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病毒性脑膜炎时血清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为( )
A:IgA增高显著
B:IgM显著增高
C:IgA明显下降
D:IgG下降
E:IgA及IgM无明显改变
细菌哪种结构的功能类似真核细胞的线粒体( )
A:核糖体
B:胞质颗粒
C:中介体
D:质粒
E:异染颗粒
支原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 )
A:最外层都是细胞壁
B:能通过滤菌器
C:胞膜中含大量胆固醇
D:对抗生素敏感
E: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关于血红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血红蛋白无种族特异性
B:血红蛋白集中存在于红细胞中
C: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运输O2和CO2的重要物质
D:血红蛋白是人体中第一个被纯化的蛋白质
E:血红蛋白是人和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之一
能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醛固酮的是()
A:血管紧张素Ⅰ
B:血管紧张素原
C:血管紧张素Ⅱ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E:肾素
关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指无心、肺疾病的情况下,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急性肺水肿
B:神经源性肺水肿以急性呼吸困难和进行性低氧血症为特点
C: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是早期表现
D:治疗的主要措施是强心、利尿
E: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机械通气
校准的依据是( )
A:校准程序
B:校准方法
C:可统一规定
D:特殊情况下可自行制定
E:以上均可
下面关于长时程压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突触后Ca2+浓度的少量增加有关
B: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多个脑区
C:与突触后Ca2+浓度的大量增加有关
D:伴有突触后膜受体数目的减少
E:伴有突触后膜受体敏感性的降低
新生儿脐血中哪类Ig水平增高提示有宫内感染()
A:IgM
B:IgG
C:IgA
D:IgD
E:IgE

患者,男,45岁,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做痰液脱落细胞检查。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涂片检查见到体积较大,胞质丰富,核卵圆形略偏位,染色质均匀细致偶见核仁的细胞,涂片中且有尘细胞、泡沫细胞,提示此细胞最可能为( )
A:鳞状上皮化生细胞
B:增生的细支气管上皮细胞
C:肺泡吞噬细胞
D:鳞状上皮退化变性细胞
E:肺泡管上皮细胞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涂片检查见一细胞两端细长,纤维样。中间有不规则巨大的畸形核,染色深、成团块状、无核仁,核膜厚,边界清楚,胞质丰富,提示此细胞为( )
A:鳞状上皮表层细胞
B:鳞状上皮癌细胞
C:黏液柱状上皮细胞
D: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E:柱状上皮癌细胞
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引起服用者出现溶血现象,解释的理论基础是依据()
A:药物可引起人红细胞溶解
B:通过激活补体而使红细胞溶解
C:由细胞因子引起
D:载体-半抗原结合效应所致
E:由针对药物的抗体引起
哪种创伤最适宜引起破伤风梭菌感染()
A:深度刺伤或战伤
B:膝肘部大面积擦伤
C:因瘙痒挠破的伤痕
D:被猫抓破的伤口
E:被树枝刮破表皮
小红细胞的直径( )
大红细胞的直径( )
巨红细胞的直径( )
A:>15μm
B:>12μm
C:>10μm
D:<8μm
E:<6μm
以下哪些属于湿热灭菌法()
A:烧灼法
B:煮沸法
C:巴氏消毒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E:干烤法
血吸虫的防治原则主要是( )
A:查治病人病畜,消灭传染源
B:消灭易感地带钉螺
C:粪便管理
D:安全用水及个人防护
E:开展健康教育,增强防病意识
研究表明,华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HLA-DR9相关。( )
NAP值减低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轻型地中海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E:溶血性贫血
决定Ig抗体特异性的区域是()
A:CH1和CH2
B:CH3和CH4
C:VH和VL
D:CH和CL
E:CH2和CH3
人体患伤寒后的血清抗体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O与H抗体在体内的消长情况不同
B:IgM类O抗体出现较早,持续约半年
C:IgM类O抗体消失后不易受伤寒等病原菌的非特异抗原刺激而重新出现
D:IgG类H抗体出现较早,持续约半年
E:IgG类H抗体消失后易受非特异抗原刺激而重新出现
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A:过敏性休克
B:特应性皮炎
C:新生儿溶血症
D: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E: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一般不易着色,一旦着色后能抵抗酸性酒精脱色的细菌是()
A:革兰阴性杆菌
B:革兰阳性球菌
C:芽胞菌
D:分枝杆菌
E:抗酸阴性菌
慢性血吸虫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长期低热
B:慢性腹泻或慢性痢疾
C:呕吐
D:咳嗽
尿中β2微球蛋白测定可作为肾小管病变的指标。( )
患者男性,45岁,乏力、体重减轻3个月余。体检:脾肿大明显,肝脏中等肿大,胸骨有压痛。血象:Hb78g/L,WBC50×109/L,PLT135×109/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6%、中性杆状核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4%、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6%。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酸酶阳性率明显减低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本病最可能的诊断()
A:类白血病反应
B:急性感染
C:恶性肿瘤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确诊本病的最有意义的依据是()
A:造血干细胞集落培养
B:腹部超声波检查
C:骨髓象检查
D:Ph染色体阳性
E:电镜超微结构检查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确诊本病的最有意义的依据是()
A:造血干细胞集落培养
B:腹部超声波检查
C:骨髓象检查
D:Ph染色体阳性
E:电镜超微结构检查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骨髓象检查不会出现下列何种情况()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B:原始粒细胞多大于10%
C: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D:巨核细胞增多
E:骨髓可发生轻度纤维化
休克时发生心力衰竭不是因为()
A:动脉血压过低,冠脉血流量↓
B:前负荷过重
C: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使心肌耗氧量↑
D:酸中毒血K+
E:MDF作用
免疫比浊法对抗体的质量要求有( )
A:特异性高
B:效价高
C:亲和力高
D:H型抗体
E:R型抗体
患者,女,38岁,二周来牙龈出血及月经过多,伴有低热及间歇性头痛,实验室检查结果是:Hb80g/L,网织红细胞10%,血小板计数20×109/L,白细胞11×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凝血酶原13秒(对照12秒),APTT45秒(对照30秒),尿液和肾功能异常,试问该病例可能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过敏性紫癜
E:血友病
底物对酶含量的影响,通常的方式是()
A:抑制酶蛋白降解
B:阻遇酶蛋白合成
C:诱导酶蛋白合成
D:促进酶蛋白降解
E:使酶蛋白磷酸化
引起促胰液素释放作用最强的物质是()
A:蛋白质分解产物
B:HCl
C:脂酸钠
D:淀粉
E:葡萄糖
分子诊断检验申请单上不同于常规检验申请单的信息是()
A:被检者姓名、性别
B:检测项目
C:标本采集时间
D:标本类型
E:被检者家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