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地面气象测报上岗
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在认真贯彻执行规范的同时,也要熟练掌握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中的有关内容,确保正确顺利地完成地面气象观测任务。
对外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产品主要以暴雨预警信号提示用语的形式予以发布,不能以图形产品在决策、公众气象服务中予以发布。
地球辐射是()所发射的长波辐射,波长范围为3-100微米。
A:地球表面
B:大气
C:气溶胶
D:云层
出现雪暴、霰、米雪、冰粒时,统一记为雨夹雪。当这4种天气现象与雨同时出现时,记为雪。
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每个人节约用水意义重大,下面的节水办法中不可行的是()
A:每日定量、定时供水
B:脏衣服少时用手洗
C: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
D:提高水价的经济手段
按照雾形成的天气条件,可将雾分为().
A:平流雾
B:气团雾
C:冷却雾
D:锋面雾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用支架安装在()或(),感应元件的中心部分离地面高度()。传感器的连接电缆要()、()牢靠。
能见度目标灯的发光点模糊,灯光散乱()。
国家一般气象站观测场与大型水体距离的标准为()。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
只有编发02、08、14、20时4次天气报且报文中编发海平面气压的气象站才在月地面数据文件中录入海平面气压。
地面观测员负责观测仪器和场地的日常维护,时刻保持仪器和场地处于().
A:正常状态
B:良好状态
C:平整状态
用普通量杯测得雨量筒中的雨量为1000ml,则降水量为()mm。
A:31.8
B:15.9
C:63.7
《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管理办法》中,因重大专项服务需要或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服务需要开展的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也可由专项服务承担单位提出,由相关省(区、市)气象局组织进行。
何时应该观测雪深?何时应该观测雪压?
观測场四周高杆作物不得超过多少米?()
A:1米
B:2米
C:3米
CM编码题为7时,可能表示的天空状况为()。
A:双层高积云,通常有些部分不透明,不是有系统地侵盖天空。
B:一厚层的(不透明的)高积云;有系统地侵盖天空。
C:在同一高度上或在不同高度上有高层云和高积云。
D:成带或成层的薄的(半透明的)高积云,迅速向天空扩展,并且全部增厚,它的一部分可能已变成不透光的或成为双层的。
在SAWSS中,通过数据备份设置可以将每分钟的全部要素数据保存在文件中,51000站2006年12月24日,下列正确的文件有()。
A:AWS_51000_20061224.RTD
B:AWS_51000_20061224.RRD
C::AWS_51000_200612.RTD
D:AWS_51000_200612.RRD
大风报警数据保存在()当中。
A:FJ_txt
B:FJ.TXT
C:FJ.DAT
D:FJ.DAT
空气运动产生的气流,称为风。它是由许多在()随机变化的小尺度脉动叠加在大尺度规则气流上的一种()矢量。
有一电线杆,青灰色,距测站1000米,高度角34分,宽度角2分,()米。
A:符合条件,可选作能见度目标物
B:不能选作目标物,因为不是黑色
C:不能选作目标物,因为它的视角太小
D:不能选作目标物,因为它的仰角太大
山洪灾害致灾临界(面)雨量的确定需要根据所收集水文资料(包括水位和流量)的完整性,选择不同的方法。当无水文观测资料,但有典型山洪淹没水位记录的流域,可采用的方法是()。
A:实地考察结合水文模型的方法
B:实地考察结合淹没模型的方法
C:统计法
D:类比法
()雪量器是用来测量积雪水当量的总量和或提供密度廓线。这种仪器是基于水、雪或冰能对()造成衰减的原理。
现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中不包含的为()
A:测报组(站)长职责
B:观测员职责
C:预审员职责
D:装备保障员职责
订正后的最小相对湿度<0时,记为()。
A:<0
B:≤0
C:0
雷暴临近时,地面温度(),气压()。
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是()、()两部分的总称。
安徽省现有822个自动雨量站,分布在全省各市县,平均间距()公里,采用短信方式每小时上传一次逐分钟的雨量数据。
A:5-10
B:10-15
C:15-20
D:20-25
标准状态下冰点和水的三相点的绝对温度分别为273.15K、273.16K。
当自动站风的观测记录缺测,用其它测风仪器观测记录代替时,风向须将其方位转换为(),小数();若风速≤0.2m/s时,风速(),风向记()。当人工站风向风速缺测,用自动站记录代替时,风向()。
测量湿度的误差可由以下原因引起().
A:空气样本的变异,例如受热或水汽源或汇的影响;
B:测量传感器受污染,例如尘埃或海水飞沫;C.校准误差:包括大气压的修正、传感器和电路板的温度系数;
C:水相与冰相的不正确处理;
D:仪器设计不当,如湿球温度表表身的热传导;
E:操作不当,例如未达到稳定平衡状态;
F:取样与平均间隔不当,传感器的时间常数、输出的平均时间与数据要求必须相适应。
首页
<上一页
116
117
118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