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肿瘤学高级职称

一乳腺癌患者,原发灶2×2cm位于外上象限,行肿瘤切除+腋窝清扫术,肿瘤切缘阴性,术后诊断为T2NoMo,术后放疗的范围应包括()
A:全乳腺+内乳淋巴结 
B:全乳腺+内乳和锁骨上淋巴结 
C:全乳腺+内乳、腋窝、锁骨上淋巴结 
D:单纯全乳腺照射 
E:全乳腺+腋窝淋巴结照射 
连接凋亡内源性通路和外源性通路的关键分子是()。
A:BCL–2
B:BAX
C:Bid
D:BAK
E:Bim
多见于高发区的胃癌是()。
A:印戒细胞癌
B:鳞状细胞癌
C:肠型胃癌
D:弥漫型胃癌
E:黏液腺癌
腹部肿块最常见( )
PSA升高的是( )
AFP升高的是( )
HCG升高的是( )
主要转移至盆腔淋巴结( )
A:肾胚胎瘤
B:膀胱癌
C:睾丸肿瘤
D:前列腺癌
E:前列腺增生
医用直线加速器与电子感应加速器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
A: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相对较低,电子能谱好,体积小 
B: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相对较高,电子能谱好,体积小 
C: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相对较低,电子能谱差,体积小 
D: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相对较高,电子能谱差,体积大 
E: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输出剂量相对较高,电子能谱差,体积小 
下列关于人类肿瘤的形成的学说中最佳的是( )
A:病毒致癌学说 
B:化学致癌学说 
C:物理射线致癌学说 
D:多基因突变、多阶段形成学说 
E:癌变二阶段学说 
Trousseau综合征是指胃癌伴有( )
A:反复发作性血栓性静脉炎
B:黑棘皮病
C:皮肌炎
D:低血糖症
E: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以下属于预防宫颈癌的早期工作是( )
A:普及防癌知识
B:提倡晚婚、少育
C:定期开展普查普治
D:开展性卫生教育
E:积极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
对能量与质量关系的错误结论是( )
A: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而无静止质量 
B:光子可转化为具有一定质量的正负电子对 
C:质能可互相转化,一定质量反映一定能量 
D:质量与能量都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E:当质量发生变化时,其能量不一定发生相应的变化 
Burkitt淋巴瘤的特征是( )
A:多见于儿童
B:大量免疫母细胞
C:大量呈结节性增生的小无核裂细胞
D:大量弥漫性增生的小无核裂细胞
E:出现“满天星”现象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
A:颊部
B:口底
C:腮腺区
D:颌下区
E:颏下区
下段食管癌治疗应首选( )
A:手术
B:放疗
C:化疗
D:免疫治疗
E:综合治疗
65岁,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半年,检查:宫颈呈菜花样,病变累及阴道,但未达下1/3,宫旁(-),患者肥胖。阴道镜下活检最适于下述哪种疾病()。
A:子宫粘膜下肌瘤
B:宫颈浸润癌
C:宫颈原位癌
D:子宫内膜癌
E:阴道炎症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个月”来诊。一般情况可,无基础疾病。查体:左乳肿物,4cm×3cm;左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固定融合。左乳肿物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穿刺活检:可见转移性腺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正确的后续放射治疗是()。(提示术后病理:腋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A:无须放射治疗
B:左胸壁放射治疗
C:左侧锁骨上、下区放射治疗
D:左侧胸壁+左侧锁骨上、下区放射治疗
E:左侧锁骨上、下区+左侧腋窝放射治疗
F:左侧胸壁+左侧锁骨上、下区+左侧腋窝放射治疗
有关抑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抑制细胞的分化
B:能抑制细胞过度生长
C:突变后可导致肿瘤形成
D:可诱导细胞凋亡
E:最早发现的是Rb基因
软组织肿瘤不包括以下哪种来源的肿瘤()。
A:纤维组织
B:脂肪组织
C:滑膜组织
D:皮肤及附属器
E:脉管组织
喉癌术后放疗时,以下情况需要把气管造瘘口包括在内的是()。
A:病变侵及声门下区
B:术前行紧急气管切开术
C:颈部软组织受侵
D:气管切缘阳性或安全界不够
E:手术切痕通过造瘘口
女性,38岁,临床查体右侧乳腺外上象限2cm×2cm结节,边缘分叶状,活动差。 最佳的辅助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
A:超声
B:CT
C:MR
D:乳腺导管造影
E:加压放大摄影
18F–FDGPET/CT肿瘤显像()。
A:适用于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B:提供较准确的临床分期,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C:寻找肿瘤转移与复发灶,鉴别治疗后肿瘤瘢痕、坏死与复发、残余灶
D:指导优化肿瘤靶区的放疗计划
E:以上都对
女婴,1个月,生后发现颈部一约2×2cm大小肿块,近来增至约6cm×7cm大小,穿刺抽出血水,不凝固,下一步应完成何种检查( )
A:CT
B:B超
C:手术切除活检
D:MRI
E:X线
男性,54岁,早期胃癌术后,病理示高分化管状腺癌,癌浸润至粘膜下层,淋巴结无转移,脉管未见癌栓,术后辅助化疗安排( )
A:选择新药化疗
B:不需辅助化疗
C:单药化疗半年
D:联合化疗一年
E:至少辅助化疗两年
男,64岁,间断性流鼻血1年余,近1个月加重,CT如图所示,最可能的诊断为( )
A:鼻咽部腺样体增生
B:鼻咽纤维血管瘤
C:鼻咽部恶性淋巴瘤
D:鼻咽部淋巴组织增生
E:鼻咽癌
男,55岁,油漆工,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3个月,伴尿频,尿中大量不规则血块,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左侧壁1cm×1.5cm×0.5cm肿块,浅红色,有蒂较长,病理检查为移行细胞癌,分化良好。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经肿瘤切除后效果良好,关于预后判定是()。
A:五年生存率20%以下
B:五年生存率30%
C:五年生存率70%左右
D:五年生存率80%以上
E:五年生存率95%以上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分级为()。
A:T2~T3,Ⅰ级
B:T2~T3,Ⅱ级
C:T1~T2,Ⅱ级
D:Ta~T1,Ⅰ级
E:T4,Ⅰ级
有关骨巨细胞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骨巨细胞瘤起源于松质骨的溶骨性肿瘤,属潜在恶性
B:多见于年轻成人
C:骨巨细胞瘤的主要细胞为巨细胞和基质细胞
D:分级对治疗可起到决定作用
E:骨巨细胞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
I半衰期( )
A:2.7d 
B:59.6d 
C:74.2d 
D:143d 
E:5.26d 
以下关于细胞分化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由细胞分裂迅速形成的
B:细胞分化仍产生基本相同的细胞亚群
C:细胞分裂导致细胞分化
D:细胞分化是在相同细胞类型基础上进行
E:细胞分裂必然导致细胞分化
关于垂体瘤描述正确的是( )
A:良性肿瘤多见
B:PRL型多见
C:只行手术切除
D:常规行术后放疗
E:恶性肿瘤多见
霍奇金淋巴瘤的肉眼及镜下特点?

患者男,60岁,因“发现右颈包块3个月,增大1个月”来诊。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外伤、手术史;长期生活于原籍辽宁;吸烟30支/d×40年,饮白酒100ml/d×10年。查体:一般情况可,KPS=80;右颈Ⅱa区触及1枚2.5cm×2.5cm淋巴结,质中,半固定,轻压痛;右侧扁桃体偏硬,右侧舌根偏硬,口腔未见明确肿物;间接鼻咽镜:鼻咽各壁结构正常;间接喉镜:喉及下咽结构正常,声带活动良好。实验室检查:Hb135g/L,WBC5.6×109/L,N0.87,PLT220×109/L;肝、肾功能正常;EBV(-)。颈淋巴结穿刺病理:发现鳞状细胞癌细胞。



第1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如选择先放射治疗,高危区(CTV1)应该包括的颈淋巴结区域是()。
A:右侧Ⅱ~Ⅳ区,左侧Ⅰb区
B:右侧Ⅰ~Ⅲ区,左侧Ⅱ区
C:右侧Ⅰb~Ⅲ区,左侧Ⅱ区
D:右侧Ⅰb~Ⅴ区,左侧Ⅱ区
E:右侧Ⅰ~Ⅳ区,左侧Ⅱ~Ⅲ区
F:右侧Ⅰa~Ⅳ区,左侧Ⅱ~Ⅲ区
G:右侧Ⅰa~Ⅴ区,左侧Ⅱ~Ⅲ区
H:右侧Ⅰa~Ⅴ区,左侧Ⅱ区

第2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肿大完全消退的概率是()。
A:20%
B:30%
C:40%
D:60%
E:75%
F:80%
G:85%
H:95%

第3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患者的肿瘤分期及治疗原则为()。(提示原发灶在右侧舌根。MRI:肿瘤直径<2.5cm。)
A:T1N2,原发灶根治性放射治疗+颈淋巴结清扫术
B:T2N1,首选手术治疗
C:T2N1,可选根治性放射治疗
D:T2N1,术后同步放射化学治疗
E:T2N1,术前同步放射化学治疗
F:T2N1,术前同步放射化学治疗+靶向治疗
G:T2N2,术后同步放射化学治疗

第4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有助于寻找原发灶的线索有()。
A:EBV(-)
B:淋巴结穿刺病理:发现鳞状细胞癌细胞
C:转移淋巴结的位置
D:触诊舌根偏硬
E:淋巴结大小
F:祖籍
G:吸烟史

第5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放射治疗的生存率为()。
A:30%
B:40%
C:50%
D:60%
E:70%
F:80%
G:85%
H:90%

第6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该患者的原发灶可能为()。(首先考虑的前三位)
A:鼻咽癌
B:甲状腺癌
C:扁桃体癌
D:软腭癌
E:梨状窝癌
F:舌根癌
G:腮腺癌
H:转移性癌
椎管内肿瘤按生长部位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肿瘤,以_____________年龄组最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