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输血技术

正常人外周血中干细胞只有骨髓中造血干细胞量的()
A:1/100~1/10
B:1/1000~1/100
C:1/1000~1/10
D:1/1000
E:1/100
血肿属于()
A:局部性献血不良反应
B:精神性献血不良反应
C:轻度性献血不良反应
D:中度性献血不良反应
E:重度性献血不良反应
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参考值是()
A:(4.09~5.74)×1012/L
B:(3.68~5.13)×1012/L
C:(5.2~6.4)×1012/L
D:(4.0~4.3)×1012/L
E:(4.0~4.5)×1012/L
PNH患者输血宜选()
A: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否

患者男,48岁。肝硬化6年。1天前进食质硬食物时出现呕血,色鲜红,量约1200ml。应用止血药物治疗后好转。但10小时前突发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并出现幻听。BP100/65mmHg;血常规:WBC2.00×109/L↑,Hb86g/L↓;血糖7.0mmol/L;尿常规检查(-)。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体格检查中对诊断帮助最大的体征是()
A:腱反射亢进
B:肌腱阵挛
C:扑翼样震颤
D:克氏征阳性
E:Babinski征阳性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对进一步确诊有意义的检查是()
A:头颅CT
B:血氨
C:血气分析
D:肝功能
E:肾功能
引物的延伸温度是()
A:22℃左右
B:72℃左右
C:55℃左右
D:94℃左右
E:100℃左右
下列哪项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HTLV-Ⅰ/Ⅱ经血液传播()
A:使用去细胞的血浆制品
B:全血、红细胞等保存1周以上就可输注
C:对献血者和血液制品进行HTLV-Ⅰ/Ⅱ筛查
D:在HTLV流行区对献血者进行筛查
E: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ISO9000质量体系与GMP质量体系比较,不正确的是哪项()
A:ISO9000可用于各行各业,GMP只能用于特定行业
B:GMP是推荐性的,ISO9000是强制性的
C:ISO9000是推荐性的,GMP是强制性的
D:ISO9000只提供原则性的指导,GMP除此之外还包括具体的专业要求,甚至技术细节要求
E:ISO9000是国际通用标准,GMP是行业规范
脾阻留危象发生在()
A:PNH
B:海洋性贫血
C:镰状细胞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新生儿溶血病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是()
A:输注后1小时血小板增加值(PI)30×109/L
B:输注后1小时校正血小板增值(CCI)6.5×109/L、20小时3.5×109/L
C:输注后1小时血小板恢复率(R)35%
D:输注后20小时R25%
E:输注后20小时PI25×109/L
以下不是保留献血者的作用的是()
A:保障血液安全
B:降低招募成本
C:应对血液短缺
D:建立应急献血队伍
E:降低化验成本
下面不是献血对人身体的有益之处的是()
A:促进血液新陈代谢
B:调节血液黏度
C:提高红细胞供氧能力
D:刺激骨髓造血
E:减肥
献血出现轻度不良献血反应,以下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与献血者交谈
B:松开献血者衣服和皮带
C:适量饮用冷饮料
D:充分休息
E:不必要监测献血者血压、脉搏,观察表情和呼吸状况
过敏反应应用()
A:解热、镇静剂
B:抗组胺药
C:强心、利尿剂
D:铁螯合剂
E:钙剂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管理信息系统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大多数的进步源于计算机能力的提高。这种趋势正朝着体积小、速度快、技术廉价的方向发展。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1965-1979年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哪个阶段()。
A:分布式终端用户计算阶段
B:集中数据处理阶段
C:面向管理的数据处理阶段
D:交互网络阶段
E:分散数据处理阶段
冷沉淀中每袋要求Ⅷ因子含量应为()
A:10~20IU
B:20~40IU
C:40~60IU
D:60~80IU
E:80~100IU
一位住院患者,住院15日后出现类似伤寒症状,病情较轻、发热38℃,腹泻,腹部疼痛,粪便培养鼠伤寒沙门菌阳性。该患者发病前这个病室有一类似症状患者,两人有食物交换。该患者住院后所致感染是()。
A:院内感染
B:住院感染
C:医源性感染
D:带入传染
E:自身感染
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氯化钾
B:氯化钠
C:氢离子
D:钙离子
E:碳酸氢钾
一个妇女,经常性月经量过多,皮肤有出血点,检查显示血小板数量1.5×109/L,此时应选择何种成分输注()
A:红细胞悬液
B:新鲜冰冻血浆
C:普通冰冻血浆
D:冷沉淀
E:浓缩血小板
米氏方程是()
A:V=Vmax[S]/[S]
B:V=Vmax[S]
C:V=Vmax[S]/Km
D:V=Vmax[S]/(Km+[S])
E:V=Vmax
采供血的管理和业务工作服务必须能够满足各部门多种情况的需要,既要满足现在工作的需要,又要满足以后发展的需要,要适合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体现了()
A: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B: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效性
C: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
D: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
E: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性
什么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A:管理的系统方法
B:领导作用
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
E:持续改进
用血调控是根据什么调配相应血液()
A:血液成分贮存时间
B:申请用血的方式和病种对血液贮存时间要求
C:各型血液用量
D:完成血液相容性检测的时间
E:从血站送血到达或取回血液
描述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所要求的质量活动如何开展的文件是()
A:质量手册
B:程序性文件
C:作业文件
D:质量记录
E:质量计划
DIC患者血液制品输注原则正确的是()
A:旦发生DIC,就应该补充红细胞
B:血小板在DIC任何阶段都可以输注
C: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应在充分抗凝的基础上应用
D:纤维蛋白原需持续输注
E:抗凝血酶Ⅲ应早期应用
关于戊型肝炎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A:具备急性肝炎临床表现,同时血清抗-HEVlgM阳性者,可诊断为戊型肝炎
B:具备急性肝炎临床表现,同时血清抗-HEVIgG阳性者,可诊断为戊型肝炎
C:具备急、慢性肝炎临床表现,同时血清抗-HEVIgM、抗-HEVlgG阳性,或从粪便中检出HEV颗粒者,均可诊断为戊型肝炎
D:具备慢性肝炎临床表现,同时血清抗-HEVlgM、抗-HEVlgG阳性,或从粪便中检出HEV颗粒者,均可诊断为戊型肝炎
E:具备急性肝炎临床表现,同时血清抗-HEVIgM、抗-HEVIgG阳性,或从粪便中检出HEV颗粒者,均可诊断为戊型肝炎
以下哪种环境适合献血()
A:温度过高
B:拥挤
C:空气混浊
D:嘈杂
E:干净
地中海性贫血患者常出现哪种类型贫血()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正细胞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
E:获得性血细胞膜糖化肌醇磷脂(GPI)锚链膜蛋白异常性贫血
患者男,26岁。因骨折,拟行外科手术,备血800毫升。现将患者血液标本按国家要求送检,准备进行传染病四项检测。使用的试剂要符合评价诊断试剂的标准,对于这些指标不正确的叙述是()
A:敏感度是试验检出有病的人占患者总数的比例,即真阳性率
B:特异度是试验检出无病的人占无病者的总数的比例,即真阴性率
C:约登指数是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减1,指数愈大,其真实性愈小
D:精密度是指试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E:预示值说明试验的诊断价值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错误的做法是()
A: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B: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掺漏和其他缺陷
C: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D: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E: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单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