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风险管理

下列关于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A:杠杆率=(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扣减项)/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
B:资本充足率不仅反映银行的资产风险状况,同时也反映银行资产规模及杠杆程度
C:杠杆率的计算需要基于复杂的风险模型
D:中国银监会要求杠杆率不低于2.5%
E:由于银行的顺周期性及可能存在监管套利现象,使得单独使用资本充足率监管存在缺陷
基于()构建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模型是目前国际银行的主流选择。
A:损失分布法
B:内部衡量法
C:打分卡法
D:基本指标法
目前银监会统计部报表处理程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收集—校验—()—管理。
A:收集
B:校验
C:加工
D:管理
通过申请人往来银行出具,多用于公开招标的工程承包和物资采购合同的保函是()。
A:授信额度保函
B:履约保函
C:投标保函
D:关税保函
利率互换的主要作用是( )。
A:规避利率波动的风险
B:降低生产成本
C:交易双方可以降低各自的融资成本
D:规避市场价格下跌
E:有助于风险管理
风险偏好声明的内容应包括()。
A:定性说明
B:有关盈利的定量措施
C:声誉风险
D:洗钱和不道德的行为
E:风险措施和流动性的定量措施
风险管理行为文化是以()为核心,两者内在一致,共同构成了对行为表现的基本要求。
A:遵纪守法
B:诚实守信
C:诚信敬业
D:开拓进取
E:团结一致
能够据以参与企业管理,对经营决策有投票权的资本,统称()。
A:权益性资本
B:收益性资本
C:话语权资本
D:结构性资本
内部评级法未覆盖的风险暴露应采用()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A:极值理论法
B:权重法
C:关键风险指标法
D:自我评估法
()是通过对风险种类、风险程度和风险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识别,对主要业务的风险状况、风险管理的充分性以及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做出判断。
A:日常监管分析
B:风险评估
C:监管评级
D:监管报告
流动性风险是( )长期积聚、恶化的综合作用结果。
A:信用风险
B:汇率风险
C:操作风险
D:战略风险
E:声誉风险
分散投资不能完全消除非系统性风险。( )
根据资本充足状况,银监会将商业银行分为四类,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未达到第二支柱资本要求,但均不低于其它各级资本要求为()。
A:第一类商业银行
B:第三类商业银行
C:第四类商业银行
D:第二类商业银行
关联交易的()使得商业银行很难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A:复杂性和风险性
B:复杂性和隐蔽性
C:风险性和隐蔽性
D:系统性和隐蔽性
商业银行未经批准办理结汇、售汇的,由()责令改正。
A:中国银监会
B:中国财政部
C:中国人民银行
D:国家外汇管理局
商业银行涉及的信用、市场、操作风险是可以计入成本的。
核心负债比例将()定义为核心存款。
A:到期日在三个月以上的负债
B:到期日在六个月以上的负债
C:到期日在一年以上的负债
D:50%比例的活期存款
E:80%比例的活期存款
()强调的是抵御风险、保障银行持续稳健经营的能力。
A:账面资本
B:经济资本
C:监管资本
D:永久资本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零售存款客户对银行信用和利率水平不是很敏感
B:零售存款客户对银行信用和利率水平很敏感
C:公司/机构存款人对银行信用和利率水平不是很敏感
D:零售存款客户和公司/机构存款人对银行信用和利率水平都不敏感
E:公司/机构存款人对银行信用和利率承平高度敏感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规定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的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是反映资产质量状况的()。
A:定量指标
B:定性因素
C:非定量指标
D:非定性因素
根据本行授信管理规定,无论是表内外传统信贷业务,还是新兴业务中本行实质承担客户信用风险的类信贷业务,都应纳入统一授信管理。
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期限在()以内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
A:1天
B:7天
C:人民银行规定的最长期限
D:银监会规定的最长期限
()可以辅助做出进入或退出一项特定业务的决策,可以协助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向一项新业务或已有业务配置资源,或是取消它,究竟可以创造多少价值’。
A:超额准备金率
B:资本充足率
C: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
D:百分比收益率
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这是贷款五级分类中的( )类贷款。
A:关注
B:可疑
C:次级
D:损失
商业银行的( )是指商业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因不适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或不利影响的风险。
A:市场风险
B:流动性风险
C:国家风险
D:战略风险
()下对个人的债权包括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对已抵押房产,在购房人没有全部归还贷款前,银行以再评估后的净值为抵押追加的贷款;个人其他债权。
A:权重法
B:内部评级法
C:统计分析法
D:环境分析法
银行风险管理的流程是( )。
A:风险控制→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计量
B: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监测→风险计量
C: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风险控制
D:风险控制→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
()包括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度三个指标。
A:信用风险指标
B:市场风险指标
C:操作风险指标
D:风险迁徙类指标
以下关于公允价值、名义价值、市场价值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在市场风险计量与监测的过程中,更具有实质意义的是市场价值和公允价值
B:市场价值是指在评估基准日,通过自愿交易资产所获得的资产的未来价值
C:与市场价值相比,公允价值的定义更广、更概括
D: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价值可以代表公允价值
在银行的实践中,常用的信用风险限额指标有()。
A:行业限额
B:敏感度限额
C:监管处罚率
D: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限额
E: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