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眼镜验光员

成年人的弱视可分为()和器质性两种。
关于晶状体囊膜说法正确的是()。
A:囊膜混浊叫白内障
B:囊膜是维持晶状体透明的重要保障
C:囊膜质韧无调节功能
D:囊膜分为前后两部分
通过人眼的屈光系统后,()折射最小。
A:绿光
B:蓝光
C:红光
D:白光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黄斑呈樱桃红色。
()应不影响球镜的顶焦度。
A:材料的折射率
B:前曲率半径
C:投射光线的强弱
D:透镜前后介质的折射率
角膜接触镜镜片的直径不变,基弧曲率半径越大,矢高越小。
()的弱视多伴有远视性屈光不正,掌握病情发生的年龄极为重要。
A:儿童及青少年
B:成年人
C:老年人
D:屈光参差引起
组成光学系统的球面透镜的各透镜球心均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称为()。
A:同轴光源系统
B:离焦系统
C:共轴球面系统
D:反轴球面系统
渐变镜畸变像差会使戴镜者头部移动时感到()。
A:无法移动
B:视物变形
C:物体变大
D:物体变小
视觉的产生是由光的刺激、眼的感光功能,视觉信息的传导功能、中枢的感知功能()来完成的。
远视眼较近视眼相比其前房深度较深。
在玻璃镜片材料中加入()金属盐可使镜片成紫色。
A:镍和钴
B:铬
C:铜和硒
D:锰
用检影镜进行检影,根据各方向的影动状态进行中和,顺动加负镜片,逆动加正镜片,直至达到中和状态。
关于角膜上皮细胞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角膜上皮层通过基底膜与前弹力层紧密连接
B:角膜上皮层约有200~250个板层
C:角膜上皮层由5~6层柱状上皮细胞所组成
D:角膜上皮细胞为六角形细胞,大约4000个每平方毫米
关于角膜生理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A:角膜内无血管所以营养主要来自于自身的无氧代谢
B:角膜是屈光间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C:角膜内无细胞因此是透明的根本原因
D:角膜神经不敏感,可以对外来刺激耐受,保护眼球
球面透镜各子午线上的屈光力相等。
+5.0DS/-2.0DC×90等同于()。
A:+3.0DS/+5.0DC×90
B:-2.0DS/+3.0×180
C:+3.0DS/+2.0DC×180
D:+2.0DS/-5.0DC×180
8岁以上儿童复诊验光必须应用阿托品。
来自一点的光束经过球柱面透镜后的像散光束从外形看又称()。
A:高斯像面
B:匹兹凡面
C:Tscherning椭圆
D:史氏光锥
被睫状肌张力所代偿,在麻痹状态下才反映出来()
A:总合远视
B:隐性远视
C:绝对远视
三棱镜与棱相对的一面称为三棱镜的()。
A:顶点
B:主切面
C:底
D:底顶线
调节机理可分为()。
A:病理性与生理性
B:物理性与生理性
C:病理性与物理性
D:生物性与生理性
泪液分泌不足会导致镜片干燥脱水。
泪膜的脂质层由泪腺和结膜柱状细胞分泌。
双眼视平衡检测的基础条件不包括()。
A:双眼黄斑中心凹具备正常的视觉敏感度
B:双眼运动系统具备正常的聚散功能
C:双眼视路及视中枢具备正常的传导和感知功能
D:双眼视盘C/D大小必须完全一致
在双眼已经复视的情况下,减少双眼前的底向内的三棱镜,处于复视状态的影像并不能立即恢复融像,必须减少足够量值的底向内的三棱镜才能恢复双眼融像,称为()。
在钛合金镜架中弹性最好的是记忆钛。
生理性散光的产生:0.25DC——0.5DC一般情况下()
A:不需矫正
B:需矫正
用裂隙片测散光度数时,如果加+1.00D后更加模糊则改加()。
A:+0.25D
B:+0.50D
C:+2.00D
D:-1.00D
故临床认为低于6△的无矫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