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神经内科高级职称

女性,65岁,发现左侧肢体活动不能3小时。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检查:意识清楚,瞳孔等圆,肌力2级。为明确诊断,最有鉴别价值的辅助检查为()
A:脑血管造影
B:头颅CT
C:腰穿
D:rCD
E:SPECT
眶上裂综合征造成下列脑神经损害()
A:Ⅲ、Ⅳ、Ⅵ
B:Ⅱ、Ⅲ、Ⅳ、Ⅵ
C:Ⅲ、Ⅳ、Ⅵ、Ⅴ1
D:Ⅲ、Ⅳ、Ⅵ、Ⅴ
E:Ⅲ、Ⅳ、Ⅴ1
男性,60岁。进行性加重的痴呆,手部震颤,肌阵挛和行走时共济失调半年。伴构音不清,语言缓慢。无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家族史。脑MRI如图。脑电图示双侧脑部弥散的间隔0.5~2s的周期性棘—慢复合波。脑动脉血管造影无血管异常征象。 该患者1年后死亡,可能的病理变化为()
A:大脑、小脑等处神经元广泛脱失,胶质细胞增生
B:大脑、海马等处神经元广泛脱失,神经纤维缠结,老年斑
C:大脑、小脑等皮质下白质广泛少突胶质细胞脱失,偶见该细胞内嗜酸性包涵体
D:脑部海绵样变,神经元脱失,星形细胞增生
E:额、颞叶等出血坏死.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坏死,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男,36岁,头痛,CT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为()
A:透明隔囊肿
B:血管母细胞瘤
C:胼胝体发育不良
D:第五脑室
E:脑软化灶
关于交感神经系统,错误的是()
A:脉搏减慢,血压降低
B:瞳孔扩大
C: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D:呼吸加快
E:脉搏加快,血压升高
妊娠期偏头痛可用以下哪种药物治疗()
A:舒马普坦口服
B:佐米曲普坦口服
C:哌替啶口服
D:双氢麦角胺肌注
E:麦角胺口服
脊髓表面的纵行沟裂有()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E:8条
脑梗死急性期宜慎用或不用()
A:抗凝治疗
B:扩血管治疗
C:脑保护治疗
D:降纤治疗
E:溶栓治疗
前角型瘫痪表现不正确的为()
A:常伴有感觉障碍 
B:肌肉萎缩 
C:肌张力低下 
D:有肌纤维颤动 
E:节段性瘫痪
诊断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复发,二次发作的间隔时间至少()
A:1周
B:2周
C:数日
D:数年
E:1个月
患者10岁,男性。老师发现其上课时经常愣神,双眼瞪视前方,呼之不应,持续数秒缓解,其治疗药物选择下列哪项最正确().
A:首选苯妥英钠,次选卡马西平
B:首选卡马西平,次选苯妥英钠
C:首选丙戊酸钠,次选苯巴比妥
D:首选乙琥胺,次选丙戊酸钠
E:首选ACTH,次选氯硝安定
以下关于失语症不正确的表述是()
A:Broca失语:以口语表达障碍为突出表现
B:Wernicke失语:以口语理解障碍为突出表现
C:传导性失语:以复述不成比例受损为主要表现
D:经皮质性失语:以音量小、语调低为主要表现
E:命名性失语:以命名不能为特征
物理治疗不包括下列哪种方法()
A:功能训练
B:手法治疗技术
C:气功
D:矫形
E:电疗
以下哪些运动症状可见于运动障碍性疾病()
A:运动迟缓笨拙
B:不自主运动
C:肌张力异常
D:共济失调
E:姿势步态障碍
舌咽、迷走神经受损会引起()
A:声音嘶哑
B:吞咽困难
C:伸舌偏斜
D:悬雍垂偏斜
E:咽反射消失
有关脑血管的解剖,下列确的是()
A:左颈总动脉由头臂动脉发出,右颈总动脉直接从主动脉弓发出
B:颈总动脉上行至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C:颈外动脉继续上行供应头、面和颈部的血液循环
D:颈外动脉有一分支,即脑膜中动脉,供应颅骨与硬脑膜
E:颈内动脉上行至颅底,经颈动脉孔入颅
患者女,65岁。因“反应迟钝4个月,四肢无力、幻觉7d,抽搐1d”就诊。4个月前家人发现患者出现记忆力障碍、反应迟钝,于当地医院查颅脑CT未见异常,7d前出现双上肢持物困难,行走困难,视幻觉,性格改变,难以入睡。1d前出现癫痫大发作。既往体健。(提示胸部CT:右肺中央型肺癌。)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病毒性脑炎
B:肝性脑病
C: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
D: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
E:脑梗死
F:代谢性脑病
男性,19岁,近半年来出现食欲下降、腹胀、恶心、乏力、双手震颤、运动迟缓,查体:注意力差、贫血貌、慌张步态,肝脾肿大、四肢肌张力高伴反射亢进。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早期确诊本病的最佳方法为()
A:血清铜检测
B:尿铜检测
C:头颅CT
D:基因检测
E:肝、肾功能检查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本病例诊断为()
A:白血病
B:帕金森病
C:肝豆状核变性
D:特发性震颤
E:小舞蹈病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本病的特异性体征为()
A:溶血性贫血
B:肝脾肿大
C:皮下结节
D:角膜边缘K-F环
E:静止性震颤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首选治疗()
A:四环硫代铜
B:金刚烷胺
C:美多巴
D:安坦
E:D-青霉胺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除哪项症状外本病都可出现()
A:肝脾肿大
B:精神神经症状
C:肾脏症状
D:失明
E:血液系统症状
某患者神经系统检查时发现自肩以下左侧深感觉障碍,右侧痛觉与温度感觉障碍,左上肢为弛缓性瘫痪,左下肢为痉挛性瘫痪,其病变部位在()
A:右侧延髓
B:左侧脊髓上颈段(颈髓2~4
C:左侧脊髓颈膨大
D:右侧脊髓颈膨大
E:右侧脊髓胸段
患者女性,56岁,视物成双、口角歪斜伴双下肢活动不灵8小时来急诊。体检:神清,体温正常,血压正常,瞳孔等大,双眼水平运动受限,双侧面瘫,不能伸舌。双上肢肌力2级,双下肢肌力0~1级。感觉障碍不明显。无颈强直。外院脑CT检查未见异常。患者可能的并发症包括()
A:中枢性高热
B:应激性溃疡
C:肺部感染
D:呼吸循环衰竭
E:以上全部
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A:呈卒中样发病
B:多无意识障碍
C:症状较轻
D:恢复较快
E:一般无偏盲及失语

患者女,46岁。因“四肢无力3个月,加重2周”就诊。患者3个月前自觉右下肢麻木、无力,给予维生素B、维生素B营养神经治疗,效果不佳。1个月后出现左下肢无力,伴有肌肉萎缩。就诊前2周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双上肢无力,伴恶心、呕吐。患者4年前因颗粒淋巴瘤行子宫切除术,1年前患“纵隔淋巴瘤”行化学治疗。查体:意识清楚,心、肺无异常,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降低,左上肢肌力3~4级,右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2级,四肢腱反射未引出,双侧巴宾斯基征(-),双下肢远端痛触觉减退。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病变可能的部位为()
A:双侧大脑皮质
B:双侧丘脑
C:颈髓髓内
D:胸髓髓内
E:神经根
F:周围神经

第2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进一步给予的辅助检查包括()
A:颅脑MRI
B:四肢肌电图
C:神经传导速度
D:体感诱发电位
E:腰椎穿刺
F:神经肌肉活检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提示患者入院2周后出现左侧展神经受损,左上肢肌力0级,双下肢肌力2级。腰椎穿刺:压力250mmH2O,WBC3658×106/L,有大量的未分化淋巴细胞,蛋白1.6g/L,糖4.56mmol/L,氯118mmol/L。)引起该患者病变最可能的原因为()
A: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B:代谢性周围神经病
C: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D: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
E:遗传性周围神经病
F: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

第4题,共4个问题
(多选题)正确的治疗方案是()
A:维生素B、维生素B营养神经治疗
B:抗感染治疗
C:MTX化学治疗
D: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E:免疫抑制治疗
F:活血化瘀治疗
服用氯丙嗪后出现药物性Parkinson综合征时,不宜选用的治疗药物有()
A:左旋多巴
B:息宁
C:美多巴
D:安坦
E:溴隐亭
下列关于PD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说明年龄老化是其致病因素
B:患者发病机制是由于黑质-纹状体通路中DA递质减少,其他递质均无改变
C:临床上DA递质减少的程度与患者症状的严重性无相关性
D:黑质DA能神经元减少50%以上,纹状体DA递质减少80%以上,临床才会出现PD的运动症状
E:一半以上的PD患者有遗传倾向,呈不完全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在测尿铜含量时,对一些尿铜改变不明显的患者可采用()
A:限铜饮食后再测
B:增加铜摄入后再测
C:铜负荷试验
D:青霉胺负荷试验
E:阿托品试验
急性脊髓炎脊髓休克期一般持续多少时间()
A:2~4周
B:3~6周
C:1~2周
D:4~6周
E:1~2个月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中蛋白和氯化物变化特点为()
A:蛋白升高、氯化物降低
B:蛋白降低、氯化物升高
C:均升高
D:均降低
E:均在正常范围
下列对基底型偏头痛描述错误的是()
A:先兆症状明显源自脑干和(或)两侧大脑半球
B:可出现运动无力先兆症状
C:可见构音障碍、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先兆症状
D:视觉先兆症状常累及双眼
E:常伴恶心、呕吐
女性患者,15岁,因“头痛、呕吐伴寒战、高热2天”入院。查体:体温:40℃,脑膜刺激征阳性。头颅CT: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6.7×109/L,中性粒细胞90%。腰穿:脑压280mmH2O,脑脊液灰白色混浊,糖1.9mmol/L、氯化物114mmol/L,蛋白2.8g/L,白细胞7200×106/L,中性粒细胞92%,淋巴细胞6%,单核细胞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E:病毒性脑膜炎
难治性癫儿的定义是()
A:使用任何药物均难以控制的癫儿
B:治疗2年以上,药物足量,每月仍有4次以上发作
C:治疗3年以上,药物足量,每月仍有4次以上发作
D:治疗2年以上,药物足量,每月仍有10次以上发作
E:治疗3年以上,药物足量,每月仍有10次以上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