剪刀状步态
不符合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综合征临床特点的是()
A:发病及进展缓慢
B:发病年龄为19~66岁,平均40岁
C:可最终并发痴呆
D:临床初期的突出表现是深感觉性共济失调、高热和抽搐
E:无特效治疗,病程可持续2~10年
单侧压颈试验CSF压力不上升提示()
A:穿刺部位以上有椎管梗阻
B:穿刺针不通畅
C:穿刺针不在蛛网膜下腔
D:同侧静脉窦(乙状窦、横窦)受阻
E:颅后窝肿瘤压迫
下列哪些药物属于胆碱酯酶抑制剂()
A:美金刚
B:多奈哌齐
C:石杉碱甲
D:加兰他敏
E:重酒石酸卡巴拉汀
一帕金森病患者,服用“美多巴”1年余,近1周开始出现阵发性行动迟缓、肢体震颤加重,多于中午、晚上服药前出现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最恰当的处理
不包括
()
A:增加每日服药次数
B:减少服药剂量
C:增加每次服药剂量
D:加用DA受体激动剂
E:缩短两次服药间隔时间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是()
A:开关现象
B:剂末现象
C:肌张力障碍
D:双相运动障碍
E:迟发性运动障碍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运动神经元变性仅限于()
A:脊髓前角细胞
B:脑干运动神经核
C:交感神经节细胞
D:皮质椎体细胞
E:锥体束
脑面血管瘤病的皮肤改变为红葡萄酒色扁平血管痣沿三叉神经第一支范围分布,其出现的时间为()
A:婴儿期
B:2岁以后
C:5岁以后
D:10岁以后
E:出生后即有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最常损害的脊髓节段是()
A:颈膨大部
B:T
3~5
节段
C:T
7~10
节段
D:腰膨大部
E:圆锥部
一侧面部与对侧肢体痛温觉缺失的病损部位在()
A:中脑
B:桥脑背盖部
C:桥脑基底部
D:延髓背外侧
E:延髓基底部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出现()
A:病后1~2天开始发生、10~14天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
B:病后3~5天开始发生、5~14天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
C:病后12~24小时开始发生,15~21天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
D:病后12~24小时开始发生,5~10天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
E:病后5~7天开始发生,21~28天为迟发性血管痉挛高峰期
对于Froin综合征哪项是对的()
A:脑脊液细胞数增多
B: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
C:脑脊液氯化物增高
D:脑脊液糖增高
E:脑脊液蛋白增高
帕金森病以下的哪项表述是
不正确
的()
A:多在中老年期发病
B:主要表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强直
C:通常的辅助检查无特殊发现
D: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治愈
E:抗胆碱能药物适用于震颤明显的较年轻患者
女性患者,54岁,脑动脉硬化症病史3年,突感眩晕、呕吐、言语不清。查体: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言语含糊,左眼裂小、瞳孔小、水平眼震,左面部及右半身痛觉减退,左侧指鼻试验不准。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左侧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
B:右侧小脑上动脉血栓形成
C:左侧小脑上动脉血栓形成
D:右侧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
E:左侧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
女性,25岁。剖腹产后2周患感冒发热,20天后出现中胸部麻木不适,呈束带感,束带以下均无感觉,并有两下肢无力,小便失禁。
第1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如体检两下肢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弛缓性瘫痪,应考虑为哪一种表现()
A: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B:神经根病变
C:脊髓休克期
D:癔症
E:总体反射
第2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如发现病人有双侧周围性面瘫,四肢肌力减退,腱反射叩不出,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则应该考虑有哪一种疾病可能()
A:格林-巴利综合征
B:血管性脊髓病
C:运动神经元病
D:颈椎病
E:脊髓空洞症
第3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如病人1年前有右眼失明史,检查有视神经萎缩,右眼视力为光感,应想到哪一种疾病()
A:转移性肿瘤
B:多发性硬化
C:维生素缺乏
D:神经纤维瘤病
E:变性疾病
第4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如病人4周后体检时有强烈的下肢屈曲痉挛,伴有出汗、竖毛、举阳、小便等症状,应该称为()
A:逃避反应
B: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C:脑瘫
D:总体反射
E:多动症
第5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本病应采取的处理措施如下()
A:激素短程试用
B:留置导尿,勤翻身
C:气管切开
D:激素短程应用加留置导尿
E:以上都不是
第6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此时最合适的诊断是()
A: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B:格林-巴利综合征
C:椎管内肿瘤
D:颈椎病
E:运动神经元病
六岁的男孩,家人发现其每日多次发作呼之不应,每次进餐时均有神呆,手中的筷或碗失落打翻,2~3秒即过。脑电图发现双侧脑部大量发放3次/秒的棘慢波。最可能的诊断为()
A:单纯部分性发作
B:复杂部分性发作
C:失张力发作
D:失神发作
E:精神运动性发作
男性,63岁,1小时前生气时突然头痛、呕吐和右侧肢体无力,10分钟后昏迷、检查:血压28/16kPa(210/120mmHg),中度昏迷,右鼻唇沟浅,右侧肢体痛刺激无反应,右Babinski征(+)、脑CT示左底节有一直径为5cm左右类圆形的高密度影、入院2小时后,左瞳孔5mm,对光反应消失;右瞳孔2mm,光反应存在、最可能的诊断为()
A:脑血栓形成合并脑疝
B:脑栓塞合并脑疝
C:脑出血合并脑疝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出血
男性,15岁。四肢无力逐渐加重3年,行走时无间歇性跋行和酸痛。检查:四肢近端无力,肌力3级(以肩带和骨盆带为主),远端5级,肌萎缩不明显。神经系统无异常。血清CPK增高,LDH增高,乳酸和丙酮酸增高。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A: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B:线粒体肌病
C:Ⅴ型糖原累积病
D:多发性肌炎
E:肌强直肌营养不良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必须做的检查是()
A:肌肉活检
B:糖耐量试验
C:脑电图
D:肌电图
E:脑CT
格林-巴利综合征脑神经型表现为()
A:病前有感染史
B:双侧周围性面瘫
C:无肢体瘫痪
D:病理征(-)
E:以上都是
首页
<上一页
116
117
118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