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社会工作实务(中级)

小朱,五年前入伍,去年怀揣战功奖章从海军东海舰队回到老家,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节电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科技节电、节能节电环保产品的使用与开发。为了帮助小朱创业,他的父母以他们的房子作抵押,从银行贷款10万元给小朱做本金。然而,公司开张一个月,他却只卖出两台节能器,除去门面租金、贷款利息和各项开支,亏损5000多元。第二个月依然没有半点起色,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父母也为他着急,却帮不上忙,还经常数落他,埋怨他把他们的养老钱都给弄丢了。朋友觉得风险太大,准备撤资。种种困难把小朱逼到了绝境,他觉得自己没有本事,枉费了部队的培养,不仅没有办法养活自己,还要连累父母和朋友,无可奈何地来找社会工作者帮忙。 问题:请分析小朱的困境,并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提出介入策略。
张先生,45岁,两年前因意外事故致使右腿残疾,只能依靠拐杖行走。张先生失去了工作能力,全家仅依靠他的妻子养家。近一年,妻子常常埋怨张先生无能,而她又不得不每天辛苦工作赚钱。他最关心的儿子小张,现就读高中二年级,成绩一般,个性好强,总是对爸爸的过分关心感到很不耐烦,觉得许多事情他问了也是白问,根本帮不上忙。张先生越来越觉得难以和儿子沟通,而夫妻、父子之间的争吵也让他对妻子和儿子充满了愧疚感。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张先生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2.针对张先生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方案设计题: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你所在的城市由于连日来的大雪致使很多社区停电、停水,居民的正常生活需要得不到保障。请你针对这一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林收到一封求助信。她是玲玲,12岁,目前就读于小学六年级。她在信中写道:"自己的成绩一年不如一年,现在一放假,我就想去找同学玩,不想念书。我爸妈把好话、坏话都说尽了,其实我也明白当中的道理,但就是做不到……"小林进一步了解发现,玲玲属于高智商低成就,她的学业性向测验的分数很高,但学业成绩低落,居全班40名左右(全班共45人),是典型的学业低成就者。任课老师也经常因为成绩差而数落她,久而久之,连玲玲自己都失去了信心。玲玲的父亲高中毕业,任职于某公司,是轮班制。由于父亲很希望玲玲将来能上大学,替家人争口气,所以很关心玲玲的成绩,对她管教也很严格。但他经常用话语讽刺玲玲,父女关系恶劣。母亲任职于某幼儿园,对玲玲的生活起居照顾很周到。但不知怎样管教和辅导她,对她的要求也没有像她父亲那么高,母女关系良好。 问题:请简要分析玲玲的情况,并以此写出辅导策略。
快乐山社区位于某市中心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0%左右。他们大部分是退休老人,有一定文化水平,经济及健康情况都不错。除少数老人担任楼组长外,多数老人很少参与社区事务。 社区旁正在建造五幢高层商品房,来了一批建筑工人。工人们每天都要穿过快乐山社区,来往于宿舍与工地之间。由于社区附近建筑工人多了,吸引了一些小商小贩。最近,快乐山社区连续发生3起人室盗窃事件,一些居民认为是外来人员大量穿行造成的,有人建议把社区靠近建筑工地的大门锁上。此建议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关乎社区安全和居民出行,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社区工作方法,发动社区老人参与解决上述问题。 问题: 1.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是什么?过程目标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步骤协助建立老人志愿者团体以实现上述工作目标? 3.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中可以采用哪些专业技术?
阿健,男,14岁,年幼丧母,其父长期不务正业,靠领取低保金勉强维持基本生计,平日里对阿健的关怀很少,动怒时甚至对其施以暴力。为此,阿健常夜不归宿,流连于网吧通宵打游戏机,久而久之便结交了一群社会上游手好闲的不良少年,阿健与他们混迹在一块儿后渐渐养成了旷课的坏习惯并染上了吸烟等恶习。对此,阿健的班主任十分焦急,求助于学校社工小吴。社工小吴接案后,为帮助阿健回归学校,使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仔细评估了阿健及其家庭的特殊需要,运用了一套专业工作方法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对阿健进行个别辅导并从不同角度给予其家庭各种支持。问题:上述案例中的社工小吴采取了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对阿健进行了帮助,请简要说明通用过程模式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通过组织协调,主导社区服务,这就是()在社区服务中的地位
A:志愿者
B:社会组织
C:居委会
D:业务委员会
大学毕业生小梅因车祸导致瘫痪,整天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情绪十分低落。社会工作者小张介入后,对小梅进行了情绪疏导,并与她一起分析讨论,决定开办一家网上工艺品商店。一年来,在小张的协助下,网店发展走上了正轨,小梅已经掌握了所有业务流程,情绪也恢复正常。在此情况下,小张觉得可以结案了,一天,小张在家访中对小梅说,自己的任务已完成,从明天开始将不再来小梅的家。小梅感到十分震惊,情绪又回落到服务前的状态,没有心思处理网店的业务了。 问题: 1.分析导致小梅在结案时情绪回到以前状态的原因。 2.结合案例,说明为避免小梅的负面反应,社会工作者小张在结案时应采取的处理方法。
方婆婆,70岁,腿脚略有不便,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听音乐。她很伤感,感觉自己对外面的世界失去了兴趣,虽然有生活处理能力却无心照顾自己。方婆婆的子女平时都要上班,家中没有人照顾她,方婆婆的儿子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后,将她送到了离家20公里远,收费比较高的养老院。 入住养老院半年后,方婆婆还难以适应定时吃饭和定时熄灯等管理制度,也不喜欢院方组织的郊游活动,她感到既没有人可以交流谈心,也不能经常请假回家,只能待在这个“小地方”。渐渐地她越发感到手脚没有力气,浑身不自在。针对方婆婆的情况,养老院没有提供具体的服务,方婆婆强烈要求回家。方婆婆儿子发现社区开办了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包括家务助理、送餐、家庭病床等,价格也比较便宜,社区里有很多母亲的老朋友还有志愿者服务。方婆婆的儿子为母亲申请了居家养老服务。 【问题】 1.结合案例,指出该养老院服务存在哪些局限性。 2.依据机构照顾理论,结合案例中方婆婆的问题和需要,提出改善该养老院服务的建议。 3.结合案例,简要说明居家养老的优势。
杨欣伟小的时候他父亲因为犯罪判处死刑,剩下年幼的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在某书店做管理员,收入很微薄,为了维持家用,母亲在工作之余去做家政,非常辛苦,忙碌的母亲没有时间来关心和照顾杨欣伟。杨欣伟经常与社区的几个不良青年混在一起,还曾因为盗窃而被判入狱。出狱后的杨欣伟不去找工作,整天惹是生非,慢慢竟染上了毒瘾,妻子得知后非常气愤,为了帮助杨欣伟戒毒,妻子以身试毒却同他一样无法自拔,为筹毒资两人走上了盗窃之路,妻子被判入狱一年。 现在杨欣伟与母亲还有他两岁的女儿住在一个即将拆迁的小区中,三个人挤在一问很小的阁楼里,依靠母亲微薄的退休金艰难地生活。看着年幼的女儿和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想到在狱中的妻子,杨欣伟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了,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在家里自己实行戒毒,并且打算去找工作,他为将来的生活做了详细的规划。可就在杨欣伟对生活信心满满时,妻子却在狱中寄来了离婚协议书,这让杨欣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对将来的生活又失去了希望。杨欣伟的母亲看到儿子的状况,非常担心,于是找到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问题】 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请你针对杨欣伟的问题,制订一份服务方案。
方案设计 小李,大二男生,22岁,大一入校时认识一个女生后,迅速坠入了爱河,但是面对他的深爱,女生似乎没有那么热烈,两人的关系时好时坏。最近,因为一件小事,女生跟他彻底分手了。任凭小李如何哀求,女生的态度都十分坚决。小李就此陷入了失恋状态,整天茶饭不思,身体也一天天瘦了下去。妈妈看了,十分担心,但又无能为力,费了很多口舌,终于说服了小李,陪他找社区工作者求助,希望得到帮助。小李只有一个愿望:我只想要她回到我身边,否则我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做不了。 问题: 请你有针对性的设计服务方案。
当服务对象遇到突发事件如失业、疾病和天灾****等问题时,社会工作者立即运用包括通报相关机构、安置和安抚服务对象、进行物资救援等介入手段。这种介入行动属于()。
A:经济援助
B:资源整合
C:安置服务
D:危机干预
E:社会救助
王奶奶,60岁,未婚,没上过学,以捡垃圾为生,患有风湿类关节炎数十年,关节畸形、肿大,行走困难。一次,王奶奶在捡垃圾的时候被撞,右腿截肢,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现实虽然如此残酷,但是王奶奶身残志坚,自立自强,截肢以后就在家做一些编织活,但是收入微薄,现在每月主要靠当地政府部门的补助为生,经济状况窘迫。王奶奶患病以来与弟弟和弟妹同住,家庭关系非常和谐。不幸的是,弟妹在不久前查出患了癌症,手术后身体很虚弱,也难以照顾王奶奶。王奶奶弟弟的身体状况也不好,侄子也在外地,三位老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都非常差。他们挤在一个狭窄的屋子里,终日难见阳光,房内没有自来水、上下水道和卫生间等设施,院子里有一个公用的自来水管,厕所也在外面。王奶奶由于行动不便,大小便只能在家中完成。无助的王奶奶向医务社会工作者求助,希望可以提供帮助。 问题:1.医务社会工作有哪些特点?2.上述案例中,王奶奶面临哪些困境?3.针对王奶奶的情况,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市中的社会组织、社会动员和资源分配,主要是通过“单位”来传达的()
方案设计题:退伍义务兵陈某因所在单位项目下马而下岗。民政部门根据陈某家的收入状况,每月给其发放低保金。但陈某却拒绝接受低保金,并表示自己只要求继续工作,不愿意吃低保。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介入策略。
方案设计题:你将从社区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开发与运用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请你针对它拟订一份服务方案。
杨某平时身体很好,一天突然感到胸闷,并伴有心绞痛,经初步诊断为冠心痛,必须住院做进一步检查。杨某由于平时极少到医院看病,对医院的情况很陌生,担心自己的检查会出现不好的结果,对年迈的父母为自己担心过意不去,又对丈夫不能为她做点什么感到不满。 问题: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你将从哪些方面提供服务?
某社区"劳释"人员比较多,而每个"劳释"人员的情况又各不相同,社会工作者根据不同的情况为他们提供了不同的服务。在社会工作者的鼓励下,他们中有的参加了社区的夜巡队,每天晚上在社区居委会值班,不定时地在社区里夜巡,社区每晚为其提供10元的补助;有的申请到了低保救助;有的优惠得到社区再就业摊区铺面,做起了小生意:有的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再就业培训,在社区与其辖区单位共办的招聘会上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等。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还定期把大家召集起来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国家低保和就业等相关政策学习以及环境卫生保护行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在节庆日时,社会工作者还坚持对他们进行慰问和关心,组织他们进行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问题:1.上述案例中涉及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些内容?请结合案例进行简要说明。2.除了案例中提到的内容外,请继续举例说明社区社会工作的其他内容。3.在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采取了哪些介入方法?
小朱是某高中高二学生,因为网络成瘾曾被不同的两所高中学校开除了2次,现在是在父母为其联系的第三所高中就读。他很内向,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的关系都很紧张。他是家中的独子,父母对他的行为很失望,但还是周到地照顾他。他的叔叔听说他的事情多次想和他交流,他总是逃避,有一次竟然躲到公园过夜。 【问题】试运用生态系统图分析小朱的问题及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
于某今年63岁,现住农村老家,老伴在八年前去世了。儿子退伍后一直在城里工作。老人年岁高,走路不太灵活,除了夏天在小院子里养点花以外,平时很少外出,也很少有客人来访。儿子很孝顺,多次劝说老人到城里与他一起生活,但老人怕住城里不习惯,还会给儿子带来麻烦,说什么也不去。老人每天没事可做,多半时间都孤单地坐在院子里。 【问题】 1.什么是老年人问题? 2.结合案例来说明老年人都会遇到哪些具体问题。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男,25岁,未婚,初中毕业,与父母同住。李某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一夜暴富,所以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他从不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加上学历较低,所以一直失业在家,每日无所事事。新入职的社工小王认为,李某目前的状况主要由失业所致,只要替他找到工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于是,小王想方设法寻找就业信息,多次向李某提供就业岗位,但一直没有成功。因此,小王十分沮丧、困惑。 问题:1.本案例中社工小王服务目标存在什么偏差?2.对社工小王的服务目标可以做出哪些具体的修改?
丽芬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经常抽烟喝酒,每年拿不了多少钱回家。丽芬除了种地、养猪、养牛之外,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婆婆和丈夫都希望丽芬再生一个男孩,可丽芬自己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没有怀上。因此,丈夫和婆婆总是冷言冷语,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有时还会打她。丽芬得不到丈夫的关心,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性格内向的丽芬找过村里要好的姐妹诉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这样挨打的妇女有不少,但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丽芬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丽芬家人的工作,但没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对丽芬将家事告诉外人有些议论,也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没有给丽芬什么帮助。 丽芬感觉活得很累,动过离婚的念头。可是,父母都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离婚带着女儿能去哪里呢、她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女儿没了妈妈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感到无助,自叹命不好,不得不认命。 不久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丽芬所在的村庄开展服务。丽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了解,前来该机构求助。 问题: 1.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丽芬个人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 2.从优势视角看,丽芬拥有哪些资源? 3.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运用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4.从个人、小组和社区三个层面,提出解决丽芬问题的简要策略。
小军,15岁。其父工作繁忙,与小军很少交流;其母对小军要求严格,事事包办、处处操心。期中考试时,小军的成绩降到了班级后几名,被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父亲回家后,母亲又把矛头指向父亲,继而引起夫妻间的激烈争吵。小军觉得再也待不下去,第二天就离家出走了。两天后,父母在同学家里找到了小军,但小军对父母不理不睬,拒绝回家。母亲焦急万分,遂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与小军的母亲进行了第一次面谈,主要对话内容如下:母亲:"辛辛苦苦养他这么大,现在他却离家出走,我实在伤心透了。请你帮帮我,尽快劝我儿子回家吧。"社会工作者:"我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也愿意帮助你,我们是否可以商量一下具体该做些什么呢?"母亲:"这是我儿子同学家的地址,你赶紧去劝劝他吧。"社会工作者:"我听了你的讲述,觉得儿子的问题也与你平时的态度有关吧,能不能一起探讨一下呢?"母亲:"我怎么会有问题?我对儿子倾注了这么多心血!要怪就怪我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骂儿子,一点也帮不了我,要谈你就找我丈夫去谈吧。"社会工作者:"那你今天来找我,最希望的就是让我帮你说服儿子同家?"母亲:"是的,请你尽快帮我吧,我实在走投无路了。"社会工作者:"好的,我明白了你的需要,我会马上找他的。"接案面谈就此结束。 问题:结合本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上述接案面谈中没有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儿童发展的第一需要是()
A:获得健康照顾的需要
B:获得基本生活照顾
C: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
D: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
某基金会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贫困家庭儿童提供手术资金的支持,并指定医院实施手术。在患儿住院期间,大多数家长对患儿手术后的康复以及之后的升学、就业心存忧虑,心理压力很大。 针对上述情况,该医院社会工作部安排某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拟定一份“患儿家长互助小组”的活动方案,以协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压力。 “患儿家长互助小组”第三次活动方案的初稿如下: 问题: 1.根据该次活动的目标,指出该方案具体内容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2.完善“患儿家长互助小组”第三次活动方案。
爱女士,43岁,丈夫比她大三岁。由于家庭优越,爱女士在30岁后生下一子,丈夫让她辞职在家当全职妈妈。儿子一直品学兼优,深得爱女士夫妇的喜爱。但就在今年暑假,儿子游泳时发生意外,不幸溺水而亡。爱女士非常伤心,平日丈夫工作忙,她的生活以孩子为中心;现在孩子不在了,她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家人不放心,带她来社区工作站求助。如果你是接案的社会工作者,请你设计一下个案辅导的大致思路。
阿强是一位初二的学生,近半年来酷爱网络游戏,天天沉迷于网吧,成绩一落千丈,母亲到网吧里哭着劝他也无法将他劝回。后来,阿强不仅三天两头旷课,甚至经常一星期不回家,只愿意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阿强的父母已离异,他目前由母亲抚养,父亲另组家庭,很少来看他。其父母经济收入都不高,迫于生计,母亲四处打零工挣钱,没有时间过问阿强的学习。问题:1.青少年个案过程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在上述案例中,阿强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3.针对阿强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我国政府把()的人定为老年人。
A:50岁以上
B:55岁以上
C:60岁以上
D:65岁以上
E:70岁以上
自治型社区管理模式中,政府与社区的关系()的。
A:完全分离
B:完全不分
C:部分分离
D:部分重合
方案设计题: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如今在你所工作的高校社区里有许多已退休的高校教职员工,请针对这些老人的需求,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