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相一致。
学前教育是面向()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按计划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活动。
在为幼儿选择饲养的动物时,错误的要求是()。
A:应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选择
B:应根据儿童的兴趣选择
C:应选择一些适合室内饲养的动物
D: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科学活动的主要类型除正规性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外,还有()。
A:偶发性的科学活动
B:室外的科学活动
C:家庭的科学活动
D:教师指导的科学活动
在我国的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课程、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
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是指()。
A:平等教育
B:差异教育
C:全面教育
D:赏识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可以有哪三个方面?
按教师指导程度,以及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分为集体教学活动、()和偶发性活动等。
关于教育评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育评价离不开科学的方法
B:教育评价离不开价值的判断
C:教育评价不同于教育或心理测量
D:教育评价是一种纯客观的活动
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
A: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B: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
C: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教师在创设科学桌环境时,应注意()。
A:科学桌的材料要种类齐全,数量多
B:避免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的材料
C:及时更换材料
D:不要凭儿童的兴趣放置材料
不适合儿童种植的植物是()。
A:水稻
B:向日葵
C:蚕豆
D:芝麻
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科学性要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
A: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
B:教师组织科学知识教育
C:家长参与科学教育
D:儿童自己收集科学教育的材料
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A:督导——反馈系统
B:评价——督导系统
C:反馈——校正系统
D:校正——督导系统
区角活动包括学习性区角和科学性区角活动,学习性区角是指在活动室的区角进行的学习活动,它主要指向幼儿对周围环境、客观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积累生活经验与认知经验。
下列关于科学活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偶发性科学活动没有既定的活动目标
B: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仅仅是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延伸
C: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教师不提供材料,儿童自己就地取材
D: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内容是随机、不确定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学前儿童提供材料和机会,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
“激发和培养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这一目标适合于()。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班、中班和大班
幼儿园“STS”教育的方法是:坚持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科学探索,立足于学前儿童的动手操作,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直接生活经验,让学前儿童从问题出发,让学前儿童在操作思考中学习,在判断决策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
下列不属于儿童科学教育结果的是()。
A:儿童通过科学探索过程学到的知识
B: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问题
C: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D:教师告诉儿童的科学概念
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远足活动有利于学前儿童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的养成,有利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 (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 (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 (3)是()。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儿童感知客观事物与现象的基本方法是()。
A:观察
B:科学实验
C:分类
D:测量
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实质上是学前儿童在教师不同程度指导下的科学探索过程
B:它是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过程
C:它是依赖于教师单方面的“教”的过程
D:它不同于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