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眼镜验光员

透过镜片于眼成像的大小与下列哪项参数无关()。
A:镜片色泽
B:镜片前表面弯度
C:镜片厚度
D:镜片屈光度
()是最不适用散光表的。
A:-3.00/-1.00×90°
B:-4.00/-2.00×180°
C:-7.00/-6.00×45°
D:-10.00/-2.00×75°
在渐进镜片中下加光度位于()。
A:颞侧隐形小刻印下方
B:鼻侧隐形小刻印上方
C:颞侧隐形小刻印上方
D:鼻侧隐形小刻印下方
()是眼睑组织由前向后依次的分层。
A:皮肤、睑轮匝肌、纤维层、平滑肌、粘膜层
B:皮肤、睑轮匝肌、粘膜层、纤维层、平滑肌
C:睑轮匝肌、平滑肌、粘膜层、纤维层、皮肤
D:平滑肌、粘膜层、纤维层、睑轮匝肌、皮肤
黄铜镜架的优点是便于切削加工。
眼内腔包括()。
A:结膜囊、眶腔、泪囊
B:前房角、脉络膜上腔、后房
C:前房、后房、玻璃体腔
D:泪囊、玻璃体腔、前房
像散光束属于同心光束的一种。
测量远用瞳距时,黑色箭头应指向()标记处。
A:∞
B:30Cm
C:40Cm
D:50Cm
简述维持正常眼压的原理。
+1.00DS/+1.50DC*90的规则散光眼,属于反例散光。
球镜中和法检影时如果一个方向中和,另一个方向顺动,先中和顺动方向的主子午线。
瞳孔几何中心与角膜几何中心的连线,及其延长线称为瞳孔轴。
仪器保养的四项要求是:()、清洁、润滑、安全。
A:方便
B:快捷
C:工整
D:整齐
泪膜脂质层的功能主要是()。
A:延缓泪液的蒸发,形成光滑的角膜前光学面
B:提供角膜上皮正常代谢的营养物质
C:稳定泪膜、添补角膜上皮间隙
D:减少散光,提高光学性能
人眼角膜从组织学角度分()层。
A:2
B:3
C:4
D:5
SCL沉淀物评估分级0级是()。
A:无沉淀物
B:极薄生物膜
C:薄蛋白膜,小胶冻块或锈斑
D:中度以上蛋白膜,大胶冻块或霉菌斑
下面关于屈光不正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老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需要眼镜矫正
B:屈光不正就是外界平行光线经眼屈折后在视网膜上聚焦的状态
C:弱视属于屈光不正需要进行屈光矫正
D:屈光不正眼矫正后是正视眼
可准确分析被测眼立体视锐度最低阈值是分离视差角还是集合视差角的方法是()。
A:Titmus立体视本
B:二视标立体视检测
C:四视标立体视检测
D:同视机
E:多尔曼深径觉计
裂隙片检测是检查有无散光的客观验光方法。
在使用裂隙灯滤光投照法时关于放大倍率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倍率的选择标准是高等
B:放大倍率的选择标准只能是中等
C:放大倍率的选择标准是低或中等
D:放大倍率的选择标准是中或高等
关于散开功能不全的说法下面正确的是()。
A:多由于未矫正的远视眼引起
B:多为全身疲劳后引起为功能性
C:多伴有视远时头痛及间歇性交叉性复视
D:多有视近物时的不持久及间歇性同侧性复视
从组织学来看角膜上皮细胞层为鳞状上皮细胞。
配戴SCL后出现烧灼感的原因是()。
A:配戴薄型的SCL镜片
B:配戴厚型的SCL镜片
C:配适过松
D:配适过紧
GPC第四期的处理原则是缩短镜片使用时间,加强去蛋白处理。
有潜在融合功能的后天性内斜视患者,如有远视应充分予以矫正。
角膜中哪一层损伤后可通过再生修复()。
A:上皮细胞层和前弹力层
B:前弹力层和后弹力层
C:上皮细胞层和后弹力层
D:前弹力层和基质层
绿色弱表现为M-视锥细胞所含的绿视素向短波方向偏移,故应该对绿色敏感的视锥细胞只对黄色敏感。
检影镜光源变暗,可试换灯泡,或送检更换()
A:手柄
B:开关
C:灯泡
D:反射镜
用近点法测近点,使用的是()。
A:近视力表
B:凸透镜
C:凹透镜
D:三棱镜
规则撒光眼处方:+3.00DS/-1.00DC*90°,规范写法是()。
A:+3.00DS/+2.00DC*90°
B:+2.00DS/+1.00DC*90°
C:+2.00DS/+1.00DC*180°
D:+3.00DS/+2.00DC*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