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常成人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三种血红蛋白。
以下测定方法的指示反应产物是NADH或NADPH有()
A:IFCC推荐法测定ALT
B:IFCC推荐法测定AST
C:IFCC推荐法测定CK
D:IFCC推荐法测定LDH
E:IFCC推荐法测定GGT
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的固定液是()
A:95%酒精溶液
B:75%酒精溶液
C:氯仿酒精溶液
D:乙醚酒精溶液
E:卡诺固定液
卤素灯能够提供光源的波长范围是260~850nm。( )
羊水中的脂肪细胞出现率达到多少反映胎儿皮肤成熟。()
A:>10%
B:>20%
C:>50%
D:<20%
E:<10%
一女性患阴道炎,曾因治疗其他疾病长期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镜检可见有假菌丝的酵母型菌,你认为引起该阴道炎的病原体是()
A:衣原体
B:淋球菌
C:解脲脲原体
D:梅毒螺旋体
E:白假丝酵母菌
选出纤溶致活因子()
A:血浆活化素
B:组织活化素
C:尿激酶
D:链激酶
E:凝血酶
志贺菌的鉴定要点是什么?如何与EIEC和类志贺邻单胞菌进行鉴别?
二相性真菌在含有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形成酵母型菌落的培养温度是()。
A:18℃
B:25℃
C:28℃
D:37℃
E:41℃
关于酶含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底物常可诱导酶的合成
B:产物常可阻遏酶的合成
C:激素或药物可诱导酶合成
D:属于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
E:属于酶活性的快速调节
在饮用水中检出下列哪种细菌,不能推定为粪便污染()
A:大肠埃希菌
B:沙门菌
C:志贺菌
D:产气肠杆菌
E:弧菌属
NAD
+
和NADP
+
中所含的维生素是()
A:泛酸
B:叶酸
C:生物素
D:维生素C
E:维生素PP
当血糖超过肾糖阈值时,可出现()
A:生理性血糖升高
B:病理性血糖升高
C:生理性血糖降低
D:病理性血糖降低
E:出现尿糖
预防超敏反应最有效的措施是()
A:皮肤试验
B:脱敏注射
C:注射拮抗药物
D:避免接触变应原
E:激素治疗
对于苯海拉明,哪项是错误的()
A:可用于治疗荨麻疹
B:可用于失眠的患者
C:是H1受体阻断药
D:可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E: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正常人体液总量的变化随年龄增长而()。
A:增加
B:减少
C:增加,到成年后保持恒定
D:减少,到成年后再逐渐增加
E:不受影响
一卵巢癌患者,输血儿毫升后,疑发生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其处理是()。
A:减慢输血速度+肌注异丙嗪
B:中止输血,静推糖皮质激素
C: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D:停止输血应用肝素
E:停止输血吸氧,改半坐卧位
闪光细胞可见于( )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慢性肾衰竭
D:急性肾衰竭
E:肾盂肾炎活动期
对于可疑霍乱感染者,在粪便中霍乱弧菌含量较少时,为增加分离灵敏度,需要对标本进行增菌。取粪便进行碱胨水增菌时,在37℃培养一般至少培养()小时。
A:2-3
B:4-6
C:6-8
D:12
E:16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显著下降见于( )
A:慢性皮肤膜白色念珠菌感染
B:糖尿病
C:烧伤
D:补体缺陷病
E:抗体缺陷病
下列阳离子中,能与氨形成络离子的是()
A:Ca
2+
B:Fe
2+
C:Sc
+
D:K
2+
E:Cu
3+
我国引起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痢疾志贺菌1型
B:痢疾志贺菌2型
C:福氏志贺菌
D:鲍氏志贺菌
E:宋内志贺菌
有包膜病毒的释放方式为( )
A:裂解细胞
B:细胞融合
C:细胞穿孔
D:出芽
E:胞吐作用
tRNA的结构特点
不包括
()
A:含甲基化核苷酸
B:5′-末端具有特殊的帽子结构
C:有局部的双链结构
D:三叶草形的二级结构
E:含有二氢嘧啶环
变异系数是()
A:标准误与平均数之比
B:标准差与平均数之比
C:两个标准差之比
D:两个平均数之比
E:两个标准误之比
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芯片探针的设计原则有( )
A:一般采用缩位设计法
B:包括与靶序列完全匹配的野生型探针
C:3种不同的单碱基变化的核苷酸探针
D:靶序列与探针完全匹配的杂交点显示较弱的荧光信号
E:可以对某一段核酸序列所有可能的SNPs位点进行扫描
对于测量设备()
A:只有经授权的人才可操作设备
B:只有实验室主任才可操作设备
C:进入实验室的人,只要按照说明要求都可操作设备
D:各实验室组长都可操作设备
E:凡工作人员,都可按照说明要求操作
导致AIDS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继发肿瘤
B:Kaposi肉瘤
C:肾功能衰竭
D:自发性骨折
E:机会感染
中性粒细胞不增加的疾病是()。
A:脾功能亢进
B:尿毒症
C:急性链球菌感染
D:急性溶血
E:肺吸虫病
下列哪种细胞不是抗原提呈细胞()
A:内皮细胞
B:巨噬细胞
C:B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树突状细胞
首页
<上一页
1050
1051
1052
1053
105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