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312)

2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思路是 A.主权归属 B.地理环境 C.为谁谋利益 D.社会的经济基础 E.国家的阶级性质
22.政治发展有着丰富的内容,主要有 A.政治生活的一体化 B.政治结构的合理化 C.政治功能的完善化 D.政府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E.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化
23.从现代国家成长的历史进程来看,构成国家机构的基本要素有 A.国家元首 B.立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监察机关 E.司法机关
2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十六字方针是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E.合作共嬴
25.政治文化从对象结构来看,它包含 A.政治认知 B.体系文化 C.过程文化 D.政治评价 E.政策文化
26.政治
27.政体
28.共和制
29.政治改革
30.国际政治
31.简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32.简述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33.简述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
34.简述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35.简述政治文化的功能。
36.简述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主要内容。
37.论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38.论述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国家机构中的体现。
39.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2018年中国人口总数约为13.9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55个法定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数的8.49%。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广泛。广西到云南、西藏到新疆、内蒙古及东北长达1.9万公里的边境线上,都有少数民族居住。中国疆域内的诸多民族群体,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共同体。 材料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和中国民族政策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