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医儿科高级职称

正常小儿多大时能简单的交谈()
A:1岁
B:1岁半
C:2岁
D:5岁
E:7岁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异常一般不包括()
A:Coomb试验阳性
B:抗核抗体阳性
C:抗dsDNA抗体阳性
D:类风湿因子阳性
E:抗Sm抗体阳性
93%的新生儿于生后几小时内排尿()
A:10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E:72小时
下列哪些是诊断肾小球肾炎的条件()
A:蛋白尿
B:血尿
C:高血压
D:ASO滴度升高
E:补体C3升高
5个月婴儿每日所需液体量是()
A:1000ml
B:900ml
C:750ml
D:600ml
E:500ml
创立小儿“五脏证治法则”的专著是()
A:《内经》
B:《千金方》
C:《颅囟经》
D:《小儿药证直诀》
E:《诸病源候论》
逆证麻疹总的治疗原则是()。
A:辛凉透表
B:疏风清热
C:清热凉营
D:养阴清热
E:清热解毒
以下指标符合3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是()
A:体重14kg
B:身高85cm
C:牙齿16颗
D:会讲故事
E:能跑能跳
小儿肺炎喘嗽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咳嗽,喉中痰鸣,气喘
B:喉中痰鸣,气急鼻煽
C:发热,咳嗽阵作,痰多粘稠
D: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
E:发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
小儿血压的正常值(mmHg)应为()
A:收缩压=7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1/2
B:收缩压=7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C:收缩压=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1/2
D:收缩压=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E:收缩压=9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1/2
脾虚泻的特点主要是()
A:大便稀溏酸臭
B:大便清稀多沫
C:泻下急迫臭秽
D:大便稀溏于食后作泻
E:泻下赤白脓血
混合喂养的方式有补授法、()两种。
中度脱水是指()
A:失水量为体重的3%~5%
B:失水量为体重的5%~10%
C:失水量为体重的10%~12%
D:失水量为体重的10%~15%
E:失水量为体重的15%~20%
以下关于初生儿衣着注意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B:不可过热,夏季防暑
C:衣宜宽松,不可过紧
D:裤腰使用松紧带
E:衣箱勿放樟脑丸
下列哪种维生素在肝脏中的含量较少()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2
C:维生素PP
D:维生素K
E:维生素C
风疹预后一般良好,恢复较较()。
哮喘发作之病机是什么?
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错误的是()
A:有症状低血糖给予10%的葡萄糖1ml/kg静注,此后给葡萄糖6~8mg/(kg·min)静滴。
B:极低体重儿输注葡萄糖的速度不宜超过8mg/(kg·min)
C:无症状低血糖不需要静脉输注葡萄糖
D:反复低血糖可用皮质激素
E:遗传性代谢缺陷引起的低血糖可给予特殊饮食治疗
糖尿病母亲婴儿易发生下列情况,但除外()
A:新生儿窒息
B:巨大儿
C:低血糖
D:低钙血症
E:新生儿破伤风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炎的临床特征()
A:多数病人都有血尿
B:病程早期常有高血压
C:部分病例可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
D:血压急剧升高时可出现高血压脑病
E:浮肿为可凹性,上行性
七岁男性患儿紫斑急性发作,小腿及臀部较多,颜色较鲜明,伴有瘙痒,或伴发热,偶有腹痛,关节疼痛,尿血,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首选方剂是()
A:犀角地黄汤
B:归脾汤
C:连翘败毒散
D:大补阴丸
E:桃仁汤
杜某,男,1岁。发热咳嗽3天。辰下: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舌质红苔薄黄,指纹红紫。治疗首选()
A:银翘散
B:桑菊饮
C:金沸草散
D:麻杏石甘汤
E:五虎汤
患病后常易并发心悸、水肿、痹证的是()
A:麻疹
B:风疹
C:丹痧
D:奶麻
E:水痘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伤络证的治法是()
A: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B:益气健脾,摄血养血
C:滋阴清热,凉血宁络
D:活血化瘀,理气止血
E:清热解毒,凉血宁络
肺炎喘嗽伴口唇青紫,可加用的治法是()
A:活血化瘀
B:补肺健脾
C:培元补肾
D:健脾益气
E:回阳救逆
乳食内积型积滞可见()
A:神疲乏力
B:腹满喜按
C:夜寐不安
D:低热
E:大便夹有食物残渣
新生2天小儿,突然发热,双目上翻,面色发青,手足抽搐,痰涎壅盛,临床应诊断为()
A:脐风
B:胎惊
C:惊痫
D:天钓
E:以上都不是
患儿,3岁。高热两周后热退,但出现意识不清,失语,喉中痰鸣。查体:舌质红绛,舌苔黄,脉滑。其治法是()
A:搜风通络,养血舒筋
B:涤痰泻火,安神定志
C:开窍泄浊,豁痰清心
D:清气凉营,泻火涤痰
E:镇惊开窍,熄风化痰
小儿骨骼生长发育中后囟关闭的年龄通常为()
A:4周
B:6~8周
C:5个月
D:3个月
E:4个月
下列属于小儿病毒性脑炎邪入营血证的发热特点的是()
A:热势起伏不退
B:多汗出而不温
C:朝轻暮重
D:不规则发热
E:壮热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