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预防病毒肝炎的免疫方法()。
A:丙种球蛋白对甲肝有一定作用
B:丙种球蛋白对甲肝没有作用
C:丙种球蛋白对乙肝没有明显作用
D:乙型肝炎可以采用高纯度HBsAg疫苗
E:母婴对甲肝、乙肝有保护作用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临床上有些以急性表现为主,有些则以慢性肝炎为主。急性肝炎患者,实验室检查出现以下哪些情况时,可确诊甲型病毒性肝炎()。
A:电镜发现粪便中有甲肝病毒颗粒
B:血清抗-HAV IgM阳性
C: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 IgG滴度呈4倍增高
D:分子杂交法检出粪便标本中HAV核糖核酸
E:ELISA法检测出粪便标本中HAV抗原
F:急性期血清抗-HAV IgG阳性
古代人认为疾病的原因是()。
A:鬼神
B:上帝
C:天意
D:鬼神、上帝和天意
E:遗传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季节性()。
A:主要在7、8、9三个月发病
B:家鼠传播者主要在5~7月发病
C: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
D:林区姬鼠传播者主要在冬季
E:一般5~10年有一次全国大流行
碘缺乏病流行控制以后,我们怎样做才科学()。
A:持续干预措施
B:不再关注
C:撤消机构
D:人员换岗
E:经费不再投入
一鸭场用新购饲料喂饲小鸭,2天后出现大批死亡,在解剖中发现死亡小鸭的肝脏均有明显的损伤,表现为肝实质细胞坏死,胆管上皮增生等急性病变。降低食品中该致病物质的办法是()。
A:高温加热
B:紫外线照射
C:加酸去毒
D:次氯酸消毒
E:加入抗氧化物质
关于白喉毒素下述哪些是正确的()。
A:溶原性白喉棒状杆菌才能产生白喉毒素
B:是由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毒素基因(Tox)编码
C:经蛋白酶水解后,可分为A和B两个片段
D:A片段发挥毒性作用,抑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E:B片段与细胞受体结合,是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的主要成分
主要引起成人腹泻的轮状病毒是()。
A:C组人RV
B:A组人RV
C:E组人RV
D:B组人RV
E:D组人RV
在1996年中国开展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初期,每个城市每月收集资料,其主要目的为()。
A:方便调查
B:易于管理
C:消除季节误差
D:调查花费较小
E:以上都不是
某地区在为儿童进行卡介苗接种时,造成了100多名儿童在注射部位发生了寒性脓肿。卡介苗正确的接种部位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肌内注射
E:气雾
男性,40岁,腹泻1日,于7月20日来诊,大便大量水样便。继之呕吐10多次。口渴,尿少。体检:眼窝下陷,声音哑,BP60/30mmHg(8.0/4.0kPa),脉弱,最重要的确诊方法是()。
A:测血浆比重及红细胞容积
B:大便及呕吐物培养
C:大便悬滴动力学试验
D:血清凝集试验
E:结肠镜检查
白喉预防可用的疫苗是()。
A:类毒素
B:内毒素
C:活菌苗
D:死菌苗
E:重组疫苗
通过测量获得11人的头发硒含量(1000ppm)分别为74、66、88、73、69、91、66、96、58、72、70等11个数据。极差等于()。
A:18
B:36
C:35
D:38
E:37
以下是现况调查的目的,除了()。
A: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
B: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的联系
C:确定某因素与疾病见的因果关系
D:为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E:调查某些地区患病的人群以达到"三早"的目的
女性,28岁。1年前左侧腹痛,伴腹泻,每天排便4~5次,不成形,有黏液及少量脓血,无发热、纳差、呕吐等症状,自服呋喃唑酮(痢特灵)3天,症状消失停药,此后,每于受凉或饮食不当大便次数即增多,本次由于劳累后上述症状再发来诊。大便光镜检:WBC10~15/HP,红细胞5~6/HP。可能诊断是()。
A:慢性血吸虫病
B:慢性细菌性痢疾迁延型
C:阿米巴痢疾
D:肠结核
E: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
评价的结果可应用于()。
A:指导新的计划设计
B:确定需要加强的工作
C:重新评价目标和目的
D:终止某些不起作用的干预活动
E:上述四项均适用
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是()。
A:破伤风梭菌通过血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繁殖致病
B:破伤风痉挛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
C:破伤风溶血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
D:破伤风梭菌产生内毒素引起休克
E:破伤风梭菌引起败血症
水痘病人应隔离至()。
A:体温恢复正常
B:疱疹全部结痂
C:疱疹开始结痂
D:出疹后7日
E:开始出疹时
心肌梗死与吸烟的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50例有吸烟的历史,而在200个未患该病的对照中,也有50个有吸烟史。那么,该研究中,暴露于吸烟的OR值为()。
A:1.0
B:1.5
C:2.0
D:3.0
E:5.0
一位胃出血病人,手术中输了医院提供的血液,输血后2个月出现肝区疼痛,转氨酶升高,HBsAg阳性,被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该患者的感染属于()。
A:自身感染
B:交叉感染
C:院外感染
D:医院感染
E:带入传染
可引起“神奈川现象”的细菌是()。
A:沙门菌
B:变形杆菌
C:葡萄球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肉毒梭菌
回归热治疗首选用药为()。
A:青霉素
B:多西环素
C:四环素
D:氯霉素
E:红霉素
关于霍乱病原体的叙述,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霍乱弧菌有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两型
B:两个生物型又各分为三种不同的血清型
C:埃尔托生物型弧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古典生物弱
D:霍乱弧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
E:霍乱弧菌在流行过程中能发生变异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
B: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等
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
E: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涉及的范围
由果到因的研究方法是()。
A:现况调查
B:队列调查
C:病例对照调查
D:临床实验
E:社区实验
确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重要的依据是()。
A:突起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B: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变化
C:皮肤黏膜出血点,脑膜刺激征
D:脑脊液检查呈颅压升高及化脓性改变
E:细菌学检查阳性
患者,男,25岁,高热40℃,伴全身充血性皮疹,乏力,全身酸痛,左腹股沟处见一椭圆形焦痂,4mm大,周围有红晕,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第1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可选的治疗药物是()。
A:氯霉素
B:红霉素
C:环丙沙星
D:第三代头孢菌素
E:亚胺匹能
F:四环素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对本病有确诊依据的检查是()。
A:外斐反应
B:病人血作小白鼠腹腔接种分离病原体
C:肿大淋巴结活检
D:皮疹处皮肤活检
E:焦痂渗出液作培养
F:补体结合试验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对该患者首先应作哪项检查有助诊断()。
A: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外斐反应)
B:肥达氏反应
C:血培养
D:焦痂渗液做细菌涂片
E:血常规
F:肿大淋巴结活检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首先考虑的诊断应是()。
A:恙虫病
B:地方性斑疹伤寒
C:流行性斑疹伤寒
D:钩体病
E:炭疽
F:丝虫病
仅有一个血清型,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腺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鼻病毒
与粗出生率计算公式分母相同的指标是()。
A:婴儿死亡率
B:新生儿死亡率
C:粗死亡率
D:总生育率
E:生存率
对可疑因素的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中,可用观察法和实验法,这两种方法之间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实验研究时()。
A:处理组与非处理组样本量相等
B:作前瞻性研究
C:处理组与非处理组人群是可比的
D:要用对照组
E:调查者可决定谁将是暴露于可疑因素者,谁将不是暴露于可疑因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