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消防基层指挥员
从建筑外部能够看到火焰和烟雾时,指挥员在组织火情侦察的同时,命令参战人员携带战斗装备接近起火部位,铺设水带干线供水,做好进攻准备属于()。
A:预先展开;
B:准备展开;
C:全面展开;
D:预备展开
一级普通消防站车库使用面积指标为540 m
2
~720 m
2
下列属酸性腐蚀品的是()。
A:五氯化磷
B:环已胺
C:木馏油
D:烷基醇钠
易燃液体是指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但
不包括
由于存在其它危险已列入其它类别管理的液体。
()可能吸附放热发生自燃。
A:木材
B:活性炭
C:稻草
D:硝化棉
E:纸张
()灭火系统不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应爆炸危险的场所及有超洁净要求的场所。
A:二氧化碳
B:七氟丙烷
C:IG541
D:热气溶胶预制
辖区内有生产、贮存危险化学品单位的,消防站应设置边界距危险部位一般不宜小于()。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出现沙林事故时不可用()化学消毒剂洗消。
A:次氯酸盐类
B:氯胺类
C:碱性化合物
D:氮类化合物
水罐消防车主要以水作为灭火剂进行火灾扑救, 它适宜用来扑救()及一般固体物质火灾。
A:电器设备
B:房屋建筑
C:可燃液体
对受火势威胁或热辐射作用的临近设备和装置,及时采取关阀()、降压、放空、导流等措施,消除爆炸危险辅助控制火势。
A:断料
B:堵截
C:分割
D:围歼
特勤消防站消防车消防车发动机功率(kW)≥200,比功率(kW/t) ≥10。
消防员降温背心的使用时间不应低于3小时。
指向标志可安在墙上或顶棚下,其高度在人的平视线以下,地面()m 以上为最佳。
A:1
B:2
C:3
D:4
作战效能评定标准一星级为实战演练占30%、民主测评占50%、战评总结占20%,作战效能综合评定分值在80分以上。
技术训练的要求包括()
A:坚持全面训练
B:突出重点训练
C:坚持经常训练
D:注重应用训练
离心泵是消防使用最为广泛的泵型,离心泵从不同角度分别为:涡壳式、导叶式、单级式、双级式、多级式、单吸式和双吸式。同时,通常以消防泵出口压力分为低压泵、中压泵、高压泵三种。
下列
不属于
防火分隔物中的水平分隔物的是()
A:防火墙
B:防火门
C:防火窗
D:防盗门
下列关于消防车道的设置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工厂.仓库应设消防车道。当占地面积较大时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B: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有消防车道或可供消防车通行的且宽度不小于6m 的平坦空地。
C:高架仓库周围宜设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沿两个长边设。
D: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超过3000㎡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在处置粮食仓库火灾中,应选择()、出入口、固定楼梯和消防登高设施实施灭火进攻行动。
A:工作塔
B:承重建筑结构
C:窗户
D:外部楼梯
下列关于省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在长假后的第一天几时前上报重要节假日火灾及部队出动情况报告,错误的选项是()。
A:8时
B:10时
C:12时
D:18时
自燃分为()。
A:受热自燃
B:摩擦自燃
C:本身自燃
D:发酵自燃
E:催化自燃
泡沫灭火系统按泡沫发泡倍数
不包括
()
A:低倍
B:中倍
C:高倍
D:组合
生命探测仪不可识别空气或固体中传播的震动有()
A:呼喊
B:敲击
C:喘息
D:风声
铁军中队体能训练标准规定单杠卷身上的成绩评定分别为()
A:及格5个
B:及格7个
C:良好7个
D:优秀10个
()是指有意识的对受训人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进行影响和调节的活动过程。
A:体能训练
B:心理训练
C:技能训练
D:综合训练
据统计,2001年至2006年六年间,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共有86名官兵在灭火救援和训练中牺牲,1222名官兵不同程度受伤, 2007年2月初至2008年2月间又有12人因火灾扑救侦察被火围困和坠井、体能训练和考核发心脏病、训练中被车撞击、保护绳烧断坠落、火场中消防车碰撞挤压而死亡。灭火救援业务训练要始终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下列反映“练为战”指导思想的观念有()。
A:质量效益优先
B:注重程序、安全第一
C: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D:按作战方式训练
消防车道距建筑物外墙宜大于()m,防止建筑物构件火灾时塌落影响消防车作业。
A:4
B:5
C:6
D:7
军事毒剂包括()
A:芥子气
B:沙林
C:氢氰酸
D:路易斯气
防烟分区的划分方法包括:()
A:按用途划分,如厨房.客房.办公室等。
B:按面积划分为若干个基准防烟分区。
C:按楼层划分
D:按耐火等级划分
化学消毒法。即用()等碱性物质溶液喷洒在染毒区域或受污染体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改变毒物性质。
A:氢氧化钠
B:氨水
C:碳酸氢钠
D:稀盐酸
首页
<上一页
105
106
107
108
10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