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患者女性,74岁,因肠梗阻反复呕吐。心电图如图5-10所示,应考虑为()
A:高血钾
B:高血钙
C:低血钾
D:低血钙
E:心肌缺血
恶性疟原虫完成一代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一般为().
A:8小时
B:36-48小时
C:72小时
D:24-36小时
患者男,30岁,4d前突然高热,体温39℃,结膜充血,皮肤散在充血性斑丘疹,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初步诊断为地方性斑疹伤寒。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氯霉素
C:磺胺类抗生素
D:四环素
E:喹诺酮类抗生素
脑膜炎球菌仅存在于人体,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少见于中性粒细胞内,多数在细胞外。
治疗丝虫病的主要药物是()
A:吡喹酮
B:六氯对二甲苯
C:阿苯达唑
D:双萘羟酸噻嘧啶
E:乙胺嗪
性交时只要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预防艾滋病。
近年来新发现的引起霍乱流行的霍乱弧菌是( )
A:古典生物型
B:埃尔托生物型
C:O139
D:O157
E:小川型

患儿,1岁,3天前进食鸡汤,出现发热,寒战,间歇性腹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每日约10次,无里急后重,体温38.5℃,心肺未及明显异常,脐周及上腹部有压痛,无呕吐,无黄疸,粪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脓细胞。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最可能的诊断是?进一步检查应是?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该病的治疗原则?

男,42岁,在广州居住,于2003年2月4日开始出现发热,咳嗽,痰少,于2月7日入院。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9.2℃,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肝于肋下1.0cm可触及,质软,脾未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总数为3.83×109/L,分类计数NO.74,L0.16胸片示双肺炎症。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本例最可能诊断是( )
A:流行性感冒
B:登革热
C:肺结核
D:真菌性肺炎
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哪项检查不必要( )
A:血气分析
B:血生化及电解质
C:MRI
D:血清学检查
E:病原分离培养和鉴定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哪项治疗不必要( )
A:对症治疗
B:抗病毒治疗
C: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D:大剂量联合应用抗生素
E:免疫治疗
下列哪项不是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的特点()
A:为流行中少见的类型
B:发热3~4天后,出现头痛、呕吐、颈强等脑膜炎症状
C:可出现意识障碍、瘫痪等脑的临床表现
D:单纯脑膜炎患者预后不好
E:脑脊液中可培养分离出钩体
疟疾肾病主要是由().
A:间日疟原虫引起
B:三日疟原虫引起
C:恶性疟原虫引起
D:卵形疟原虫引起
人因误食并殖吸虫的哪个阶段而感染并殖吸虫( )
A:虫卵
B:囊蚴
C:胞蚴
D:成虫
E:毛蚴
伤寒发热的最常见热型是( )
布氏菌病发热的常见热型是( )
黑热病发热的常见热型是( )
疟疾发热的常见热型是( )
A:双峰热
B:稽留热
C:间隙热
D:回归热
E:马鞍热
下列那些因素与伤寒预后有关( )
A:年龄
B:性别
C:营养状况
D:免疫力
E:并发症的出现
有关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正确的是( )
A:以1岁以下婴儿多见
B:以冬、春季为主
C: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D: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
E:有脑膜炎表现者可从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
确诊阿米巴痢疾依赖于()
A:腹泻腹痛全身症状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B:暗红色果酱样大便
C:大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及夏-雷结晶
D:大便中发现阿米巴滋养体
E:灭滴灵治疗后腹泻好转
利福平()
A:结核菌抑菌剂
B:结核菌全杀菌剂
C:结核菌半杀菌剂
D:对结核菌无影响
E:对末梢神经有损害
患者,男,43岁,因反复纳差,乏力5年,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2个月入院。 患者于5年前感纳差、乏力,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异常,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给予“护肝治疗”,经治疗后一度症状消失,但间有纳差等不适,未引起足够重视。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乏力、纳差,肝区隐痛等症状加重,3天后出现皮肤、眼睛发黄,在当地“护肝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无好转,黄疸进一步加深,于近1周内感腹胀明显,尿黄,大便正常。 查体:慢性肝病面容,精神萎靡,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未见蜘蛛痣和肝掌。注射部位有瘀斑,腹膨隆,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100U/L,AST120U/L,血清白蛋白28g/L,球蛋白35g/L,TBIL488μmol/L,DBIL248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25%;血清HBV感染标志物:HBsAg(+),抗-HBe(+),抗-HBc(+),抗-HDIgM和抗-HDIgG阳性。 请提出治疗方案。
患者女,62岁,回族,退休教师,因“右上腹胀痛5个月,明显加重2月余”来诊。查体:消瘦面容;肝区可触及囊性包块;余未见明显异常。治疗措施包括()
A:全身支持治疗
B:对症治疗
C:手术切除包虫囊
D:阿苯达唑
E:放射疗法
F:吡喹酮
G:甲硝唑
16个月女婴,2周前全身皮肤出疹,2~3天疹出齐伴发热,热型不详,咳嗽无吐泻,曾在当地用过青霉素。体查;体温正常,两肺呼吸音粗糙,躯干、四肢可见棕色色素沉着。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道病毒感染
B:猩红热
C:风疹
D:药疹
E:麻疹
儿童期严重感染华支睾吸虫后的严重后果是( )
A:侏儒症
B:营养不良
C:消化不良症
D:神经官能症
E:肝胀肿大
男,47岁,反复咳脓痰7年,7年前一次感冒发热后出现胸痛、咳嗽、咳脓痰,使用抗菌、止咳化痰治疗后,体温下降,胸痛消失,但咳嗽、吐脓痰一直未好转,多因感冒后加重。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X线片下哪种改变有特征性诊断意义()
A:肺纹增粗
B:纤维空洞
C:纤维空洞并液平面
D:云雾状阴影
E:肺气肿征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检查列为首选()
A:肺部CT
B:胸部X线片
C:肺功能
D:纤支镜
E:磁共振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体查时除肺部体征外,要注意有无下列哪种体征()
A:杵状指
B:指端发绀
C:反甲
D:梭形指关节
E:Heberden结节
伤寒患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为( )
A:潜伏期
B:起病1周内
C:起病后2~4周内
D:恢复期
E:起病后1~2周内
重型霍乱病人常有腓肠肌及腹直肌痉挛,其机制是( )
A:低钙
B:低钾
C:碱中毒
D:低钠
E:低氯
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血中HIV抗体阳性,即可确诊是感染了HIV。

陈×,男,12岁,汉族,未婚,江西宁都人。因发热伴左侧面颊肿痛2天于2005年1月14日入院。
1月12日起无诱因发热,体温38~40℃,明显畏寒、寒战,并有左侧面颊肿痛。
体查:体温38℃,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巩膜无黄染,双颌下见数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质中偏硬,无压痛,界清,移动可。无皮疹、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左侧面颊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如图);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双肺呼吸音清,腹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未及。
血常规:白细胞6.5×109/L,中性粒细胞0.45,淋巴细胞0.55,血色素156g/L,血小板256×109/L。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请提出主要诊断及依据与主要鉴别诊断。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应进一步作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治疗原则。
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叙述错误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产生附壁血栓,形成栓塞
B: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尼氏小体消失,核可溶解,细胞内出现空泡
C:脑实质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常聚集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
D:胶质细胞成弥漫性增生,聚集在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形成胶质小结
E: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血扩张,大量浆液性渗出
男,44岁,发热、右上腹痛、压痛,右下肺呼吸音低,影像检查如图,最佳诊断是( )
A:腹腔积液
B:膈下脓肿
C:肝包膜下出血
D:肝硬化腹水
E:肝癌
在胆道蛔虫病治疗措施中,不宜首选()
A:解痉治疗
B:止痛治疗
C:驱虫治疗
D:手术治疗
E:抗炎治疗
关于图中所示的旋毛虫,其临床表现与生活史的关系,哪项是不正确的( )
A:潜伏期长短与病情轻重呈负相关
B:急性期相当于幼虫移行期
C:恢复期为成囊期所致症状
D:临床症状轻重与感染虫量呈负相关
E:早期相当于成虫在小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