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意义。
1949年11月,伦敦《泰晤士报》的标题极为醒目:“科学革命、新时空论、牛顿引力论的颠覆”。该报道的主题可能是()。
A:瓦特与万能蒸汽机
B:普朗克与量子论
C:达尔文与进化论
D: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个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都要面临的难题。下列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错误的是()
A:建立新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B:严师出高徒,棒打出孝子
C: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各国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
B:活动课时制
C:特朗普制
D:班级授课制
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这体现了()。
A:教育的文化功能
B: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C:教育的本质属性
D:教育的社会属性
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于( )。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古代中国的教育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A:道冢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不适用于多动症儿童的辅导方法是()。
A:系统脱敏法
B:精力释放法
C:自控训练法
D:行为强化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李鸿章在奏章中说:“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购一船„„倭人心计谲深,乘我力难添购之际,逐年增置。„„海上交锋,恐非胜算,即因快船不敌而言。”通过上述材料可知()①北洋水师缺乏政府大力支持②中国海军在整体上落后于日本③日本海军力量获得长足发展④李鸿章正确指出中国战败根源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文,由“德谟”和“克拉西”两个词合成。前一个词是“人民”和“地区”的意思,后一个词是“权力”和“统治”的意思。即人民的权利、人民的统治之意。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用来表述希腊城邦的一种政治实践。在梭伦统治时期最能体现上述民主的含义的改革措施是()
A:实行陶片放逐法
B:为公职人员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D: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则supE=()。
A:-1
B:0
C:1
D:+(x)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揭开()运动的序幕。
某中学一次数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生。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心非常高兴,但他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A:稳定性
B:持久性
C:掩饰性
D:短暂性
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A:开始和结尾部分
B:中间部分
C:不一定
D:都一样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上课时,几只蝴蝶飞进了教室中,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于漪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她首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然后让学生以“蝴蝶飞进教师”为题打一词牌名。同学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于漪老师给出了答案:…蝶恋花’呀,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在同学们会意的笑声中.于漪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课。 对以上教学案例分析不恰当的是()
A:顺水推舟.幽默化解突发事件
B:善于利用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C:巩固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D:教学机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简述讲解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简要论述加涅关于学习阶段的观点。
试述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
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
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课例点评题:通过对下面九年级音乐课《月之故乡》这一课例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点评。【课题名称】《月之故乡》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歌曲《月之故乡》,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深切的思乡之情。(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辨、感等活动,丰富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三)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知道这是一首多段体的歌曲,能够在甄别相似乐句中的异同点中准确演唱并记忆歌曲。二、教学重点能够在甄别相似乐句的异同点中准确演唱并记忆歌曲。三、教学难点旋律中5、6节与13、14小节的区别。四、教学工具音乐教室、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钢琴。五、教学过程:(一)常规发声,声音铺垫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二)导入新课,激发情感导语:在这美丽的金秋十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这节音乐课的学习。提到“秋”,我们刚刚过完了一个和“秋”有关的节日,还记得是哪个节日吗?(中秋节)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你们在这个节日里都与你的家人团聚了吗?有一位老人,59年没有在家乡过中秋节了,他思念自己的家乡,就写了一首诗叫《月之故乡》,有作曲家把这首诗谱上了曲,就变成了一首歌,现在,老师就为同学们来演唱这首歌曲,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位诗人是如何思念他的家乡的。教师演唱--《月之故乡》。(三)学习歌曲,挖掘情感1.出示歌曲《月之故乡》曲谱,请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2.学唱第一乐段曲谱。3.出示第二段曲谱,与第一段作比较:(1)比较节奏;(2)比较旋律;(3)视唱前两段乐谱。4.出示第三段曲谱,与第一段作比较:(1)比较旋律;(2)比较节奏;(3)视唱前三段乐谱。5.出示第四段乐谱,与第一段做比较:(1)比较旋律:有所不同;(2)视唱第四段乐谱;(3)视唱整首乐谱;(4)提示注意每一乐段的相同与不同之处。6.出示歌词,再次听范唱。7.跟教师钢琴演唱歌词。(四)理解歌曲,抒发情感1.介绍词作者彭邦正彭邦正(1919-2003年),20世纪闻名海峡两岸与大洋彼岸的诗人,也是一位心系故土的爱国游子。他以《诗玫瑰的花圈》代唱战歌、以《花叫》代唱建设、以《月之故乡》代唱祖国统一、以《梦·致花神之诗》代唱爱心……归乡的夙愿一直魂牵梦萦于其晚年。但由于健康状况,直到辞世,这位阔别故乡59年的海外华人诗坛巨匠,才终于实现了他毕生最大的夙愿--魂归故里,落叶归根。2.再次演唱歌曲《月之故乡》。(五)总结提高,升华情感1.播放《乡愁》视频。2.再次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良好班集体一旦形成.它就会成为教育影响班内某个学生的巨大力量,同时良好的班集体对班主任工作也有反作用。
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在讲解完“种群的特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性学习。下列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是()。
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
B:学习内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
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材料:某教师关于“DNA分子的结构”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1)问题情境创设:犯罪分子逃亡几年后,经过DNA鉴定可以确定犯罪分子,为什么通过DNA能确定身份?(2)出示资料,并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利用了前人的哪些经验和科学成果?这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启示?问题2:他们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问题3: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他们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其对DNA分子结构具有什么意义?(3)出示课本的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读取图中的信息,并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观察并回答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这两条链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的方向一致吗?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问题2:DNA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问题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位于DNA的什么位置?问题4: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成分怎样连接?脱氧核苷酸间又是如何连接的?(4)模型建构,四人小组自备材料合作构建模型,组内、组间合作与交流,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引证所学概念,并引发新的问题探究。问题情境创设:问题1:发现组员出错时有什么感受?你对你们的成功(不成功)的经验有什么感想?问题2:每个小组的DNA相同吗?DNA之间的差异主要在哪里?问题3:大家的组装方式有什么不同吗?问题4:你觉得细胞在形成新的DNA分子时会以哪种方式进行?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问题:(1)围绕上述材料内容,谈谈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与作用。(2)材料中提到的建构DNA双螺旋模型,属于哪一种模型?请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列举两种同类型的模型实例。
因材施教就是教学只要适用个人的特点,而无需考虑整个班级。
下面选项中属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里的动作技能目标的是()
A:分析
B:综合
C:知觉
D:形成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