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民事诉讼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43)
21.甲因支票灭失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在公示催告期间无人申报权利。在此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示催告法院应当直接作出除权判决 B.应当由公示催告审查法官独任作出除权判决 C.对除权判决,任何人无权上诉 D.除权判决作出后,申请人仍需另行诉讼才能要求票据支付人付款
22.原告秦某与被告宋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进入二审阶段,二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一审的书记员王某与原告秦某是表兄妹的关系,但双方当事人均未提出回避申请且书记员王某也没有自行回避。以下有关二审法院的做法,正确的是 A.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B.继续审理,视为双方当事人放弃申请回避的权利 C.报请上一级法院决定如何处理 D.裁定终结诉讼
23.杨某向法院申请确认其妻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属于 A.变更之诉 B.确认之诉 C.给付之诉 D.非讼案件,不涉及诉的种类判断
24.王某久拖赵某房租不付,因此赵某向法院起诉,要求王某支付半年房租5000元。在案件开庭审理前,赵某提出书面材料,表示时间已过去1个月,赵某将房租增至7000元。关于法院对赵某增加房租的要求的处理,正确的是 A.作为诉讼请求变更,继续审理 B.作为诉讼标的的变更,另案审理 C.不予受理,告知赵某可以另行起诉 D.作为新的诉讼受理,合并审理
25.甲十分相信律师乙的业务水平,便将自己与丙的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委托于乙并写了一份委托书,写明案件由乙全权代理。乙能够做的工作是 A.收集证据 B.变更甲的诉讼请求 C.与丙达成和解 D.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26.下列证据中,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的有 A.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B.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C.与一方当事人或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D.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E.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27.下列关于法院调解的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有 A.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但不应久调不决 B.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作出妥协而认可的事实,不得在后续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根据,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均同意的除外 C.在适用简易程序调解的案件中,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7天内达成调解协议的,经当事人同意,可继续调解。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 D.调解过程一律不公开,调解协议内容不公开,但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权益的,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公开的除外 E.确认婚姻无效的诉讼,法院必须进行调解
28.甲与乙因一个买卖合同引起诉讼,对鲜活和易腐烂变质的商品,可以采取的保全措施有 A.查封 B.扣押 C.冻结 D.可责令当事人处理,由法院保存价款 E.可由法院变卖后保存价款
29.在执行中王某与被执行人李某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后,李某翻悔,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执行因达成和解协议而不能申请恢复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B.和解协议尚未履行完毕的,执行申请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C.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的,执行申请人申请恢复执行的,法院应当不予准许 D.当事人只能申请再审 E.当事人只能另行起诉
30.下列关于法院审理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程序,正确的有 A.李某为担保人,其不可作为申请人提起实现担保物权的案件 B.实现担保物权案件,无论担保财产标的额多大,都应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查 C.王某与刘某在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审理中对主合同是否成立提出争议,法院应当裁定驳回申请,告知申请人向法院提起诉讼 D.申请人唐某对法院作出的准许实现担保物权裁定有异议,应当在收到裁定之日起15日内提出 E.当事人对实现担保物权顺序有约定,实现担保物权的申请即便违反该约定,法院也应当受理
31.支持起诉原则
32.先予执行
33.拘传
34.执行担保
35.公示催告程序
36.简要回答二审中撤回起诉的条件。
37.简要回答执行回转适用的情形。
38.简要回答委托代理人的基本特征。
39.论法院调解与诉讼外调解以及诉讼中和解的区别。
40.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丁某与刁某于2018年经人介绍相识,不久二人登记结婚。婚后二人因多种原因感情不和,常为琐事争吵。2021年丁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二人离婚。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二人感情尚未破裂,有和好可能,判决二人不予离婚。丁某不服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最终认定二人感情确已破裂,遂判决解除二人的婚姻关系,并就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作出判决。 (1)本案法院审理程序有无错误,为什么? (2)如果刁某在二审判决作出后认为判决不公,希望提起再审,那么他能就什么问题申请再审?为什么? (3)法院二审判决生效后,丁某发现刁某2020年曾用公司年终奖金为自己购买商品房一套,而原诉讼中并未对该房屋进行处理。丁某若以此问题向法院申请再审,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