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建立学制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应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在实际情景中进行
B:口语交际教学应努力贴近生活话题,采用灵活形式组织教学。
C: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的表达。
D:第二、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交流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嘉奖;誓死如归;奏效;越俎代庖
B:慰籍;弱不经风;整饬;历久弥新
C:真谛;既往不咎;小憩;举步为艰
D:体恤;提纲挈领;端倪;磬竹难书
新课程标准根据哪三个维度设计的。
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
A: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B: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C: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下列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战国时期诗歌共305篇。
B: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野草》《故事新篇》等
C:楚辞主要作家有屈原、宋玉等,代表作品《离骚》《九章》《九歌》等。
D:福克纳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经典巨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前些年翻看先生的这本书时,尽管自己对民国话题有着欲说还休的浓厚兴味,对这本话语剪辑独出心裁的编排方式下潜藏的__________常常默契会心,但读完仍是感到___________。
A:至理名言,戛然而止
B:妙言要道,耳目一新
C:不经之谈,百读不厌
D:微言大义,意犹未尽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位教师在教学冀教版一年级下册《遥远的恐龙世界》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下面是开始上课时的一个片断: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遥远的恐龙世界》,老师课前让你们收集恐龙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吗?
生(齐答):收集了。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谁先来。
生(一男生):老师,我收集的是三角龙的资料。
接下来,这个男生手捧着搜集来一张张的资料,读起来。刚读几句,遇到生字,读不下去了。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过来资料开始进行讲解。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你认为上课一开始老师这样处理搜集的资料可取吗?为什么?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如果让你来讲设计课前收集资料的这类型课,你会怎么处理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的课程理念是什么?
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表演的环节。教师假扮后羿射日,当正要射下第十个太阳的时候,学生纷纷阻拦,说出“慢着!”“等一等!”“别射!”而当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射?”时,学生却哑口无言,连忙翻书,但一时难以组织好语言。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如此安排表演,你认为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
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提到了叔侄读《水浒传》的事,文中说:“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看你是不是一个读书马虎的人。 “勇”是《水浒传》中众多英雄的共性,而其中“智”的故事也不鲜见。“那七个贩枣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这是原著中的一段话,请用十个以内的文字概括这个故事,并简述在这个故事中“智”的具体体现。
第一学段(1~2年级)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下列汉字中造字法相同的一项是()
A:牛、日、末、瓜
B:京、下、三、刃
C:林、灭、诊、囚
D:爸、闻、战、笔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然后完成问题。 学会微笑 张保振 ①和谐,是需要微笑的。 ②这是因为:微笑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面部的武装已经解除,嘴上的哨兵已经撤岗。这种标志,犹如联合国大厦门前的那个雕塑:枪管已经扭曲,子弹已经不存,隐喻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思想 ③微笑是一一种宣示。它宣示着:与人疏远的沉默已经结束,与人接近的叙说已经开启。这种宣示,犹如开岁发出的春令:来吧,我们是朋友;滋荣吧,嫩绿的百卉;斗芳吧,艳丽的百花。微笑是一面旗帜。它表达着:吾心谦和,与人为善;相逢一笑,重金胜玉。这种旗帜,犹如君子之交.虽形淡如水,却道直如弦,心心相印。微笑是可亲的。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快乐。《论语.宪问》曾言:“乐然后笑。”可见,笑由喜悦来,相从心头生。循笑是可敬的。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友善。北宋时期有一个叫程颐的哲学家、教育家在其《外书》卷二中曾言:“乐取于人以为善。”可见.为善使人乐,好善乐天下。微笑是可贺的。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再造。早在1900年,法国学者柏格森在其出版的《笑之研究》中就认为:笑是对不合和谐、不合生命、不合社会的惰性、刻板、造作等现象的一种智力反应和纠正,具有使人恢复灵活生命、适应社会的功利性。可见,一笑失百忧,生命如逢春。 ④微笑在心。心动笑发。心之精微,有时虽口不能言、书不能文,却可喜形于色,挂在脸上。这种表现,如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云:“纵言及平生,相视开笑靥。” ⑤微笑在诚。诚动笑出。诚就是真心实意。诚还是无所隐伏。诚可生情,情可生笑。虽说“含娇含态情非一”,但毕竟唯有“披心腹”、心见诚,才可“见情愫”、笑溢出。 ⑥只要微笑,成功不远。美国有位企业家在谈到用人的成功经验时说:“宁雇一名满脸微笑的小学毕业的职员,也不雇一位面孔冷淡的哲毕博士。”可见,微笑,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情况下,是多么的重要。 ⑦学会微笑,以柔克刚。《伊索寓言》中有则显示强大的故事说得分明:大风靠狂怒以显示强大,让地上的老人把衣服脱掉,结果却适得其反。风越大,老人把衣服裹得越紧,而且恨不得再多穿上几件衣服;太阳则相反,靠微笑以显示其力量。结果老人不断地增加热量,不断地擦去汗水,最后心甘情愿地把衣服脱下。这说明,在一定时候、一定条件下,微笑比狂怒更有力、更能取得成绩! ⑧民间有一俗语:“莫笑莫开店。”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科技含量高的好产品还不够,还要有好态度、好服务。只有相逢开口笑,才能盼得人气旺、生意火,从而“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选自《人民日报》2007年12月3日) 作者认为微笑是“可亲、可敬、可贺的”,请你分别解释“可亲”、“可敬”的原因。
“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的一半。”“船已开三日即到。”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都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写动物叫喊的词语有较为固定的搭配和习惯用法。下列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狗吠;猿鸣
B:马嘶;蝉噪
C:鹤啼;虎啸
D:鸡叫;狼嚎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媒体处于()地位。
A:次要
B:主导
C:附属
D:其他
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你怎么认为?
新课程倡导的备课应该是师生交往、()、()的过程。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谩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达不满
D: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宜以活动和()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这首诗名为“赠从弟”,但无一语道及兄弟情谊。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构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结构特征。
下面是对《史记》和《汉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和《汉书》都是纪传体的通史。
B:《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部分。
C:“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和社会上的重大变化;“世家”记载王侯外戚的事迹;“列传”主要是为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写传记。
D:东汉班固等编写的《汉书》在体制上全袭《史记》,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备课必做的三个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教学设计和()。
A:制作课件
B:了解学生
C:设计板书
D:设计试题
王仁甫“45分钟价值曲线理论”的黄金时区是()时段。
A:5——20
B:10——25
C:15——25
D:25——40
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匡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日:“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选自《吕氏春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括号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