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精神病学高级职称

患者男,30岁,已婚。待人冷淡,没有愉快感,妻儿病了不管,家里来了客人也不热情,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没有亲密的朋友,喜欢独来独往,还常有奇特的幻想。5岁时父母离异。患者对婚姻没有需求,在母亲百般催促下结婚。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哪项治疗不适合于此患者()
A:药物治疗
B:电休克治疗
C:教育
D:心理治疗
E:训练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据此表现判断此人是()
A:边缘型人格障碍
B: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
C:冲动型人格障碍
D:分裂样人格障碍
E:焦虑型人格障碍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此患者的个性特征可能开始于()
A:两年前
B:18岁后
C:童年或青少年
D:成年期
E:三个月前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据此表现判断此人是()
A:边缘型人格障碍
B: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
C:冲动型人格障碍
D:分裂样人格障碍
E:焦虑型人格障碍
强化是指( )
A: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空间上的结合
B: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
C:条件刺激在空间上的反复呈现
D:非条件刺激在空间上的反复呈现
E: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呈现
男性,56岁,近年来渐渐出现明显的性格改变,并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应首先考虑()
A:抑郁症
B:焦虑症
C:神经衰弱
D:躁狂症
E: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的统计,精神障碍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比重为( )
A:8%(中低收入国家);15%(高收入国家)
B:11.5%(中低收入国家);23.5%(高收入国家)
C:8%(中低收入国家);12%(高收入国家)
D:14%(中低收入国家);32%(高收入国家)
E:7%(中低收入国家);25%(高收入国家)
一旦被确诊为恶性肿瘤,病人心理反应会出现以下四期( )
A:否认—怀疑期、接受—适应期、愤怒—沮丧期、休克—恐惧期
B:愤怒—沮丧期、休克—恐惧期、接受—适应期、否认—怀疑期
C:休克—恐惧期、否认—怀疑期、愤怒—沮丧期、接受—适应期
D:愤怒—沮丧期、否认—怀疑期、休克—恐惧期、接受—适应期
E:否认—怀疑期、休克—恐惧期、接受—适应期、愤怒—沮丧期
假性痴呆的特点是()
A:常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出现
B: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
C:可有大脑组织的损害
D:经治疗后可部分消失
E:可见于分离(转换)障碍及应激障碍等
如何减少心理应激对个体的损害?
自我意识的形成期是(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婴儿期
E:青年期末
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
下列关于健康素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健康素养是人们获取、理解、实践健康信息和服务的能力
B: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
C:健康素养是评价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D:健康素养可以作为单一指标反映健康教育效果
E:健康素养通过知识、行为等中间因素影响健康
失眠症病程的诊断标准为失眠至少每周发生3次,持续1个月以上。( )
具体实施危机干预措施中恰当的做法是()
A:向当事人解释情感活动是对危机的非正常反应
B:避免与当事人讨论当前感受,诸如否认、内疚、悲痛
C:避免与当事人谈述过去,帮助当事人理智地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及痛苦
D:提供应对的策略,替当事人做出选择和决定
E:强调当事人对行为和决定的责任心
ICD-10诊断标准中,抑郁发作时的核心症状群不包括下列哪项()
A:心境或情绪低落
B:兴趣缺乏
C:乐趣丧失
D:早醒
E:快感丧失
以下哪些因素是精神病人出现攻击行为的高危因素( )
A:男性
B:精神分裂症病人
C:有命令性幻听或被害妄想者
D:既往有攻击行为发生史
E:有嫉妒妄想的病人

刘某,男,75岁,因心前区疼痛,胸闷而入院,入院后诊断为心肌梗死。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由于该患者年龄过高,大脑功能衰退,心理变化很大,情感也变的幼稚,如小孩一般,这时除应尽量满足其健康的需要外,尤其要注意其突出的(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认识的需要
D:美的需要
E:被重视和尊敬的需要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待患者病情好转后,该患表现出自大的态度及言行,认为自己什么都很内行,对自己和别人的病情都很清楚,认为自己地位高,懂得多,见多识广等,这时医生应最好应该( )
A:对他的表现和态度视而不见
B:态度和蔼地纠正他的行为
C:与他进行争辩,最好和他争吵,以改变他的态度和行为
D:表现出赞同他的观点和行为
E:将这种狂妄自大的态度导向积极的方面
阿片类物质通过作用于体内的___________发挥其生物学活性,这些受体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和脊髓罗氏胶质区等区域。阿片类典型的戒断症状分为__________和主观症状两大类。
某医科大学年轻教师。平时身体健康。一次偶然检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异常增高。后证实是白血病。身心马上被击垮,抑郁焦虑、沮丧。封闭孤独,失去康复的希望和信心。不到半年绝望离世。试用身心医学的观点加以剖析。
下列综合征中何种具有昼轻夜重的规律()
A:柯萨科夫综合征
B:慢性脑综合征
C:急性脑综合征
D:精神自动征
E:替身综合征
患者男,21岁。自小就不听管教,欺负同学,旷课,敲诈勒索小学生,被小学生家长举报受到学校警告处分。初中毕业后到某中专学习,经常旷课,不参加考试,在学生宿舍里经常欺负农村来的同学,曾邀约同伙到学校"教训"不服他管教的两个学生。读中专一年后自动退学。楼上邻居曾指责他不该深夜唱卡拉OK,他便于次日深夜将干粉灭火剂喷洒于该邻居的大门上。其母因子宫肌瘤手术住院,他不曾到医院探视,最近一年沉溺于网吧,多次赖账和老板发生冲突并打伤老板。对于此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可以少量用药
B:常规使用精神药物治疗
C: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
D:行为矫正
E:教育
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艾里斯
B:斯金纳
C:巴甫洛夫
D:华生
E:马斯洛
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是()。
A:生理的自我状态
B:心理的自我状态
C:社会关系的自我状态
D:道德的自我状态
下列关于肺性脑病的说法哪项不对()
A:基本病理生理是呼吸性碱中毒,pH值增高
B:意识障碍多见,在90%以上
C:是重度肺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时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
D:在高龄或有动脉硬化者,当意识障碍消除后可能发生Kosakov综合征
E:感染是重要的促发因素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
A:脑功能和行为关系
B: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的科学
C: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
D:研究人的心理或行为的异常
E:研究护理工作中心理学问题
心因性精神障碍与抑郁发作的鉴别包括( )
A:前者在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后出现
B:前者常重新体验到创伤事件,有反复的闯入性回忆
C:后者以心境抑郁为主要表现,且有晨重夕轻的节律改变
D:前者以焦虑、痛苦、易激惹为主的情感障碍,情绪波动性大,无晨重夕轻的节律改变
E:前者精神运动性迟缓不明显,睡眠障碍多为入睡困难;而抑郁发作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迟缓,睡眠障碍多为早醒
大多数病人对医院、医生满意度的判断是基于( )
A:医生的权威和名望
B: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处置的优劣
C:医生的专业水平的高低
D:医生的服务态度和医德
E:医生的技术水平
学校心理辅导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
A:美国
B:中国
C:法国
D:德国
E:英国
戒断综合症
在自杀的生物学因素中描述正确的是()
A:自杀死亡者的男女性别比与自杀未遂者的男女性别比无明显差异
B:家系中有自杀者自杀风险较高
C:我国男女两性的自杀率是1:3
D:对自杀者死后的脑研究揭示脑前额叶皮质5-HT活动升高
E:近50年来男性自杀率的上升低子女性
关于精神障碍的一级预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首次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应力争达到完全缓解
B:是预防精神障碍最主动、最积极的措施
C:主要针对病因已经明确的精神疾病
D: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等所致的精神障碍在我国已基本得到控制
E:开展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理论研究是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之一
处于急性心理应激状态的人,出现呼吸困难窒息、心悸等症状,而临床检查无阳性发现,我们认为此人可能患有( )
A:血管迷走反应
B:过度换气综合征
C:急性焦虑反应
D:神经血管性虚弱
E:神经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