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钻石检验员

能产出宝玉石的变质岩多数为()。
A:接触变质岩
B:动力变质岩
C:区域变质岩
D:热接触变质岩
用0.02mm精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钻石外形时的测量精度为()。
A:≤0.06mm
B:≤0.05mm
C:≤0.04mm
D:≤0.02mm
钻石腰棱或底尖上的缺口常呈()。
A:U字形
B:V字形
C:圆形
D:不规则形
合成尖晶石折射率为(),与蓝宝石折射率接近。
A:1.61
B:1.63
C:1.73
D:1.76
镀银覆盖层的银含量不得低于(),包银覆盖层的厚度不低于2μm。
A:925‰
B:825‰
C:875‰
无色~浅黄色系列钻石在()nm处有一条特征性的吸收线。
A:415.5
B:453
C:504
D:594
金绿宝石主要出产国家是()
A:哥伦比亚
B:巴西
C:泰国
纽约是目前世界上擅于加工()切磨中心。
A:圆型大钻
B:圆型小钻
C:异型大钻
D:异型小钻
925银饰品的含银量为千分数不低于()。
A:925
B:900
C:985
D:950
目估钻石腰部厚度是以()为标准。
A:上腰面与下腰面之间最窄的一段距离
B:风筝面与亭部主刻面尖端之间的距离
C:上腰面与亭部主刻面尖端之间的距离
D:风筝面与下腰面之间最窄的一段距离
目估钻石冠角的误差一般要求不超过()。
A:1˚
B:5˚
C:2˚
D:6˚
标准的圆钻通常有()刻面。
A:33个
B:25个
C:57个
D:57—58个
杂质少的Ⅱa型钻石的热导率高达金属()倍。
A:1
B:2
C:3
D:5
水晶常出现()断口
A:贝壳状
B:锯齿状
C:层状
合成碳硅石的色散率要比()色散率大得多。
A:合成金红石
B:铌酸锂
C:钛酸锶
D:钻石
一块白色玉牌,表面有美丽的龙形花纹,密度2.65g/cm3,具隐晶质结构,它是:()
A:合成软玉
B:软玉
C:石英岩质玉
下列属于服饰的为()
A:脚链
B:戒指
C:领带夹、袖扣
手镯是戴在()的饰品。
A:手腕
B:手臂
C:手掌
D:手肘
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名分级师,对同一颗钻石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颜色分级,但未取得相同结论。这是因为()
A:分级不在同一地区
B:使用了不同标定的比色石
C:两人来进行充分讨论
D:两者的定级标准不同
用划线试验区分钻石与仿钻品,是依据钻石具有()的一种鉴别方法。
A:导电性
B:热导性
C:亲油性
D:磁性
单形既考虑几何形态,又考虑其对称性共有()。
A:136
B:146
C:163
D:164
俄罗斯金刚石产量现约占全球总产量()。
A:10%
B:20%
C:25%
D:30%
在“很好”比率级别中,大钻石的腰厚比应取()为好。
A:较小的
B:中等的
C:较大的
D:很大的
从钻石抛磨方向上来看,具()硬度最小。
A:一向纹理
B:二向纹理
C:三向纹理
D:三角形纹理
克拉与公制克的换算关系为()。
A:1ct=0.10g
B:1ct=0.15g
C:1ct=0.2g
D:1ct=0.25g
软玉属单斜晶系宝石,其中主要矿物成分为:()
A:角闪石
B:辉石
C:透闪石
钻石是()下形成的晶体。
A:低温低压
B:常温常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呈()的钻石常是由晶格错位引起的。
A:粉红色
B:蓝绿色
C:淡黄色
D:黑色
下列()不在中国钻石分级(2010)标准中“钻石颜色分级”范围内。
A:无色—浅黄色(褐、灰)系列钻坯
B:无色—浅黄色(褐、灰)系列成品钻石
C:无色—浅黄色(褐、灰)系列镶嵌钻石
D:彩色钻石
下列宝玉石能在饱和盐水中悬浮的是()
A:珍珠
B:琥珀
C:火山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