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输血技术(师)
下列对细菌形态的描述中
不正确
的是()。
A:温度、pH、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时间等因素与细菌的形态无关
B:一般是细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培养8~18小时形态比较典型
C:在不利环境或菌龄老时细菌常出现梨形、气球状和丝状等不规则的多形性
D:观察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应选择细菌在适宜生长条件下的对数期为宜
E:机体内的生态环境也会影响细菌形态
最容易传播病毒的血液制品为()。
A:浓缩白(粒)细胞
B:辐照红细胞
C:年轻红细胞
D:浓缩红细胞
E:悬浮红细胞
α亚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典型代表是()。
A:IL-4
B:IL-1
C:IL-3
D:IL-2
E:IL-8
有关新献血者以下描述不恰当的是()。
A:因其血液从未进行筛选,可能传播输血疾病
B:献血目的不清楚,可能想帮助别人,也可能有其他目的
C:如果血液筛查结果为阳性较容易处理,因其血液还没有输给其他人
D:献血前需详细指导
E:如果血液筛查结果为阴性,献血后不需要随访并鼓励他们的安全行为
DNA连接酶的功能是()。
A:从5′末端水解DNA
B:连接双股DNA中所断裂的单股
C:是催化DNA合成的酶
D:修复双肌DNA中所失去的一个或多个核苷酸
E:连接两个游离的单股DNA
正常人枸橼酸盐中毒剂量是()。
A:5g左右
B:10g左右
C:15g左右
D:20g左右
E:25g左右
大部分Rh血型抗体属于()。
A:IgG
B:IgM
C:IgE
D:血管内溶血
E:血管外溶血
凝块稳定性试验阴性的表现是()。
A:纤维蛋白凝块在24小时内完全溶解
B:纤维蛋白凝块在2小时内完全溶解
C:纤维蛋白凝块在12小时内完全溶解
D:纤维蛋白凝块在8小时内完全溶解
E:纤维蛋白凝块在24小时内不溶解
ABO血型不合的a11o-HSCT移植后,下列关于血小板输注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O同型输注疗效最好,ABO主要不合次之
B:血小板<50×10/L时输注手工或机采血小板
C:主侧不合早期输注受者型
D:主侧不合早期输注供者型
E:输注机采血小板和输注手工血小板差异显著
能使细菌吸附到黏膜上皮细胞上的结构是()。
A:鞭毛
B:菌毛
C:荚膜
D:R因子
E:芽胞
洗涤血小板的目的是清除血浆,洗涤后血小板回收率为多少()。
A:85%
B:90%
C:95%
D:98%
E:99%
新鲜冰冻血浆保存一年后,Ⅶ,Ⅸ,Ⅻ因子相当于新鲜时的()。
A:95%
B:90%
C:85%
D:80%
E:75%
不属于
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螺旋体
C:病毒
D:放线菌
E:立克次
巨细胞病毒(CMV)可以经输血传播,目前未进行血液常规检测的原因主要是()。
A:血站检测的管理上存在困难
B:人群对CMV免疫水平高,感染后大多数人不发病
C:检测试剂质量达不到要求
D:没有适合于大规模血液检测的试剂和方法
E:可以通过除白细胞过滤等其他方法预防CMV经血传播
下列哪些因素可改变自身组织和细胞的免疫原性()。
A:肿瘤、免疫接种、感染
B:感染、电离辐射、药物
C:外科手术、免疫接种、药物
D:外伤、异体组织移植
E:外伤、肿瘤、免疫接种
关于血管外溶血,哪项是正确的()。
A:在输血后立即发生
B:常见于ABO的不同型输注
C:多为ABO以外不同血型输注,由IgG抗体引起
D:由IgM抗体引起
E:高效价抗A、抗B引起的
APC细胞与T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受MHC-II类分子限制的是()。
A:肿瘤细胞与TH细胞
B:病毒感染细胞与TH细胞
C:单核-巨嗜细胞和TH细胞
D:病毒感染细胞与Tc细胞
E:肿瘤细胞和Tc细胞
作业指导书编写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是()。
A:干什么(what)
B:谁来干(who)
C:什么时间干(when)
D:什么地方干(wherE.
E:如何干(how)
下列哪种情况可以献血()。
A:急性胃肠炎病愈满半年者
B: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
C:伤寒病愈满半年者
D:布氏杆菌病病愈未满半年者
E:疟疾病愈满半年者
医院感染最主要的传染来源是()。
A:各种病人
B:病原携带者
C:动物
D:血液制品
E:食物
抗原分子表面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基团称为()。
A:表位
B:共同抗原
C:交叉抗原
D:类属抗原
E:异嗜性抗原
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不包括
下面哪个部分()。
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宜静脉放血疗法()。
A:高血容量患者
B:心肌梗死患者
C:周围血管栓塞患者
D:应用
32
P和化学治疗前
E:脾切除手术前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患者的体内抗体会随着病程的发展发生变化,有关急性期的血清学描述,
不正确
的是()。
A:发生HIV感染后大约11天,用NAT方法可检测到血液中HIV-RNA
B:感染后16天,可以检测到血液中HIV抗原
C:感染后30天,第三代ELISA试剂可检测到HIV抗体
D:初期阶段,感染后6天至6周,感染者可能有非特异的急性病毒感染症状,此阶段早期可能p24抗原阳性
E:后期HIV抗体转阳
手术室对患者实施自身输血,可能采取几种方法()。
A:晶体盐或胶体液维持
B:血液等容稀释,术中自身血回输,术中控制性低血压
C:术前采血,术后输血
D:控制出血,用止血药及红细胞生成素
E:术前采血,术中输血
用直接电镜法可做出早期快速诊断的病毒是()。
A:巨细胞病毒
B:疱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轮状病毒
E:腺病毒
采用全自动编码技术(FACT-2)0类(不是数据字母混合)数据符号最主要的原因是()。
A:适用于国际上许多国家在安全方面的输血的要求
B:不受其他任何编码的限制
C:适应制定国际标准的需要
D:Coda bar码数据流转变为ISBT128码数据流时不必用符号标识符
E:提高了各种信息编码的灵活性
在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关系中,一定要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下列哪一项不是坚持知情同意这一要求的目的()。
A:促进个人的自主性
B:保护患者/受试者
C:避免欺骗和强迫
D:鼓励医务人员为患者做决定
E:促进做出合乎理性的决策
下列关于程序文件编写过程描述不恰当的是()。
A:编写人员应对所编写的内容非常熟悉
B:编写工作只能由从事这些具体业务的人员来担任
C:可以针对某个过程编写,也可以针对某个活动(涉及多个过程)来编写
D:对过程和活动要尽可能地以流程图的方式来表示
E:都要从组织实际需要出发
申请含有红细胞血液成分需要做哪些检测()。
A:受血者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测定、抗体筛检,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复核、RhD血型复核,主次侧交叉配血
B:受血者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测定,供血者ABO血型反定型复核,次侧交叉配血
C:受血者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测定,供血者ABO血型反定型复核,血小板血清学交叉配血
D:受血者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测定,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复核、RhD血型复核,主次侧交叉配血
E:受血者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测定,供血者ABO血型反定型复核,主侧交叉配血
首页
<上一页
115
116
117
118
11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