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轧钢工
轧件的前滑值随着()而减小。
A:轧制温度的增加
B:轧制速度的减小
C:轧制速度的增加
钢的再结晶温度一般在()。
A:450~600℃
B:700~800℃
C:900~1000℃
加热时钢表面与高温炉气接触发生氧化生成氧化铁皮称为(),在轧制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脱落,热的金属表面与水和空气接触还会生成新的氧化铁皮称为二次氧化铁皮。
酸洗工艺段按照工艺规程应该控制()
A:酸液浓度、温度
B:漂洗水温度、更换
C:挤干辊检查
D:拉矫辊检查
金属损失包括烧损、切损、清理损失、轧废。
简述矫直的大变形矫直理论。
安装、拆卸辊环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有()。
A:由于误操作造成辊环转动产生机械伤害
B:辊环、工具脱手砸伤
C:液压超压伤人
D:油管炸坏伤人
E:螺丝脱扣伤人
由于厚规格钢板轧制道次少,终轧温度高,要求厚规格钢板加热温度低于薄规格钢板20~30℃。
什么叫取样,取样的目的是什么?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时必须使测量爪的测定面和测定物呈()接触后再进行测量。
A:倾斜
B:平行
C:直角
D:钝角
钢按脱氧程度分为()、镇静钢和半镇静钢。
控制轧制工艺要求控制()。
A:终轧温度
B:轧制温度区间
C:初始温度
已知某小型连轧厂使用的钢坯断面是140mm×140mm,成品为φ32mm圆钢,经过跟踪测量,成品长度约为292.596m,钢坯比重为7.85t/m
3
,计算钢坯长度应为多少?延伸系数是多少?
合金钢比碳钢过热的可能性小。
使用除鳞装置可以提高轧材表面质量。
钢坯加热时表面层所含的碳被氧化而减少的现象称为脱碳。
热轧生产过程中,摩擦系数计算的经验公式f=k1k2k3(1.05-0.05t)中,k2指的是()的影响系数。
A:轧件材质
B:轧辊材质
C:轧制速度
点检制把传统的静态管理方法推进到()态管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碳素钢中的含碳量越高,塑性()。
A:越好
B:不变
C:越差
D:越高
轧机出口步进梁的固定存储钢卷数()个。
将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是按()划分的。
A:用途
B:冶炼方法
C:化学成分
D:力学性能
在变形区内金属的流动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棒材轧后余热处理表面组织为()
A:铁素体
B:珠光体
C:马氏体
加热制度和加热炉的炉型必须一致。
属于轧机主传动装置的部件有()。
A:主电机
B:电机联轴节
C:轧辊轴承
冷变形时金属性能的变化是怎样的?
靠压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的压力加工方法是()。
A:拉拔
B:冷弯
C:轧制
轧机刚度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轧机工作机座抵抗()的能力大小,即机座产生单位(1mm)弹性变形时所需要的()的大小。
金属材料的()指标通常用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表示。
A:弹性
B:强度
C:塑性
D:刚度
总延伸系数等于各道次延伸系数()。
A:之和
B:乘积
C:之差
D:平均值
首页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