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关于伤寒,不正确的是( )
A:伤寒是消化道传染病
B:伤寒的病程的第2~4周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C:肥达反应阳性,说明抗体已产生了对伤寒的免疫力
D:喹诺酮类药物对伤寒治疗有效
E:嗜伊红细胞计数对伤寒的诊断和预后有参考意义
关于传染病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由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等)感染引起的疾病均称为传染病
B:只有造成流行的疾病才被称为传染病
C: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因此是同一概念
D: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
E:寄生虫感染不属于传染病
请问钩体的构成。
女性,24岁。5小时前骤起腹泻,稀便转水样便,排便15次,量多,呕吐3~4次来诊。无发热、腹痛。病前在舟山旅游。体检:脉搏102次/min,BP8/5.3kPa(60/40mmHg),眼球稍下陷,腹部无压痛,大便光镜检:WBC0~2/HP,RBC0~1/HP,拟诊为副霍乱。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本例抗菌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A:氯霉素
B:呋喃唑酮
C:四环素
D:SMZ加TMP
E: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本例治疗重点是补液,补液种类及方法是()
A:静脉补充等渗氯化钠液
B:静脉补充5:4:1液体
C:静脉补充3:2:1液体
D:口服补液
E:静脉补充葡萄糖水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霍乱与副霍乱的区别在于()
A:防治措施不同
B:噬菌体裂解试验不同
C:临床表现明显不同
D:细菌形态不同
E:抗原结构与生化反应不同
人感染疟原虫后在临床上表现的免疫类型是().
A:缺乏有效免疫
B:带虫免疫
C:伴随免疫
D:消除免疫
睾丸鞘膜积液多见于马来丝虫病。
患者,王某,男,30岁,间断发热2月,伴有畏寒,多汗,游走性大关节疼痛。在家务农,家中养羊。查体: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肝大,脾大,肋下及3.0cm。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入院后查体发现其腰椎压痛,CT示椎体炎,做确诊试验为阳性,应如何治疗()
A:手术
B:牵引
C:激素
D:镇痛药
E:联合抗菌,适当延长疗程,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的治疗方案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
B:多西环素联合链霉素
C:青霉素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
D:利福平联合氟喹诺酮类药物
E:多西环素联合复方新诺明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病
B:伤寒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布鲁菌病
E:败血症
患者,男,45岁,牧民,主因发热、多汗、关节痛1个月于2001年6月26日入院,为不规则热,且高热时无明显不适,体温下降后自觉症状加重,常有出汗,与发热无关,肩关节有针刺样疼痛。查体,体温37.5℃,腋下淋巴结肿大无压痛,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及皮疹,自服扑热息痛无明显好转。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
A:风湿热
B:伤寒
C:结核病
D:布氏杆菌病
E:类风湿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进一步检查最有意义的是()
A:血常规
B:取血或骨髓作培养
C:凝集试验
D:ELISA法
E:肩关节X线片及胸片
幼儿急疹发病多见于()
A:春夏季
B:春秋季
C:冬春季
D:夏秋季
E:秋冬季
患者男,48岁,因“反复发热3年,复发7d”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给予氯喹及输液治疗好转;3个月前回到成都,7d前突然出现畏寒及寒战,约2h后开始发热,当时未测体温;以后每天发热,无明显规律性,体温39~40.2℃,伴头昏、头痛,尿黄,食欲差。查体:T39.8℃,P118次/min,R26次/min,BP112/70mmHg;皮肤黏膜苍白,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大,右上腹压痛及叩痛,墨菲征(+);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根据以上情况,考虑发生的并发症是(提示实验室检查:与2h前比较,血红蛋白明显下降,由95g/L降至60g/L,WBC12.4×10/L,N0.75;尿隐血(+++),RBC0~3/HP,WBC2~4/HP;BUN18mmol/L,SCr219μmol/L。肾B型超声:双肾稍大,未见泌尿系结石及梗阻。)()
A:继发尿路感染
B:并发败血症
C:继发胆道感染
D:并发黑尿热
E:并发DIC
F:并发肾破裂出血
G:并发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H:并发钩端螺旋体病
男性,20岁,2天来发热、全身不适,1天来神志不清,伴抽搐,来诊,T40℃,BP70/50mmHg(9.3/6.7kPa),皮肤散在淤点、淤斑,颈强,克氏征(+),巴氏征(+)。诊断应首先考虑()
A:败血症
B:流脑(普通型)
C:流脑(休克型)
D:流脑(脑膜脑炎型)
E:流脑(混合型)
回归热包柔体含有_____和_____,其最大特点是_____极易变异。
下列情况哪个多为疟疾典型发作()
A:恶性疟
B:间日疟早期
C:婴幼儿疟疾
D:成人输血后疟疾
E:混合感染
一患者来自霍乱流行区,突起腹泻,每天腹泻15次,呈水样便,伴有呕吐,24小时尿量200ml,体查:血压77/53mmHg,大便镜检:WBC0~5/HP,悬滴阳性,初步诊断为霍乱,问临床类型属于( )
A:轻型
B:中型
C:重型
D:中毒型
E:暴发型
主要经输血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
A:甲型肝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戊型肝炎
D:丙型肝炎
E:伤寒
关于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指标,叙述错误的是( )
A:休克早期血压尚正常或偏低,脉压小
B:患者的神志状态和其血压的高低是完全平行的
C:皮肤苍白发绀,如出现出血点或瘀斑提示有DIC的可能
D:在休克早期及治疗恢复期,脉搏强度变化往往先于血压变化
E:肾脏是休克时血流量改变最显著的器官之一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 )
A:使用抗生素
B:使用抗毒素
C:使用中草药
D:免疫预防(使用疫苗)
E:使用抗病毒化学药物
麻疹的并发症有( )
A:支气管肺炎
B:心肌炎
C:喉炎
D:脑炎
E: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患者女,主因被蜱叮咬后发热4天入院。3周前去郊外旅游后被蜱叮咬,于入院前4天出现全身肌肉疼痛,小腿部胀痛。查体:T39℃伴睾丸痛、小便困难,四肢游走性环形红斑,大小约2cm×2cm,逐渐扩大,于2001年2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眼睑轻度水肿,双颌下可触及黄豆粒大小淋巴结,无压痛,四肢散在片状斑疹和环形皮疹,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阴性。血象:WBC4.6×109/L,N0.65,L0.30,Hb100g/L。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血吸虫病
B:伤寒
C:莱姆病
D:钩端螺旋体病
E:流行性出血热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了确诊,首选哪项检测( )
A:血培养
B:免疫荧光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抗体
C:肥达反应
D:外斐反应
E:显凝试验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好的治疗措施是( )
A:阿莫西林
B:氯霉素
C:诺氟沙星
D:氯喹
E:林可霉素
登革出血热的实验室特点是( )
A: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B:血小板减少
C:PT延长
D:C0CP上升
E:血细胞比容减少
青年男性,23岁。因发热、皮肤出血点伴乏力7天就诊,血常规检查示:Hb100g/L,WBC23.5×109/L,PLT15×109/L,有幼稚细胞。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B超检查显示肝脾肿大,骨髓细胞学检查原始加幼稚细胞占90%,胞质内有Auer小体,血培养有大肠埃希菌生长。诊断除哪项外均有可能()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是()
A:腹腔CT
B:肝胆B超
C:血培养
D:骨髓检查
E:出凝血常规检测

男,40岁,反复乏力、肝区不适5年。查体:慢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颈部有2个蜘蛛痣,肝肋下2cm,脾侧位可及。实验室检查:ALT200u,血清白蛋白30g/L,γ-球蛋白40g/L,血清总胆红素30μmol/L。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临床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
A:慢性肝炎轻度
B:慢性肝炎中度
C:慢性肝炎重度
D:慢性重型肝炎
E:肝硬化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明确诊断,最可靠的辅助检查是( )
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B:B超
C:磁共振
D:CT
E:肝活检病理检查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慢性肝炎病理改变中难以缓解的病变是( )
A:肝细胞水肿,变性
B:肝细胞点状或小灶性坏死
C:毛细胆管淤胆
D:汇管区内胶原及纤维组织增生
E: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
11岁男孩,患儿以皮疹4天为主诉来诊。患儿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1天,2天后,全身出现全身皮疹,伴有瘙痒。查体:躯干部可见红色丘疹、疱疹及疱疹破溃。发病前有手足口病接触史,外婆10天前患带状疱疹。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上述患者需要的处理为()
A:隔离休息,对症治疗
B: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
C:利巴韦林治疗
D:抗过敏药治疗
E:给予激素治疗减轻感染中毒症状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若该患儿昏迷加深,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首选()
A:甘露醇治疗
B:大剂量利巴韦林治疗
C:激素治疗
D:抗生素治疗
E:止吐剂及镇静剂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最可能为()
A:手足口病
B:风疹
C:水痘
D:过敏性皮炎
E:斑疹伤寒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病程中出现头痛、频繁呕吐,迅速进入昏迷,则应考虑()
A:手足口病并脑炎
B:失液性休克
C:水痘脑炎
D:手足口病并脑膜脑炎
E:流行性脑膜炎
猪链球菌感染病例的主要流行病史主要是()
A:发病前7天内有与病家畜的接触史
B:近期曾在疫区
C:近期有与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接触史
D:食用经检疫的猪肉
E:食用未煮沸的猪肉
关于结核性脑膜炎正确的( )
A: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B:有结核中毒症状,起病1~2周后方出现神经系统表现
C:脑脊液压力增加,常呈化脓性改变
D:脑脊液糖及氯化物降低,蛋白质增加
E: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
男,40岁,反复乏力、肝区不适5年。查体:慢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颈部有2个蜘蛛痣,肝肋下2cm,脾侧位可及。实验室检查:ALT200u,血清白蛋白30g/L,γ-球蛋白40g/L,血清总胆红素30μmol/L。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临床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A:慢性肝炎轻度
B:慢性肝炎中度
C:慢性肝炎重度
D:慢性重型肝炎
E:肝硬化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明确诊断,最可靠的辅助检查是()
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B:B超
C:磁共振
D:CT
E:肝活检病理检查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慢性肝炎病理改变中难以缓解的病变是()
A:肝细胞水肿,变性
B:肝细胞点状或小灶性坏死
C:毛细胆管淤胆
D:汇管区内胶原及纤维组织增生
E: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
患者男,56岁,兽医,因“持续发热1个月”来诊。体温38.0~39.5℃,伴畏寒、出汗,体温于每天午后逐渐升高,持续约2h后自行消退,无其他不适。曾于当地诊所给予头孢菌素治疗2周,未见效。贫血及糖尿病病史多年,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查体:T38℃,P102次/min;意识清楚;贫血貌,皮肤未见红斑、结节及结痂,巩膜轻度黄染,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关节无红肿、压痛;神经系统未及阳性体征。为明确诊断,下一步处理措施包括()
A:骨髓常规检查
B:外周血及骨髓涂片找疟原虫
C:骨髓活检
D:纤维胃镜检查
E:外-斐反应、冷凝集试验
F:停用一切药物排除药物热
G:青霉素诊断性治疗
H: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I:多次血常规及血培养
J:颅脑CT
男,24岁,发热3天,无尿1天,查体:体温:37.2℃,神清,结合膜水肿严重,上胸部可见数个出血点,全腹压痛明显,双肾区叩击痛,血常规:WBC32×10/L,N0.60,L0.40,PLT60×10/L,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
A:严格控制入水量
B:大剂量速尿静脉推注
C:快速静脉推注甘露醇
D:血液透析
E:导泻疗法
可用外-斐反应来辅助诊断的疾病是()
A:伤寒
B:回归热
C:斑疹伤寒
D:钩端螺旋体病
E:梅毒
患者,男,45岁,牧民,主因发热、多汗、关节痛1个月于2001年6月26日入院,为不规则热,且高热时无明显不适,体温下降后自觉症状加重,常有出汗,与发热无关,肩关节有针刺样疼痛。查体,体温37.5℃,腋下淋巴结肿大无压痛,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及皮疹,自服扑热息痛无明显好转。进一步检查最有意义的是()
A:血常规
B:取血或骨髓作培养
C:凝集试验
D:ELISA法
E:肩关节X线片及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