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88)

21.在开展数学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预测性评价
22.文老师在中班“做比5少的点子卡片”活动中,发现幼儿的作业出现一个奇怪的错误:不少儿童不仅做了1、2、3、4的点卡,还做了5的点卡。文老师根据幼儿作业中的错误加以诊断,改进教学。这种教育评价资料收集的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临床法 C.测试法 D.作业分析法
23.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评价是 A.价值判断 B.事实判断 C.逻辑判断 D.伦理判断
24.数学的特点包括 A.抽象性 B.逻辑性 C.精确性 D.应用性 E.理论性
25.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包括 A.一一对应观念 B.序列观念 C.类包含观念 D.排列观念 E.求和观念
26.学前儿童数学教学的直观方法包括 A.观察 B.演示 C.示范 D.范例 E.现代化教学手段
27.构成数学操作活动的要素包括 A.目标 B.材料 C.规则 D.形式 E.指导
28.学前儿童教育评价的作用包括 A.鉴别作用 B.诊断作用 C.改进作用 D.推理作用 E.阻碍作用
29.简述学前儿童比较物体数量关系教育的要求。
30.简述学前儿童认识10以内序数教育的指导要点。
31.简述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的要求。
32.简述幼儿园中班儿童初步空间概念的教育要求。
33.联系实际论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34.联系实际论述小班儿童量的概念教育的要求。
35.小班的刘老师在教幼儿学习“1” 和“许多”时,设计了一个“小猫抓小老鼠”的游戏,刘老师事先准备了若干猫头饰及小老鼠卡片。刘老师带上猫头饰,扮演“1个”“猫妈妈”,孩子们带上小猫头饰,扮演“许多”的“小猫”。“猫妈妈”以游戏口吻要求“小猫”们去抓小老鼠(卡片),要求每个“小猫”抓1只小老鼠,1只1只合并成“许多”...这一系列情节中渗透“1”和“许多”的数学概念,孩子们在愉悦的游戏中学习到了相应的数学知识。 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刘老师是如何设计小班教学的? (3 分) (2)请评述刘老师的教学设计效果。(3 分) (3)什么是游戏法,游戏法应用于幼儿数学教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 分)

36.根据学前儿童几何形体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为中班幼儿设计一个“猜图形一如三角形、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的教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建议。