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西医结合外科高级职称

妊娠合并阑尾炎的特点及处理原则是()。
A:疼痛位置不典型
B:以保守治疗为主
C:炎症易扩散
D:可导致流产
E:腹膜刺激征不明显
应用滑膜切除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术后处理原则为()。
A:滑膜切除后,根据关节大小,向关节内注入适量长效皮质类固醇如去炎松、强的松龙等
B:用棉垫、弹力绷带将关节加压包扎,或用负压吸引,术后2~3天去除,更换敷料
C:忌用管形石膏等外固定
D:术后1~3天即开始肌肉收缩练习或小范围内关节活动,一周后即开始正规的、有指导的关节练习活动
E:手术后两周间断拆线,术后三周全部拆线
复苏时用药的目的哪些正确()。
A:激发心脏复跳
B:调整急性酸碱失衡
C:提高除颤阈值
D: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E:提高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肌血流与脑血流
女性,60岁。右肩背部肿痈5d查体:T39.4℃,右肩背部有多个脓栓,中央部坏死呈火山口状。该病诊断为:()。
A:疖
B:痈
C:急性蜂窝织炎
D:丹毒
E:急性管状淋巴管炎
消化道恶性肿瘤血行转移最早、最常见的受累器官是:()。
A:肺
B:肾
C:肝
D:脾
E:胰
男,30岁,劳动中被生锈的铁钉刺伤左脚掌,伤口小而深,此时处理错误的是()。
A:肌肉注射TAT
B:彻底清创,清除异物
C:隔离病人,避免声光刺激
D:肌肉注射TIG
E:抗生素预防感染
正常人神经根的滑动度为()。
A:0.4cm
B:2.0cm
C:1.0cm
D:0.8cm
E:1.5cm
有关外科急腹症腹痛性质与疾病的关系,下列不正确的是()。
A:间歇性胀痛伴阵发性加重:胆总管结石
B:持续性剧烈刀割样疼痛: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C:阵发性钻顶样痛:胆道蛔虫症
D:阵发性绞痛:输尿管结石症
E: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肠梗阻绞窄、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
患者,男性,40岁,头痛5个月,近来加重伴有左耳鸣、耳聋1个月。查体:眼底视盘水肿,左耳听力下降,神经性耳聋,左侧角膜反射迟钝,面部感觉正常,无面瘫,四肢肌力正常,未引出病理体征。左侧上下肢共济失调,Romberg征(+),站立时易向左侧倾倒。行CT检查,以下哪项检查符合本病诊断()。
A:边界清晰,第四脑室受压,增强可见明显强化,强化区内混有低密度
B:半圆形高密度灶,均一强化肿块,边界光滑锐利
C:边界清,低密度灶,无强化
D:累及中、后颅凹,呈哑铃状,岩骨尖受压变短,鞍旁骨质破坏
E:混杂密度,无强化
女性,28岁,出现进行性背痛、下肢乏力,食欲减退3个月。检查:见第6胸椎轻度后突,有叩痛,血沉60mm/h。X线摄片第6胸椎椎体轻度压缩骨折,中央存在骨质破坏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出现下肢自主运动及感觉完全丧失,二便功能部分丧失,则该患者的截瘫指数为()。
A:1
B:2
C:3
D:4
E:5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如果患者最终被确诊为胸椎结核,两个月后出现脊髓受压症状,一般下列哪种症状最早发生()。
A:运动无力
B:感觉异常
C: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D: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E:以上都不是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经正规药物治疗后3个月,患者截瘫症状无明显缓解,进一步治疗应采用()。
A:继续全身药物治疗,并调整药物种类及剂量
B:石膏背心外固定
C:半椎板减压术
D:病灶清除减压术
E:胸椎牵引、理疗
破伤风的潜伏期为()。
A:4~6天
B:6~10天
C:6~12天
D:8~12天
E:12~14天
患者,男,42岁。一周来入睡困难,甚至彻夜难眠,口苦心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首选药物是()。
A:酸枣仁
B:柏子仁
C:合欢皮
D:朱砂
E:首乌藤
对心力衰竭的病人最好是在心力衰竭控制多长时间后进行择期手术()。
A:3d以后
B:1周之后
C:2周之后
D:3~4周之后
E:1个月之后
具有肝毒性的吸入麻醉药是()。
A:恩氟烷
B:异氟烷
C:氟烷
D:七氟烷
E:地氟烷
对化脓性指头炎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B:可引起骨坏死或慢性骨髓炎
C:必须等到有波动时才能切开引流
D:晚期疼痛减轻
E:指头红肿较轻
下列药物尤善治风湿顽痹的药物是:()。
A:独活
B:乌梢蛇
C:木瓜
D:川乌
E:威灵仙
下列哪项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
A: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B:常继发于胆道感染
C:超声波检查发现肝大,内有一个或多个液性暗区
D:穿刺脓汁为咖啡色
E:血液细菌培养为阳性
某男,30岁,近1周出现腰骶部及会阴部疼痛,小便频急,茎中热痛,尿色黄浊,苔黄腻,脉滑数。直肠指诊,前列腺饱满肿胀,有明显压痛,光滑无硬节,诊为前列腺炎。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其病因病机是:()。
A:肾阴不足
B:湿热蕴结
C:气滞血瘀
D:中气下陷
E:肾虚不固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确立的治则是:()。
A:清利湿热
B:滋阴降火
C:温肾固精
D:活血散瘀
E:益气举陷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选用的方剂是:()。
A:金锁固精丸合右归丸
B:补中益气汤
C:知柏地黄丸
D:前列腺汤
E: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或大分清饮合萆薢分清饮
症见胸闷身重,口淡纳减,渴不多饮,小便不利,或有低热;舌苔白腻少津或舌苔腻略黄;脉濡滑略数。属()。
A:湿邪阻滞,热重于湿
B:湿邪阻滞,湿重于热
C:寒湿困阻,脾运失健
D:暑湿内蕴,脾运失健
E:以上都不是
一健康的7岁儿童从约2米高树上跌下,右手掌着地,即感右肘部疼痛难忍,继之出现肘部肿胀及功能障碍。2小时后由家人陪送来急诊。

第1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如何正确促进肘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A:及早正确的复位
B:固定时间越长越好
C:固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周
D:在未拆除夹板固定前应经常屈伸肘部
E:适当药物促进消肿对症治疗
F:拆除夹板后指导合理功能锻炼

第2题,共6个问题
(单选题)应与什么损伤作鉴别()。
A:肘关节前脱位
B:肘关节后脱位
C:尺骨鹰嘴骨折
D:肘部扭伤
E:桡骨小头半脱位
F:桡骨头骨折

第3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急诊处理原则是以下哪项()。
A:检查是否合并颅脑等其他损伤
B:给予止痛药
C:患处做临时固定后拍X线片
D:复位固定
E:局部麻醉
F:动静结合肘部做屈伸练功

第4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按损伤发生过程及力的性质应是什么损伤()。
A:急性损伤
B:慢性损伤
C:外伤性损伤
D:病理性损伤
E:擦伤
F:刺伤

第5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按损伤外因属何种外力()。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传导暴力
D:扭转暴力
E:积累性劳损
F:杆杠力

第6题,共6个问题
(多选题)要明确诊断需做以下哪些检查()。
A:询问受伤时姿势
B:出现畸形否
C:找压痛部位
D:环形压痛
E:拍摄X线片
F:淤斑
患者男,45岁,10年前患乙型肝炎,5年前发现肝硬化,脾肿大。突然呕血、黑便,伴头晕、出冷汗,血压75/45mmHg,脉搏110次/min,急诊抢救后病情稳定,未见再出血表现。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择期治疗的目的是()。
A:提高抵抗力
B:减轻门脉高压
C:防止肝癌发生
D:减少腹腔积液
E:防止上消化道出血
F:预防肝衰竭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恰当的治疗方案是(提示Hb90g/L,白蛋白22g/L,患者出血停止,出现腹腔积液。)()。
A:长期保肝治疗
B:待患者肝功能和腹腔积液改善后择期手术
C:再出血后内镜硬化剂注射
D:再出血后三腔囊压迫止血
E:再出血后静脉注射垂体加压素
F:急诊手术治疗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此时最合理的处理是(提示急诊上消化道造影显示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腹腔积液明显,GPT时常升高,有时巩膜黄染。)()。
A:长期保肝治疗
B:选择脾切除,门脉周围血管离断术
C:选择脾切除
D:保肝的同时长期静脉注射止血药
E:保肝的同时反复内镜硬化剂注射或长期普萘洛尔治疗
F:即刻手术
低渗性缺水的主要病因有()。
A:创面渗液
B:应用排钠利尿剂
C:摄入水分不够
D:胃肠道消化液丢失
E:消化液丢失时补充水分过多
下列哪一种损伤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A:肝、脾破裂
B:多发肋骨骨折
C:肾挫裂伤
D:挤压伤
E:多发性骨折伴休克
患者男,56岁,症见右小腿下部溃疡,创面色黯,脓水浸渍,秽臭难闻,四周漫肿灼热,苔黄腻,脉数。该患者证属:()。
A:脾虚湿盛证
B:气虚血瘀证
C:气滞血瘀证
D:湿热下注证
E:以上都不是
进行清创术宜在伤后()。
A:6~8小时
B:8~12小时
C:10~14小时
D:10~18小时
E:24小时
肩周炎的病变包括()。
A:肌腱和肌肉
B:关节囊
C:滑囊
D:肩关节构成骨
E:臂丛
男性,35岁,车祸致骨盆损伤入院。查体发现血压85/40mmHg,脉搏120/min,神志清楚,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考虑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骨盆损伤并发休克最主要的原因是()。
A:骨盆骨折常为多发骨折
B:骨盆骨质为骨松质,骨折后出血多
C:骨盆壁的血管及静脉丛丰富,静脉丛无瓣膜
D:骨盆壁的神经丛丰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穿行,疼痛剧烈而出现休克
E:骨盆骨折多合并腹腔脏器损伤
低容量休克时使用血管收缩剂的副作用是:()。
A:血压骤升可引起脑血管意外
B:诱发心律失常及室颤
C:进一步减少组织器官的灌注
D:减少心脑组织血液灌注量
E: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患者,男,36岁,右下腹疼痛4天伴发热,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其证型是()。
A:湿热
B:瘀滞
C:血毒
D:热毒蕴滞
E:气血瘀滞
外感风寒表证兼气滞胸闷不舒者,首选的药物是()。
A:防风
B:白芷
C:紫苏
D:生姜
E: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