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10100《中国革命与建设》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制定的革命纲领是()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
B:《原道醒世训》
C:《十款天条》
D:《天朝田亩制度》
“第二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作了概括,指出:毛泽东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汕头经济特区
D:厦门经济特区
下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的几组材料: 材料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1930年6月《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 (有人)以为中国象西欧各国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所以大城市暴动成功以后可以影响小城市及乡村;而在中国,则找不到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力量能统治全国的。--摘自中共六届二中全会1929年6月政治问题报告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摘自瞿秋白1927年12月《武装暴动的问题》 材料2: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段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段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段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1929年2月致湖北省委信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之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的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摘自中央机关刊1930年5月《红旗》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中国中央机关刊物1930年5月24日《红旗》 材料3: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摘自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综合材料1、2、3,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客观依据和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点。
最先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冯桂芬
B:薛福成
C:曾国藩
D:张之洞
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对自治区的建立、自治机关、自治权利、区内民族关系等作了系统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B:《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纲领》
20世纪初,陈天华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有()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革命军》
C:《警世钟》
D:《猛回头》
毛泽东在1957年指出,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上述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议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D: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0年
C:1953年
D:1956年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B: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
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
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
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我国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
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成立的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是()
A:新民学会
B:觉悟社
C:互助社
D: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重大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是()
A:鸦片战争失败
B:中法战争失败
C: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D:八国联军分华战争失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是()
A:“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
B: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C:农民工的待遇问题尚未解决
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问题尚未解决
在日俄战争期间,()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928年,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有()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911年,在湖北、广东、四川爆发的民众爱国运动是()
A:拒俄运动
B:保路运动
C:抵制美货运动
D:拒法运动
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和战略方针是什么?
1930年8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乡村建设派
C:中国青年党
D:中华职业教育社
1961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八届五中全会
B: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C: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D: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日本实施的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皇姑屯事件
D:卢沟桥事变
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论战的主要舆论阵地是()
A:《民报》
B:《新民丛报》
C:《万国公报》
D:《国闻报》
康有为宣传变法维新的著作有()
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
1985年3月和5月,中共中央先后颁布的推进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有()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
简述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