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输血技术(师)
“菌落”是指()。
A:不同种的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B: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C:单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D:单个细菌
E: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
HLA抗原多态性的原因是()。
A:HLA基因呈共显性
B:HLA基因重组
C:HLA的基因转换
D:HLA基因的突变
E:以上均对
用NAT试剂检测HIVRNA的窗口期为()。
A:22天
B:16天
C:30天
D:11天
E:28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采供血活动履行下列职责,但
不包括
()。
A:制定临床用血储存、配送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B: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血站管理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C:对辖区内血站执业活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对采供血质量的不定期抽检
D:对辖区内临床供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E: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依法进行判刑
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
A:中性粒细胞浸润
B:小血管扩张、水肿
C: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D:单个核细胞浸润
E:小血管壁内外IC沉积
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
A:胸腺
B:骨髓
C:脾脏
D:法氏囊
E:淋巴结
β-半乳糖苷酸的常用底物为4一甲基伞酮基-β-D-半乳糖苷(4-methyyumbelliferyl-β-D-ga1actoside 4MUG)。底物经酶作用后,产生()。
A:无荧光的荧光物质
B:高强度的荧光物质
C:弱强度的荧光物质
D:非荧光物质
E:无法检测的物质
CD
4
+
细胞识别的抗原是()。
A: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B: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
C:游离的蛋白质抗原
D:多糖类抗原
E:类脂抗原
对于实验室用到的易燃、易爆、剧毒和有腐蚀性的危险品,实验室()。
A:需要实施24小时不问断的人员监控
B:需要有安全可靠的存放场所
C:需要安排高级职称人员专职负责管理
D:不能存放
E:可与一般物品等同对待
患者,女性,24岁,因鼻出血、口腔血泡,皮肤紫癜至医院,查血小板3×10
9
/L,血小板抗体阳性。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若该患者为ITP,其实验室检查中哪项错误()。
A:骨髓象示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
B:PAIgG增高
C: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
D: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
E:血小板寿命缩短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血友病
B:急性白血病
C: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血小板无力症
E: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相同点是()。
A:均能确认意外抗体的特异性
B:使用同一套试剂红细胞
C:任何试验方法均可使用
D:不能单独使用盐水法
E:最佳反应温度是4℃
不要求交叉配血的血液成分是()。
A:悬浮红细胞
B:全血
C:浓缩白细胞
D: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
E:血浆
转氨酶的辅酶中所含的维生素是()。
A:尼克酰胺
B:吡哆醛
C:泛酸
D:核黄素
E:生物素
解冻后红细胞悬浮在生理盐水中,储存在何种温度,保存期为多少小时()。
A:2~6℃,6小时
B:2~6℃,12小时
C:2~6℃,24小时
D:4~6℃,4小时
E:4~6℃,6小时
下列属于反式作用因子的是()。
A:转录因子
B:启动子
C:终止子
D:增强子
E:RNA聚合酶
全麻状态下,急性溶血输血反应的惟一表现是()。
A:术中出现寒战、高热
B:术中出现酱油色尿
C:术中出现腰背剧痛
D:术中出血不止,血压下降
E:术中呼吸困难、发绀
溶血性黄疸是()。
A: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尿胆原增加、无胆红素
B: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尿胆原减少、尿胆红素阳性
C: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尿胆原减少、尿胆红素阴性
D:直接、间接胆红素均增加;尿胆原增加、尿胆红素阳性
E: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尿胆原减少、无胆红素
ISO9001:2008标准对质量方针的要求中
不包括
()。
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D:指导员工完成其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具体工作
E: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增强子的特点的是()。
A:增强子增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B:增强子单独存在可以启动转录
C:增强子不能位于结构基因内
D:增强子的方向其功能有较大的影响
E:增强子不能位于启动子内
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9岁唇癌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选择皮肤癌病人为对照组合适,可以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该推论是()。
A:正确的
B:不正确,因为皮肤癌在户外工作人员中比户内工作人员更为常见,因此对照组不能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
C: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种疾病
D: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个群体
E:不正确,因为是样本资料数量太少
冷沉淀的保存最佳温度为()。
A:2~6℃
B:-20℃以下
C:-80℃以下
D:-196℃以下
E:37℃
下列哪一种基因型不是纯合子()。
A:基因型为dd
B:基因型为DD
C:基因型为Ee
D:基因型为EE
E:基因型为CC
下列哪个抗体会造成血管内溶血的输血反应()。
A:ABO血型不配合
B:抗D
C:抗Jk
D:抗Fy
E:抗Dia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主要用于()。
A:新生儿需要输血者
B:稀有血型患者输血
C: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
D:心、肺功能不全患者输血
E:有输血过敏史者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易合并感染的原因是()。
A:大多数合并肾功能不全
B:粒细胞减少
C:贫血
D:免疫单克隆球蛋白异常升高和特异性抗体水平下降
E:B细胞数减少
抗原性最强的血型系统是()。
A:Rh
B:ABO
C:MNS
D:Ke11
E:Kidd
MDA法检测血小板生存时间为()。
A:9.3±1.7天
B:5.4±2.5天
C:10.8±4.2天
D:12±3.2天
E:以上都不对
关于标准差,哪项是错误的()。
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
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
D:不会小于算术均数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患者,男性,39岁,因摔下楼梯致双下肢皮损、骨折入院。入院查血型B型,Hb115g/L。凝血功能正常。急诊全麻下行清创、骨折复位和皮损修复术,术中输B型红细胞2U,30分钟后,患者血压降至60/40mmHg,术野出血不止,尿呈酱油色,立即停止输血,进行抢救治疗。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复查患者血型为O型,证实为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经抗休克、防肾衰后,拟行换血疗法。应给予()。
A:O型库存全血
B:O型新鲜全血
C:O型红细胞悬液、O型血浆
D:O型洗涤红细胞、AB型血浆
E:B型洗涤红细胞、AB型血浆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最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是()。
A:急性溶血反应
B:非免疫性溶血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迟发性溶血反应
E:过敏反应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输血科(血库)首先检查项目是()。
A:重新交叉配血
B:抗体筛选
C:吸收放散试验
D:复查供、受者ABO、RhD血型
E: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脑外伤患者,男,26岁,既往体健,术前血压110/70mmHg,RBC4.0×10,HCT35%,Hb110g/L,术中出血量约800mL,术中未输血。术后24小时伤口血性液体引流量约300mL,Hb90g/L,血压90/60mmHg,以下处理措施
不正确
的是()。
A:复查凝血四项及血常规
B:监测生命体征,适当补充血容量
C:输注红细胞
D: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E:血小板数量应保持在100×10
9
/L左右
首页
<上一页
116
117
118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