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疾病控制高级职称

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
A:有传染性
B:有感染后免疫
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
D:有流行病学特征
E:有病原体
通过对数变化可改善以下何种类型资料的正态性和方差齐性()。
A:对称分布
B:普哇松分布
C:百分比数据
D:对数正态资料
E:方差和均数成比例资料
制备百日咳疫苗时使用的菌种是()。
A:Ⅰ相菌
B:Ⅱ相菌
C:Ⅲ相菌
D:Ⅳ相菌
E:Ⅴ相菌
某研究者欲了解2007年某地成年男性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抽样调查了200名当地的成年男性,测量并记录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值。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数据记录形式为调查对象中有多少名高血压患者,则该资料的类型为()。
A:定量资料
B:二项分类资料
C:有序多分类资料
D:无序多分类资料
E:可看作定性资料,也可看作定量资料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地成年男性的血压测量值的资料类型为()。
A:定量资料
B:二项分类资料
C:有序多分类资料
D:无序多分类资料
E:可看作定性资料,也可看作定量资料
地方性砷中毒是机体长期砷暴露发生的()。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药物性中毒
D:亚急性中毒
E:职业性中毒
女性,44岁。反复发作腹泻3年,每于受冷、饮食不当或疲劳后发作,大便果酱色,每日4~5次,时有血相混,便时腹痛,便后缓解,大便量多。纤维结肠镜检距肛门8cm处有口小底大、边缘清楚的溃疡多个,表面有渗血。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假如病人为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纤维结肠镜检示直肠及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并有散在分布、大小不等溃疡和小息肉多个,多次大便培养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B:阿米巴肠病
C:慢性细菌性痢疾
D:日本血吸虫病
E:溃疡性结肠癌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B:溃疡性结肠癌
C:慢性菌痢
D:阿米巴肠病
E:出血性结肠炎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最常见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肝脓疡
C:肠穿孔
D:休克
E:中毒性巨结肠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本例应选择哪一种药物治疗()。
A:偶氮磺胺吡啶
B:卡巴砷
C:甲硝唑
D:诺氟沙星(氟哌酸)
E:肾上腺皮质激素
进行显著性检验时,若两组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其P值为()。
A:P>0.01
B:P=0.05
C:P<0.01
D:P>0.05
E:P<0.05
两样本的秩和检验当对比组间出现相同秩次时,计算两组秩和时应()。
A:取其平均秩次分别计算
B:不必平均
C:不考虑秩次大小,随机放入两组
D:舍去不计
E:以上均不对
关于随机抽样,下列正确的是()。
A: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B:为了能使样本更好地代表总体,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
C:抽样时应使总体中的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
D:抽样时样本量越大越好
E:随机抽样的首要目的是减少成本,以最小的花费达到预期结果
下列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常见病、多发病
B:潜伏时间长,发病隐匿
C:一旦发病多数不能自愈
D:患病后都能够治愈
E:多种因素共同致病
关于循证医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循证医学实践的第一步是全面收集证据
B:循证医学的核心是医师的良好技能
C:循证医学强调科学证据及其质量,医师的经验可以忽略
D:循证医学注重后效评价,止于至善
E:循证医学不能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
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的诊断和处理中,采取留医院观察并收入单人观察的是()。
A:病原确诊者
B:临床确诊者
C:疑似SARS病例
D:不像SARS病例
E:不是SARS病例
下列属于故意伤害的为()。
A:交通伤害
B:遗弃
C:中毒
D:医疗事故
E:运动与休闲伤害
关于泡型棘球蚴病发病机制,下列正确的是()。
A:肝表面可见多数散在的灰白色大小结节
B:虫卵在小肠孵出六钩蚴
C:人是本虫的适宜宿主
D:到达肝后发育为多房棘球蚴
E:囊泡间及周围均有纤维组织增生
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危害人体健康的措施是()。
A:改善食品加工方法
B:暴晒污染食品
C:增加VC的摄入
D:多施钼肥
E:以上都是
以下指标中,分母为某时期内的暴露人口数的指标是()。
A:死亡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
D:病死率
E:病残率
进行meta分析时,如果纳入标准制定过严,将会()。
A:降低各独立研究的异质性
B:符合要求的文献很多
C:可能会失去定量估计研究效应平均水平的意义
D:降低了meta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E: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我国主要流行于()。
A:华北大部分地区
B: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省区
C:广东、广西、海南省
D:东北大部分地区
E: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巴氏消毒的温度范围为()。
A:75~95℃
B:63~95℃
C:60~80℃
D:65~95℃
E:60~85℃
虱传回归热病后获得性免疫力为()。
A:终生免疫力
B:交叉免疫力
C:持久免疫力
D:无免疫力
E:阶段免疫力
正常人支/芳比值为()。
A:3.5~4.0
B:3.0~3.5
C:2.0~2.5
D:1.0~2.0
E:2.5~3.0
为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应从何时开始补充含铁丰富的食品()。
A:出生后2周
B:出生后1个月
C:出生后4个月
D:出生后6个月
E:出生后1年
关于伤害分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伤害死亡中男性比例低于女性
B: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呈下降趋势
C:总体上发达国家的伤害死亡高于发展中国家
D:自杀是我国农村地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
E:发达国家的职业性伤害和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A:病例组应是医院中确诊的所研究疾病的病例
B:病例组应是具有危险因素暴露史者
C:对照组应是不患其他疾病的健康人
D:对照组应是无危险因素暴露史者
E:病例与对照均不考虑是否有危险因素暴露史
沙门菌属中,致病力最强的是()。
A:牛肠炎沙门菌
B:猪霍乱沙门菌
C:鼠伤寒沙门菌
D:鸭伤寒沙门菌
E:鸡白痢沙门菌
大肠埃希氏菌与伤寒沙门氏菌在糖发酵方面的主要差别之一在于伤寒沙门氏菌不分解()。
A:乳糖
B:葡萄糖
C:蔗糖
D:麦芽糖
E:山梨醇
接种牛痘后产生对天花的抵抗性,这反映了()。
A:抗原的特异性
B:抗原的交叉反应
C:病毒的超感染
D:先天免疫
E:主动保护
队列研究中,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程度的指标有()。
A:RR
B:OR
C:AR
D:PAR
E:PARP
某医师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病毒性肝炎与肿瘤的关系时,认为匹配条件应包括肝硬化()。
A:对,因为肝硬化是混杂因素
B:对,因为肝硬化和肝癌及肝炎均有联系
C:对,因为肝硬化是导致肝癌的原因之一
D:不对,因为肝硬化不起混杂作用
E:不对,因为病毒性肝炎首先引起肝硬化,然后才会发生癌变
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
A:重复多次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B:试验结果中真正有无疾病的概率
C:受试者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D:观察者对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E:诊断试验的随机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