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

如果声带可内收,但不能外展至正中位,则提示为()。
A:喉返神经麻痹
B:喉上神经麻痹
C:混合型喉麻痹
D:喉感觉过敏
E:喉感觉消失
面神经功能定量评价一般采用几级判断法()。
A:6级
B:5级
C:4级
D:3级
E:2级
试述急性额窦炎周期性头痛形成的机制。
刺激外耳道后壁皮肤可引起反射性咳嗽是由于刺激了()。
A:耳大神经
B:枕小神经
C:下颌神经的耳颞支
D:迷走神经的耳支
E:舌咽神经
处理额窦前壁线性骨折宜采用()。
A:清创缝合、收敛鼻黏膜,保持鼻额管通畅
B:眶上缘切口,骨折固定
C:去除额窦前壁
D:去除额窦腔黏膜、脂肪填充
E:额窦置管
癔症可引起()。
A:阻塞性呼吸性嗅觉减退和失嗅
B:非阻塞性呼吸性嗅觉减退和失嗅
C:感觉性嗅觉减退和失嗅
D:嗅觉过敏
E:嗅觉官能症
临床上最常用的耳声发射检查方法是()。
A:自发性耳声发射
B: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
C:刺激声频率耳声发射
D: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E:主观听阈耳声发射
绝大多数鼻咽癌属于()。
A:高分化鳞癌
B:低分化鳞癌
C:高分化腺癌
D:低分化腺癌
E:未分化癌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病因素类似,包括()。
A: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B:经常接触致癌物质
C:良性肿瘤恶变
D:放射性物质
E:遗传基因
对咽旁间隙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咽侧壁与腮腺、翼外肌之间
B:前界为颊咽肌缝,后界为颊咽筋膜
C:其前间隙内有颈内动脉及静脉丛
D:其后间隙内有颈内外动鞘、后组脑神经及交感神经干
E:咽旁隙与颈动脉鞘、咽后隙、腮腺间隙之间有筋膜隔开,炎症不相互扩散
每分钟释放到组织的氧的总量大约为()。
A:100ml
B:240ml
C:350ml
D:400ml
E:500ml
急性喉炎易发生喉阻塞的年龄段是()。
A:1~6个月的婴儿
B:6个月至3岁的儿童
C:3~12岁的儿童
D:成人
E:老年人
中耳增压的主要机制不包括()。
A:鼓膜有效振动面积是镫骨底板面积的17倍
B:锥形鼓膜弧度的增压作用
C:听骨链的杠杆作用
D:镫骨肌收缩的增压作用
E:咽鼓管的扩音作用
正常中耳上皮有几种分泌细胞()。
A:5种
B:4种
C:3种
D:2种
E:1种
体内催化药物代谢的酶系主要包括()。
A:微粒体酶系
B:线粒体酶系
C:非微粒体酶系
D:非线粒体酶系
E:肠道菌丛的酶系统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中()。
A: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B: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E: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
外耳和中耳均由()发育而来,内耳由()发育而来。
具有视神经结节的最后筛房称为()。
A:Haller气房
B:蝶上筛房
C:Onodi气房
D:鼻丘气房
E:筛泡
3岁以下幼儿最常见的气管、支气管异物为()。
A:植物类
B:金属类
C:化学制品
D:动物类
E:以上都不是
假性颈动脉瘤()。
A:多由动脉硬化引起
B:由动脉内膜病变引起
C:多由创伤引起
D:由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外膜的化学感受器发生病变所致
E:由先天性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所致
预防术后感染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提高机体抵抗力
B: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C:术后早期离床活动
D:术前、术中、术后大量应用抗生素
E:避免休克发生
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皮肤出血点特征性,描述正确的是()。
A:针头帽大小,条索状或搔抓样排列
B:致密簇状,沿肋间隙排列
C:红色斑丘疹,皮肤皱褶部位皮疹密集出血,呈紫色线状
D:淡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E:玫瑰红色皮疹,分批出现于前胸和腹部
有关旁气流法气道力学监测(SSS),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SSS是以PV环和FV环变化为主的综合分析
B:D-lite传感器有成人和儿童两种规格,体重10kg以下的小儿采用小号D-lite管
C:SSS可提供一系列通气参数,如流率、FEV1%、顺应性等
D:SSS监测中气道顺应性正常值为40~100ml/cmH20
E:SSS仅能应用于观察气管插管情况下病人的呼吸力学变化情况
一男性,35岁,右鼻流脓,右上第二双尖牙龋齿残根,最大的可能是()。
A:牙源性上颌窦炎
B:上颌窦癌
C:鼻息肉
D:鼻腔异物
E:慢性萎缩性鼻炎
对咽鼓管生理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
B:传音作用
C:引流作用
D:防声作用
E:防止逆行性感染的功能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突发患侧头部剧痛,体温37.5℃,其头颅CT摄片如图,考虑为()。
A:化脓性脑膜炎
B:脑脓肿
C:硬脑膜下脓肿
D:硬脑膜外脓肿
E:以上都不是
食管异物的临床表现有()、()、()。
患者,男,52岁,发现左颈部包块3个月伴声音嘶哑,饮水反呛,无痛,不发热,无明显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等不适。检查见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份包块,直径约3.0cm,可活动,但活动度差,无触痛。听诊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及感到与脉搏一致的膨胀性搏动,压迫颈总动脉近端后,搏动及杂音减弱。追问病史,曾于半年前车祸中伤及颈部,但只是挫伤,局部未经特殊治疗而愈。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颈动脉体瘤
B:颈静脉球体瘤
C:颈夹层动脉瘤
D:颈真性动脉瘤
E:颈假性动脉瘤
男,40岁。前胸部被撞伤,X线检查可见左第9、10肋骨骨折。2天后突发休克,最可能的原因是()。
A:胃破裂
B:肝破裂
C:脾破裂
D:气胸
E:结肠破裂
药物性聋除取决于药物因素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性别
B:遗传因素
C:个体差异
D:健康状况
E: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