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煤矿新规程

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当敷设到采掘工作面,每隔()m设置支管和阀门,但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当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
A:50
B:100
C:200
输送机巷,采区进、回风巷中的允许风流速度是()m/s。
A:0.15~4
B:0.25~4
C:0.25~6
风门、风窗水沟处设有反水池或者挡风帘,风筒穿过风门()墙体时,在墙上安装与胶质风筒直径匹配的硬质风筒。
煤矿掘进标准化评分表主要分为哪些大项?
主要巷道应当布置在岩层或者无突出危险煤层内。突出煤层的巷道优先布置在被保护区域或者其他无突出危险区域内。
矿井同时生产的水平不得超过()个。
A:1
B:2
C:3
更新或大修及使用中的斜巷(井)人车,有完整的重载全速脱钩测试报告及连接装置的()报告。
煤矿必须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其中总粉尘浓度,井工煤矿每月测定()。
A:1次
B:2次
C:3次
D:经常
钢丝绳芯输送带设计安全系数,应当按规定选取为()。
A:10~12
B:7~9
C:8~9
处理拒爆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B:在距拒爆炮眼0.3米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C: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得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D: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供电、供液等设备应放置在采动应力集中影响区外。危险区域内的设备、管线、物品等应采取固定措施,管路应吊挂在巷道腰线()。
A:以上
B:以下
C:位置
采(盘)区结束后、回撤设备时,必须编制专门措施,加强通风、瓦斯、()、防火管理。
A:防水
B:防尘
C:顶板
D:底板
煤矿必须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每()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矿井出现重大事故隐患后,安全风险专项评估应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进行。
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应当经常检查和维护。在每年雨季前,应当全面检修1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A:1
B:2
C:3
D:4
沿斜井井筒方向掘进的工作面,距离每段冻结终端不得小于5m。
密闭、风门、风窗墙体周边按规定掏槽,墙体与煤岩接实,四周有不少于()m的裙边,周边及围岩不漏风。
水文地质基础工作要求建立防治水基础台账和计算机数据库,并每()修正1次。
双滚筒单绳提升的2根主提升钢丝绳可以采用不同捻向或者旋转钢丝绳。
防爆蓄电池机车或者防爆柴油机动力机车装备()或者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主要通风机技术改造及更换叶片后应当进行性能测试。
调度记录应有产、运、销、存的统计台账,内容齐全,记录规范。
采煤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对规程措施有哪些要求?
事故隐患排查范围覆盖生产各()和各岗位。
突出矿井()对突出煤层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A:可以
B:应当
C:必须
采用非金属聚合物制造的输送带、托辊和滚筒包胶材料等,其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A:阻燃性能
B:抗静电性能
C:抗拉性能
D:抗剪切性能
列入运输的重大事故隐患?
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和掘进巷道回风流中必须设置()。
A:风速传感器
B:风向传感器
C:流量传感器
严禁平衡钢丝绳浸泡水中。
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当可供5~8人使用,平均每人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m3/min。
A:0.1
B:0.2
C: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