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

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特点是()。
A:以生产批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B: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
C:按月计算产品成本
D:一般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
E:以生产批次或定单设置生产成本明细
生产费用是按产品来归集的,而期间费用是按期间来归集的。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或()。
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耗用燃料费用共计29000元。本月投产A产品500件,B产品300件。两种产品燃料费用定额:甲产品20元,乙产品15元。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

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
生产车间固定资产修理期间发生的停工损失应计入()。
A:产品成本
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
D:废品损失
下列各项中,不计提折旧的有()。
A:当月报废停用的固定资产
B:未使用的房屋
C:当月开始使用的设备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产品成本计算分类法的特点是:先要根据产品的()、()和()的不同,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
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
B:本月内购进的机器设备
C:未使用的设备
D:本月减少的设备
某企业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8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该固定资产1986年10月购入并开始使用,1997年8月份报废,报废时已提折旧为()。
A:78200元
B:16800元
C:80000元
D:76000元
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之间进行的。
A: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
B: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
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
D: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
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分步法是()。
A:平行结转分步法
B:分项结转分步法
C:综合结转分步法
D:逐步结转分步法
分类法下,为了简化分配工作,也可以将分配标准折算成相对固定的系数,按照固定的()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也叫()法。它是分类法的一种,也可称为()。
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 。
A:分步法
B:分批法
C:分类法
D:品种法
某企业在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时,发生制造费用5600元。根据资料统计提供的生产工时:甲产品生产工时2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40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3000小时。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编制结转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列示明细科目)。
下列各项损失中,属于废品损失的是()。
A: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残料价值后的损失
B: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发生的损失
C: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D:出售以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
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
A:燃料及动力
B:工资及福利费
C:工资费用
D:原材料
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
A:是相互一致的
B:是有一定差别的
C: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D:是不相关的
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时,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某企业房屋类固定资产原值为30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10%,平均使用年限为20年。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计算月折旧率、月折旧额。
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帐户月末()。
A:无余额
B:只有借方余额
C:只有贷方余额
D: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
在成本核算中,必须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是贯彻了会计核算的()原则。
A:历史成本
B:权责发生制
C:配比
D:重要性
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的()和()。
额比例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的产品。
定额比例法下,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的定额工时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所有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制造费用,一律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以及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应分别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
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产品()。
A:联产品
B:人工造成的等级品
C:各等级产品
D:品种规格繁多且数量小,费用比重小且零星产品
E:品种规格繁多,但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