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ROC曲线可用于比较不同肿瘤标志物的优劣,ROC曲线哪一部分面积越大者诊断效率越高()
A:右下
B:左下
C:右上
D:左上
E:右方
下列叙述哪项符合溶血性贫血()
A:缺乏造血物质引起
B:缺乏促红细胞生成素
C: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合成异常血红蛋白
E:细胞存活期缩短,破坏增加
根据独特型网络调节学说,以下哪种类型的淋巴细胞构成该网络的主体()
A:抗原反应细胞
B:抗独特型细胞
C:内影像组细胞
D:非特异性平行组细胞
E:特异性平行组细胞
不属于小孢子菌属的是()
A:铁锈色小孢子菌
B:石膏样小孢子菌
C:阿萨希毛孢子菌
D:猪小孢子菌
E:犬小孢子菌
试述探针的设计原则。
感染钩端螺旋体的主要途径是()
A:垂直传播
B:动物叮咬
C:接触疫水
D:呼吸道吸入
E:使用血液制品
肝素的抗凝作用需依赖()
A:肝素酶
B:ATⅢ
C:活化蛋白C抑制物
D:α2-巨球蛋白
E:α1-抗胰蛋白酶
常用的荧光素是指()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镧系稀土元素
C: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
D:藻红蛋白
E:四乙基罗丹明

男性,36岁,因关节肿痛2个月,高热、寒战、乏力3天入院。关节摄片见密度增高,提示坏死性骨髓炎。检验:HGB115g/L,WBC0.9×109/L,分类未报,血小板正常。骨髓提示增生性骨髓象,粒细胞中可见中毒颗粒。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治疗措施中不当的是()
A:糖皮质激素
B:输注血浆
C:GM—CSF
D:抗生素
E:碳酸锂
下列不属于血管壁的止血功能的是()
A:引起血管收缩
B:释放促凝物质
C:激活血小板
D:激活凝血途径
E:引起局部血液黏度下降
幽门梗阻患者出现严重呕吐,可导致()
A: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混合性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

患儿男,9岁。因不规则发热1个月,发现心脏杂音1周入院。既往体健,否认先天性心脏病史及风湿热病史。体检:T37.8℃,R22次/分,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点,双肺呼吸音稍粗,心率120次/分,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四肢关节无红肿。



第1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该患儿诊断考虑()
A:风湿热
B:先天性心脏病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类风湿关节炎
E:病毒性心肌炎
F:心肌病

第2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提示:检查结果:血常规WBC12.8×109/L、CRP96.4mg/L、ASO800U、血沉86mm/h。经对症处理,给予青霉素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体温降至正常,心脏杂音减弱。目前考虑诊断为()
A:风湿热
B: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C:B群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D:心肌病
E:心功能不全
F: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

第3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患儿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准备出院,出院前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有()
A:CRP
B:ASO
C:ESR
D:WBC
E:血培养
F:血清免疫球蛋白

第4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关于该病的认识正确的是()
A:ASO阳性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
B:ASO与该病的活动性有关
C:心脏病变为致病菌直接感染所致
D:心脏病变为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E:该病有家族多发和遗传倾向
F:该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缺陷密切相关

第5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关于该病发病机制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介导的抗体是IgM、IgG
B:介导的抗体包括IgE
C: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
D:肥大细胞脱颗粒
E:有CD4+Th1细胞大量增生
F: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显示淋巴瘤在进展的是()
A:LDH增高
B:血红蛋白降低
C:β微球蛋白增高
D:血沉加快
E:血清铁蛋白增高
透射电镜的反差取决于样品对()的散射能力。
A:二次电子
B:入射电子
C:样品质量厚度
D:样品重量
E:样品性质
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不是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
A:胆汁酸
B:皮质醇
C:雌二醇
D:胆红素
E:1,25-(OH)2-D3
患儿,6岁。低热、头痛、咳嗽一天。今天出现头面部斑疹,后变为丘疹、水疱。查体可见面部较多斑疹、丘疹、水疱,胸、腹、背部也可见散在斑丘疹。 该病首选()
A:α干扰素
B:阿昔洛韦
C:伐昔洛韦
D:泛昔洛韦
E:利巴韦林
红细胞大小不一最常见于()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急性溶血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关于禽流感病毒正确的描述是()
A:属正黏病毒科
B:分节段的单股RNA病毒
C:是乙型流感病毒
D:已发现15种HA亚型和9种NA亚型
E: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等哺乳动物
某年某市20万人口中,发现2000名肺结核患者,全年死亡人数中90人死于肺结核,说明肺结核死亡的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粗死亡率
B:肺结核死亡人数
C:肺结核死亡率
D:肺结核死亡构成
E:肺结核的病死率
决定微生物毒力的因素,不包括()
A:微生物的表面物质
B:细菌分泌的酶
C:内毒素和外毒素
D:进入机体的微生物数量
E:微生物繁殖对宿主的危害
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损伤和致病的机制是( )
A:免疫复合物与补体结合,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B:免疫复合物引起血小板聚合
C:免疫复合物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被激活,释放IL-1等细胞因子,加重炎症反应
D:与抗原Fc受体结合,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E:消耗补体,抗感染功能降低
患者,53岁。呼吸困难,查体可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该奔马律听诊的特点不包括()
A:出现在心率较快时
B:左室奔马律在心尖部最清楚
C:右室奔马律在剑突下最清楚
D:音调较低,强度较弱
E:左室奔马律吸气末明显
心脏心室肌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约为()
A:10V/s
B:50V/s
C:200V/s
D:500V/s
E:1000V/s
肿瘤标志物测试时要保证结果良好的重复性,日内和日间的CV<10%。重复性好指的是下列何项指标高( )
A:精密度
B:特异性
C:敏感性
D:敏感性+特异性
E:测定范围
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的基本原则是选用不同性质、互补的、相对敏感的多少个标志组成标志群( )
A:9~10
B:7~8
C:5~6
D:3~4
E:1~2
存放在-20℃疫苗有()
A:乙脑疫苗
B:卡介苗
C:液体甲肝活疫苗
D:流脑疫苗
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 )
A:H抗原
B:肽聚糖
C:脂多糖
D:O抗原
E:K抗原
关于DI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溶期不能截然分开
B: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C:DIC是一种凝血障碍性疾病
D:急性早期常见的是血液呈高凝状态
E:急性DIC如不及时抢救预后严重
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的是( )
A:精密度 
B:准确度 
C:不精密度 
D:允许误差 
E:总误差 
简述血细胞的发育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