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接触网工

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小于()毫米.
A:6320
B:6330
C:6335
D:6340
软横跨的装配和安装要符合规定。横向承力索和上、下定位绳用钢绞线制成。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绳应布置在同一个水平面内。
160km/h及以下区段,接触网的之字值的标准值为()mm。
结构高度是指()在支柱悬挂点处承力索和接触线水平面间的垂直距离.
A:简单悬挂
B:链型悬挂
C:弹性简单悬挂
D:以上都不是
简单链形悬挂绝缘锚段关节中,在转换柱处,非工作支接触线上安装的分段悬式绝缘子串瓷裙最低点距工作支接触线不小于()
A:10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普通线岔电连接应安装在距两工作支接触线交叉点()处。
A:1~2m
B:1.5~2m
C:2~2.5m
D:2.5~3m
在载流承力索区段设置电连接的距离一般为()m,为防止零部件烧伤,必要时,可增设电连接。
在160km/h以上运行区段,困难条件下最短吊线长度不小于()
A:250mm
B:300mm
C:350mm
D:500mm
接触网基坑开挖安全规定有哪些?
整正钢柱使用的钢垫片,每个主⻆钢下的垫片不得超过()。
A:1块
B:2块
C:3块
D:4块
接触线拉出值允许施工偏差为()
A:±50mm
B:±30mm
C:±20mm
D:±10mm
禁止在接触网上进行作业是().
A:遇有雨、雪、雾风力
B:在5级以上的恶劣天气时
C:雷电时
D:作业人员(包括其所携带的非绝缘工具、材料)与带电体之间须保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00mm
接触网下锚张力为15KN+10KN的下锚补偿1:3+1:2,接触线下锚坠砣为()个。
A:20
B:40
C:17
D:23
某定位点接触线高度为6000mm,所处曲线半径为600m,设计拉出值为400mm,外轨超高为60mm,两轨条中心距1500mm。求该定位点接触线距线路中心的距离。
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由接地点作半球状向大地扩散,使大地表面各点的电位不同,且离接地点越远电位().
W型杵座鞍子适用于悬挂()。
A:钢绞线
B:铜绞线
C:铝绞线
D:钢芯铝绞线
隔离开关引线距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330mm。
昼间降弓手信号——左臂垂直高举,右臂前伸并()重复摇动.
定位器坡度应保持在()范围内,定位线夹安装正确,无偏移、硬点现象,螺栓紧固无锈蚀.
当耐张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时,一个耐张段内加强线接头的总数量安全值为()。
A:4个
B:2个
C:1个
D:0个
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用于( )之间的连接和固定。
A:中心锚结绳
B:电连接线
C:接触导线
D:承力索
高速1/12单开道岔,其道岔支柱一般位于道岔理论岔心开口侧()处。
A:0.6m
B:0.8m
C:1.0m
D:1.5m
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中,回流线与钢轨并联。
行车防护人员在遇有来车时,若作业组未能及时撤下线路,或威胁人身安全时,如何处置().
A:应立即采取措施把来车拦下
B:应立即采取措施要求来车减速行驶
C:应立即采取措施提醒司机前方故障,准备停车
D:应立即向相邻车站汇报,请求来车紧急停车
绝缘子型号中QE1-25A中的1表示()。
A:连接形式
B:结构特征
C:爬距
D:使用场所
G13型拉杆底座的长度是()。
A:285mm
B:315mm
C:590mm
D:710mm
整体吊弦是将铜绞线和C型线夹、()通过压接机压接在一起的。
管型避雷器是由外部间隙、内部间隙和产生()的管子组成。
锚段长度不宜超过()m。
A:1000
B:1200
C:1600
D:1800
高速无交叉线岔,当机车由正线向侧线过渡时,此时受电弓从()。
A:正线受流
B:侧线受流
C:正线、侧线同时受流
D:不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