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康复医学主治医师

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主要靠()
A:单纯扩散
B:化学突触
C:电突触
D: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E:易化扩散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
A:训练和利用患者残余功能,尽可能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B:积极处理急性期发生的并发症,并预防新的并发症出现
C:以床上被动运动为主,开展床上生活自理的康复训练
D:进一步恢复神经功能,争取达到步行和生活自理
E:使用辅助器具,补偿患肢功能
双香豆素的作用机制()
A:对抗维生素K
B: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
C:促进抗凝血酶Ⅲ的作用
D:拮抗钙离子
E:抑制血栓素A
上肢与躯干连结的唯一关节是()
A:肩锁关节
B:胸锁关节
C:肩关节
D:肘关节
E:胸肋关节
前庭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是()
A: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第1级神经元
B: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第3级神经元
C:视觉传导通路的第1级神经元
D:听觉传导通路的第1级神经元
E:平衡觉传导通路的第1级神经元
脑出血处理方法不包括()
A:改善脑循环治疗
B:支持治疗
C:防治并发症
D:血压紧急处理
E:血管源性脑水肿处理
患者,女,25岁,右腕部疼痛2周,Finkel-stein征阳性。最可能诊断是()
A:颈椎病
B:髌骨软化症
C:肱骨外上髁炎
D:肩周炎
E: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三角肌瘫痪,肱骨的重力作用可以导致()
A:平肩
B:翼状肩
C:方肩
D:肩关节半脱位
E:肩关节疼痛
患者使用辅助具在合理安全的时间内完成活动FIM评分为()
A:7分
B:5分
C:4分
D:3分
E:2分
皮支分布于手掌桡侧三个半指皮肤内侧的神经是()
A:尺神经
B:桡神经
C:腋神经
D:正中神经
E:髂腹下神经(T12~L4
氨基酸的来源不包括()
A:植物蛋白消化吸收
B:动物蛋白消化吸收
C:机体蛋白质的分解
D:机体自身的合成
E:糖原的转化
“造成的节奏主要表现在平仄和语调上”的是()
A:音色
B:音量
C:音高
D:音长
E:音符
用于神经阻滞中以加强治疗效果的药物是()
A:麻醉性镇痛药
B:非类固醇抗炎药
C:激素
D:苯二氮
E:三环类抗抑郁药
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药理作用中,"地西泮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可缓解人大脑损伤所致的肌肉僵直"属于 ()
A:抗焦虑
B:抗惊厥
C:抗癫痫
D:镇静催眠(首选)
E:中枢性骨骼肌松弛
皮疹表面被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表皮鳞屑,可见一层淡红发亮的薄膜及小出血点,此类皮疹常见于()
A: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B:风湿性皮肤病变
C:单纯疱疹
D:银屑病
E:玫瑰糠疹
综合应用感应电和直流电进行强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是()
A:感应电疗法
B:电兴奋疗法
C:间动电疗法
D: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E: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患者,男,5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服降压药维持在160/100mmHg左右,两周前突发右侧瘫痪伴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无意识障碍,无头痛、呕吐,无发热,病前无明显诱因,再者,患者起步缓慢,握拳后放松困难40年。查体:神清,血压180/108mmHg,右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及偏瘫,右侧肢体深反射活跃,浅反射消失。左手握拳5秒后松开时拇指成对掌状,持续8秒,反复多次则可正常;叩击肌肉可出现强制性肌球,持续10秒。门诊肌电图检查符合肌强直改变。该患者握拳后放松困难40年,一直以来较为自卑,情绪低落,且晚上常失眠,对该患者应采取哪些心理治疗()
A:睡眠障碍的治疗
B:强迫症的治疗
C:恐惧症的治疗
D:焦虑性障碍的治疗
E: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
F:适应障碍的治疗
G: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位于额中回后部的是()
A:听区
B:视区
C:书写语言中枢
D:听觉语言中枢
E:运动语言中枢
抑制远曲小管NaCl的重吸收()
A:呋塞米
B:螺内酯
C:甘露醇
D:氢氯噻嗪
E:氨苯蝶啶
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表现不包括()
A:有明确的损伤史
B:无损伤区可出现疼痛
C:疼痛伴随感觉缺失,阵发或自发性疼痛
D:疼痛累加,反复刺激可使疼痛强度增强
E:痛觉过敏,表现为非疼痛刺激引起的疼痛,疼痛刺激反而无疼痛
衡量最大通气储备的重要指标是()
A:深吸气量
B:功能残气量
C:残气量
D:时间肺活量
E:肺活量
参与脂肪消化的是()
A:胃蛋白酶
B:淀粉酶
C:胰脂肪酶
D:辅脂酶
E:胆汁
钙拮抗药药理作用中,“钙拮抗药可明显松弛支气管,还能减少组胺释放,减少支气管黏液的分泌,故可防治哮喘”属于()
A:对血管的作用
B:负性肌力作用
C:负性频率作用
D:负性传导作用
E:对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慢阻肺的康复中,“有助于黏稠、浓痰脱离支气管壁”属于()
A:前倾站位
B:咳嗽训练
C:吸气训练
D:呼气训练
E:胸部叩击、震颤
免疫细胞表面能够与补体特异性结合的位点()
A:抗体
B:补体
C:细胞因子
D:补体识别受体
E:Fc段受体
某患者高热,昏迷,需进行人工冬眠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是“冬眠合剂”的成分()
A:吗啡
B:度冷丁
C:苯二氮
D:苯巴比妥
E:阿司匹林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药的作用机制()
A:激动阿片受体
B:抑制大脑皮层
C:增强GABA的作用
D:抑制PG合成
E:阻断边缘系统
最早能够通过接触来区分物体的软、硬、冷、热等属性的年龄是()
A:2~3岁
B:4~5岁
C:6~7岁
D:8~9岁
E:10~11岁
中度脑外伤GCS评分是()
A:GCS评分4~7分
B:GCS评分≤8分
C:GCS评分8~10分
D:GCS评分9~12分
E:GCS评分13~15分
佝偻病病因中,“早产和双胎或多胎婴儿生长发育快,维生素D需求量大”属于()
A:日照不足
B:药物作用
C:生长速度快
D: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E: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
可伸腕、使腕外展的肌是()
A:指总伸肌
B:尺侧腕伸肌
C:桡侧腕长伸肌
D:拇长伸肌
E:小指固有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