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称为()
A:肠肝循环
B:生物利用度
C:生物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E:双室模型
药物从一种化学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的过程称为()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生物利用度
阿托品为莨菪碱的内消旋体。()
药物的配伍变化
O/W型基质中含有大量水分,储存过程中易霉变,故常加入();同时,水分也易蒸发失散而使软膏变硬,故常需加入()。
下列成分中不能用水煎煮提取的是()
A:挥发油
B:多糖
C:苷类
D:季铵碱
E:皂苷
下列关于经皮给药制剂叙述正确的是()
A:只能起到局部治疗作用
B: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过敏性的药物不宜设计成TDDS
C:水溶性药物皮肤通过率低,可通过多次给药来增加通过程度
D:药物经皮吸收主要途径为通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扩散入毛细血管
E:与口服制剂相比,TDDS可提高药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将维生素A溶于无水乙醇-盐酸溶液中,测定紫外吸收光谱,在326nm波长处有一吸收峰,而将此液置水浴上加热,冷却后,在300~400nm范围内出现3个吸收峰,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
软膏剂属于无菌制剂,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制备。()
牙齿黄染()
A:链霉素
B:青霉素G
C:氯霉素
D:异烟肼
E:四环素
富马酸亚铁中铅盐的检查:取本品0.40g,置50mL烧杯中,加硝酸3mL与高氯酸5mL,加热微沸至干,冷却,加盐酸溶液(1→2)15mL,再加热微沸1分钟,放冷,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20mL,弃取乙醚层,分取酸液,置水浴上加热,蒸去残留的乙醚,冷却,用氨试液使成碱性,加氰化钾试液1mL,加水至50mL,加硫化钠试液5滴,摇匀,与标准铅溶液2.0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5%)。①乙醚提取的是什么物质?②氰化钾的作用是什么?加氰化钾前为什么要使溶液成氨碱性?③计算标准铅液的浓度(μgPb/mL)。
双皂苷
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不需加热的方法有()
A:回流法
B:纸色谱法
C:升华法
D:透析法
E:盐析法
下列关于经皮吸收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的熔点高,有利于透皮吸收
B:剂量大的药物适合经皮给药
C:分子质量大的药物,有利于透皮吸收
D:经皮给药能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避免首过效应
E:经皮吸收制剂需要频繁给药
验证热压灭菌法可靠性的参数是()
A:F值
B:F0
C:D值
D:Z值
E:K值
哪些药物不适宜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
区别胆汁酸和强心甾烯类成分,可采用()
A:kedde反应
B:legal反应
C:raymand反应
D:k-k反应
E:醋酐-浓硫酸反应
能发生硫色素反应的药物为()
A:维生素B1
B:链霉素
C:维生素E
D:炔雌醇
E:维生素A
生物碱在提取分离过程中,如需用到亲脂性有机溶剂,一般用()
A:石油醚
B:乙醚
C:氯仿
D:环己烷
E:乙酸乙酯
糖皮质激素可引起()
A:医源性肾上腺功能不全
B:医源性肾上腺功能亢进
C:血糖升高
D:抑制免疫
E:抗炎作用
游离蒽醌和其苷的区别可采用的方法有()
A: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酚醛缩合反应
C:水解前后分别进行斐林反应
D:乙酸镁反应
E: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为()
A:阿托品
B:山莨菪碱
C:东莨菪碱
D:新斯的明
E:胃复康
关于控释制剂特点中,错误的论述是()
A:释药速度接近一级速度
B:可使药物释药速度平稳
C:可减少给药次数
D: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E:可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
膜剂的成膜材料不包括()
A:明胶
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C:聚乙烯醇
D:阿拉伯胶
E:醋酸乙烯
经肺部吸收的是()
A:膜剂
B:吸入气雾剂
C:涂膜剂
D:栓剂
E:软膏剂
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
A:专属性
B:精密度
C:准确度
D:检测限
E:线性
以胶类作乳化剂时,初乳中油(植物油)、水、胶三者的比例是()
A:1:1:1
B:3:2:1
C:4:2:1
D:2:2:1
E:1:2:1
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胶囊剂,可不进行装量差异的检查。()
简述标准品、对照品的定义与要求。
影响达峰值时间tm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
A:K
B:tm
C:X0
D:F
E: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